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5届高考语文尖子生学习经验分享,四位!最高分140分
镇海中学2025高考清北学霸,分享学习经验!语数英理综…
2025高考语文阅卷流程、评分细则及感受!两位一线教师分享

一、食堂阿姨走心发言,温暖人心!
图片
适用主题:社会温情/真诚朴实等

6月20日,吉林省延边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一位食堂阿姨上台演讲,她真诚朴实的话语让不少台下毕业生眼泛泪花。

有网友评论称:“这个发言,没有套话,全是感情”“第一次见食堂阿姨上台讲话”。视频中,这位食堂阿姨诚挚地说道:“别嫌阿姨啰唆,真的是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外卖虽然方便,总不如自己做的营养健康,熬夜加班的时候别总拿泡面凑合...“

走到哪儿都要脚踏实地,平凡的岗位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刘阿姨的寄语来源于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后勤人员,他们以朴素的言行,默默传递着珍爱生活、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生命真谛。


图片

二、“蹭饭”书记为何走红?
图片
适用主题:基层群众/乡情民意等

 近期,河南周口鹿邑县生铁家镇范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因为挨家挨户“蹭饭”火了。

这位27岁的年轻干部用一只碗、一部手机记录下与村民同吃一锅饭的日常,收获了百万关注和点赞。一顿饭工夫,从家庭琐事到村里大事,从粮食收成到邻里关系,从困难诉求到发展建议,家常便饭间流淌着最原汁原味的乡情民意。

驻村书记“蹭饭”蹭出的是与群众的真情,吃出的是乡村发展的希望。这一充满烟火气的工作方式,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当“蹭饭”成为干部工作的常态,当为民服务成为干部的行动自觉,我们定能汇聚起磅礴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让广大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三、歌曲《李白》改编引发争议!
图片
适用主题:大众审美/流量与争议等

 6月6日,一档音乐综艺节目中,年轻歌手对流行歌曲《李白》的改编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冲上多个热搜。

改编版强化了电子国风的特色,歌曲中融合了游戏王者的元素:“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区区三万天,试试又能怎……”并反复吟唱“如何呢?又能怎?”形成洗脑循环,还在舞台中融入剑舞动作,被调侃为“赛博诗仙”“。

如何呢,又能怎”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有点“摆烂”的味道,但其实它更像是一种对生活无奈的幽默调侃,是年轻人在面对各种压力和焦虑时,给自己找到的一个精神解压阀,

图片

四、“贵州洪灾”牵动人心!
图片
适用主题:团结一心/抗洪救灾等

 近日,贵州黔东南州遭遇洪水侵袭救援人员昼夜奋战转移被困群众,投入清淤工作,而当地乡镇居民虽未冲锋在一线却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家乡。他们自发承担起后勤工作:下地摘菜,架钢做饭,为救援队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定信念。在历经的洪涝侵袭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直都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最强动力,成为取得胜利的实践“标配”。

抢险救灾的惊心时刻,见证了人民群众心手相连、不畏艰险,共同抗击灾害风险的顽强与坚韧!向奋战一线的救援人员致敬!期待受灾地区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图片

五、一粒荔枝见众生,千古长安照今人
图片
适用主题:社会发展/责任担当等

 近期,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长安的荔枝》正在央视八套及线上平台热播。该剧将人们熟知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演绎成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局"。

它撕开盛唐的华丽外衣,用一颗荔枝的千里转运之路,照亮了被宏大叙事遮蔽的普通人血泪。

《长安的荔枝》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历史的华丽躯壳,让我们看到那个“妃子笑”的时代里,无数沉默的魂灵如何被碾碎,又如何从尘埃中挣扎着开出一朵微弱却倔强的花。它让那些被史书抹去的名字,终于在文学中获得了呼吸。

图片

六、《藏海传》:非遗元素火爆出圈!
图片
适用主题:文化创新/非遗文化等

 近期,电视剧《藏海传》正在热播,剧中超18种非遗技艺引发观众惊叹。

从榫卯建筑到药发木偶,从昆曲唱腔到皮影权谋,网友表示:《藏海传》这是要把全国各地的非遗都搬上荧屏啊!剧中,真砖实瓦还原的平津侯府被赞“中式美学新典范”,古建筑的实感扑面而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藏海传》创新将非遗和剧情融合,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剧情的背景板,而是成为叙事的“隐形角色”。

当藏海在秦淮灯彩中穿行,在口技声里布局,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技艺之美,更是千年来的文化自信。正如网友所说:“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可以惊艳当下的活态基因。"

图片

七、袁教授墓前的非洲稻米
图片
适用主题:大爱无疆/缅怀伟人等

 6月11日,在蒙蒙细雨中的湖南,冈比亚农民穆萨·达博双手捧着一袋非洲产的中国杂交水稻稻米,恭敬地摆放在袁隆平院士墓前。

这位因杂交水稻改变人生轨迹的非洲汉子,声音微颤地倾诉:“老师,您的种子在冈比亚生根了,我们不再挨饿了”。

穆萨·达博一直对袁隆平院士心怀感激。此次他特意重返湖南,将承载着希望与丰收的新米带到袁隆平院士墓前,以表达对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深切缅怀与感恩之情。

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远渡重洋,在冈比亚生根发芽,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更切实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让无数像穆萨·达博这样的农民摆脱饥饿困境,这份跨越国界与时空的情谊令人动容。


图片

图片

八、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图片
适用主题:经贸合作/经济交流等

 6月19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吸引了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2500多家企业参展,覆盖了南亚和东南亚所有国家或地区。

本届博览会以“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由斯里兰卡担任主题国,泰国担任特邀伙伴国。博览会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也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展示和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中国同南亚各国秉持开放、合作、包容的精神,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双方的互利合作为深化中国与南亚人民传统友谊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区域间协同发展树立了典范。

图片

九、韦神4秒视频涨粉千万!
图片
适用主题:学术精神/流量舆论等

 6月5日晚,北京大学的韦东奕老师、网友熟悉的“韦神”开通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布视频和网友打招呼,吸引粉丝无数。目前,该账号仅有1条4秒的视频,是韦东奕的自我介绍,只有短短3句话,“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截至今日,韦东奕账号粉丝已突破2千万!

