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盛大召开。其中,医疗展区再次成为全球创新医疗科技交汇的舞台。在众多突破性进展中,针对耐药菌感染这一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解决方案尤为引人注目。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感染的流行,特别是产金属酶菌株的扩散,使临床陷入治疗选择枯竭的困境。重症感染患者往往因治疗窗口窄、病原识别滞后而面临生命危险。


在这一背景下,新型抗菌药物如氨曲南-阿维巴坦的引入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2024年进博会“亚洲首秀”的创新药物,新型抗菌药物氨曲南-阿维巴坦在2025年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的华丽转身,这个名副其实的“进博宝宝”正快速转化为惠及中国患者的救命药。作为全球首个能系统性应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科感染的疗法,它通过氨曲南穿透金属酶屏障+阿维巴坦抑制其他β-内酰胺酶的协同机制,实现了对耐药菌的精准打击。这也正是进博会“溢出效应”最生动的体现——它不仅将全球创新药物引入中国,更通过加速产品落地、深化临床价值,持续释放影响力。然而,新药的落地需要与临床诊疗体系深度融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如何将这类精准疗法在最佳时机应用于最合适的患者,成为提升重症感染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值此契机,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俞云松教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围绕新型抗菌药物的角色和价值展开精彩分享。现整理访谈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专家介绍







俞云松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感染病学教授、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省卫健委领军人才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浙江医学会细菌感染和耐药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耐药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微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45篇

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2024年)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1项、区创项目1项)






告别困境

新型抗菌药物重塑CRO感染临床策略




过去,面对复杂的CRO感染,尤其是产金属酶(MBL)的菌株,我们几乎陷入了无药可选的困境。传统方案存在疗效不确定、肾毒性风险高等问题。氨曲南-阿维巴坦、舒巴坦钠-度洛巴坦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等新型抗菌药物的出现,标志着我们进入了需要精准治疗CRO的新阶段。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氨曲南-阿维巴坦是全球首个能有效治疗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的新药,其氨曲南不被金属酶分解,阿维巴坦能抑制金属酶以外的所有β内酰胺酶,实现了肠杆菌目细菌β内酰胺酶的全酶谱覆盖,解决了临床最大的痛点之一。作为首个专门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治疗复方制剂,舒巴坦钠-度洛巴坦钠为CRAB感染提供了高疗效的治疗方案,其III期研究显示出了显著的临床优势。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是目前应对产KPC等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细菌感染的疗效最确切的药物。


从医院管理和患者获益层面看,这些新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首先,它们能快速控制感染,从而显著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其次,它们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在明确检测出金属酶的情况下,氨曲南-阿维巴坦作为新型复方制剂,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确切,是目前疗效和安全性最好的治疗方案。




全酶型覆盖

氨曲南-阿维巴坦彰显临床价值




正如前面提到的,既往CRO感染的治疗陷入了“无米之炊”的困境——传统方案存在异质性耐药和肾毒性问题,且在肺组织、血流和颅内的浓度不理想;加大替加环素剂量则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同样难以在关键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浓度。


新上市的新型抗菌药物氨曲南-阿维巴坦,正是打破这一治疗僵局的关键突破口。氨曲南-阿维巴坦凭借阿维巴坦对除金属酶外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的抑制能力,加之氨曲南对金属酶的高度稳定性,实现了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菌株的全酶型覆盖。这一特性使得氨曲南-阿维巴坦在两类临床场景中展现出重要价值:对于病情危重但酶型不明确的CRE感染,可作为挽救生命的经验治疗选择;对于已确诊产金属酶的CRE感染,则可作为精准打击的目标治疗手段。我们都知道,在重症感染的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氨曲南-阿维巴坦这种兼具广谱覆盖与精准打击能力的治疗方案,真正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应对耐药菌感染的有力武器。








审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俞云松教授

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