11月5日—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在诺华今年的进博会展台上,除了带来的创新药械展品之外,一场跨界对话在这里展开,多位嘉宾围绕患者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讨论。


进博会上,“超级问诊”节目参与各方深入交流,聚焦心肾慢病管理。


《超级问诊》是一档聚焦心脏、肾脏等慢病领域的健康科普纪录片节目。从2023年起,在腾讯新闻、诺华、嘉宾樊登以及多所医疗机构、多位医学专家的推动下,该节目已经陆续推出4季。本届进博会期间,节目参与各方再度见面,深入交流,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患者参与感、提升患者教育的质效更新了思路。


腾讯新闻《超级问诊》节目制片人姚巍在介绍节目初心时说:“如果说公众对健康科普的需求是一块海绵,患教纪录片便是一碗水,它有更多的机会去浸润到整个海绵的内心,并且产生一定质变。”关于科普纪录片与其他健康科普形式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姚巍认为,患教纪录片往往会深入探讨某一主题,采用务实叙述、案例分析、探访揭秘等方法进行创作,更具观赏性和情感共鸣,旨在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来影响观众,同时还具有更好的互动和强参与属性。


姚巍以播出的节目为例分享说,医学和健康的话题往往有厚度也有温度。如第2季《超级问诊》节目从人生的“无力感”视角出发,共同推出慢性肾脏病科普微纪录片《拒绝人生的无力感》,聚焦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健康问题。把肾病科普转化成了一次有故事性的患教创作,呼吁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健康、预防疾病。


传播的策略和方式对于健康科普也至关重要。姚巍介绍说,为了引起更广泛圈层人群对慢病的关注,腾讯新闻采用生态资源联动数字化传播方式,进一步加速了科普信息的传递。“在开发患教科普纪录片的过程当中,我们从内部与腾讯广告合作,拓展传播的领域;与腾讯健康合作,精准锁定观众人群;与腾讯公益合作,打通线上线下的传播闭环。当科普产品制作完成后,通过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视频号三大平台的推荐版位和信息流广告等进行协同曝光,聚拢全网用户注意力,旨在让别人的故事影响大众的健康理念,提示广大观众关注和重视健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系统地看,这便是一个‘生态’的体现”。


“一期成功的健康科普节目,离不开权威专家和患者的参与。”姚巍回顾节目创作历程说,权威专家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涉及的科学和医疗话题,需要引入权威的数据并请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同时,真实患者的参与也让节目的影响力实现圈层间共振。在创作者的发声带动下,受内容吸引的患者们主动聚集在评论区、弹幕区发声,他们的真实评论,不仅引发了慢病患者群体的讨论,还激发了普通大众的共情,吸引了更多用户主动在人际间进行分享,也带动了关注健康的理念传播向更多人。


钱菊英分享自己的观点。


在跨界对话的当天,心肾领域专家也来到进博会现场为慢病管理支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教授说:“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控中,仅关注化验单上的异常箭头是不够的,还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健康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进行差异化评估。所以我们正在推动新版血脂化验单的临床应用,并持续将分层达标的理念,通过健康科普进一步传递给患者,也让他们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长期管理。”


谢静远分享自己的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谢静远教授也分享说:“肾脏病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医生的专业治疗,更离不开患者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这种双向的配合将贯穿诊断、治疗以及长期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接地气、更具可看性的科普,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破除认知误区,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从而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关于未来腾讯新闻在健康科普创作上有什么思路?姚巍回应:“2025年《超级问诊》节目的规划将分为两层。一是以更有温度、更加科学的方式关注更多的疾病种类或疾病日。过往的节目中已经关注过世界肾脏日、世界高血压日、世界心梗日等,未来将涉足更多的病种和专科,服务更广泛的人群。二是节目将开拓更多的形态,以期通过短的制作周期,敏捷地满足观众需求,贴近大众、贴近患者。”(李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