我们必须明白,学者的价值在于学术贡献,而非流量高低。他们的成就需要专业评价,而非大众基于娱乐心态的评判。

“韦神”涨粉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别让流量标签劫持学术成就,还学者一片宁静,让学术回归纯粹,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社会发展负责。

图片

十、Labubu全球爆火
图片
适用主题: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等

 2025年6月,潮玩IP Labubu以“黑马”姿态席卷全球。从曼谷街头到纽约潮店,其标志性的九牙精灵形象成为Z世代“社交货币”,甚至引发泰国公主、蕾哈娜等国际名人“带货”效应。

Labubu的爆火,不仅是商业智慧的成功试炼,更是中国文化IP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从北欧精灵形象的巧妙设定,到盲盒玩法的创新设计,Labubu精准把握全球化审美,用“怪异美”与社交属性打破文化隔阂,证明中国IP有能力以全球化的语言讲述故事,与世界对话。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而自信是创新的底色,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才能让世界看见更真实、多元的中国。

图片

十一、张桂梅校长连续送考第15年!
图片
适用主题:奉献精神/理想信念等

 6月7日高考首日,张桂梅校长现身教学楼。她手持“小喇叭”,穿梭在学生中间,声声叮嘱满是关怀与期待,为给学生们加油鼓劲。今年,她第十五次送考,也第无数次送华坪女高的学子走出深山、走出命运。

华坪女高今年有153名毕业生参加高考,自2011年首届学生参加高考以来,张桂梅已护送20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走进高考考场,助力她们跨越人生关键节点。

张桂梅校长十五载的送考路,是一条点亮希望、阻断贫困、通往未来的路。高考结束后,张桂梅校长写下一封给毕业生的信:“我希望你们要敢想、敢拼敢走到大山外更大的世界去,活出一个灿烂无悔的人生。

图片

十二、高考后独自挑行李回家的女生刷屏
图片
适用主题: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

 6月9日,广西桂林一名女生在高考结束后自己挑行李回家,感动无数网友。

据新闻报道,这位挑扁担的女同学姓刘,刘同学的班主任陈老师表示,刘同学家住农村,家庭很普通,其父亲平时在外打工,“她很朴实,学习也很刻苦,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上等。”

陈老师介绍,刘同学很有实干精神,做事非常实在,“做事都是冲在第一个的,说什么就做什么,实践能力很强”。

刘燕用扁担挑起的不只是行囊,更是千万农村学子骨子里的独立坚韧,没有父母包办的人生,也能走得稳当。这一代人真正的起跑线,从来不在考场门口,而在肩膀能扛起多重的未来。

图片

十三、“苏超”联赛火爆出圈!
图片
适用主题:体育精神/理想信念等

 2025年6月,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以现象级热度席卷全国。官方数据显示,前两轮场均上座人数已达8798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水平。第三轮赛事热度继续攀升,场均观众突破万人!

“苏超”的火爆出圈,首先在于其对足球、体育的本质回归。“贴近性”是足球、体育的本质属性,也是锻造“铁杆体育迷”“体育文化”的重要根由。

这其实也是以“苏超”为代表的基层社会足球赛事最应该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只有群众身边的赛事才有可能更直接影响大家对足球的认识和态度,真正让足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

十四、中国女排3:0横扫法国!
图片
适用主题:团队精神/体育竞技等

 2025年6月7日,世界女排联赛北京站,中国女排直落三局(25-17、25-18、25-11)击败法国队。替补小将王奥芊6扣6中表现惊艳。

比赛中,中国队凭借强势发球(吴梦洁发球轮连得12分)和严密拦网(8-4领先)彻底压制对手,第三局更打出13-0攻击波。主教练赵勇称赞年轻队员的成长,尤其肯定王奥芊在困难时刻的稳定发挥。

中国女排横扫法国的胜利,不仅是技术的碾压,更是团队精神的生动诠释。当吴梦洁的重扣势如破竹,当17岁的王奥兰初登国际赛场便6扣全中,我们看到老将的担当与新人的勇气如何交织成胜利的经纬。

图片

十五:“天价”玉米蛋挞引发争议!
图片
适用主题:理性消费/消费者权益等

 近期,一款网红零食“玉米蛋挞”风靡社交平台。然而,经调查,玉米蛋挞的成本约为5-6Y,却在部分店铺卖出天价48Y。

该事件不仅暴露烘焙行业暴利问题更引发对农产品价值分配、消费主义异化等深层讨论。事件背后折射出网红经济下的价值扭曲。

玉米蛋挞天价事件本质是消费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碰撞,当资本将玉米从“粮食”异化为“流量道具”,当消费者为“仪式感”透支理性,这场闹剧终将反噬自身。

唯有回归产品本质、完善监管机制、重建价值分配逻辑,才能让"网红”真正长红。正如网友所言:“没有滤镜的土地,才是最真诚的答案。"

图片

十六、55岁阿姨的求学路
图片
适用主题:理想信念/挑战自我等

 55岁的张计玲阿姨,经历四次高考,成为山西工商学院的学生。6月3日,她发帖称:“国家线过了,院校线没过”,求学路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她为人所知的是年轻时的三次高考失利,为人称道的是中年高考的这份勇气和努力,但在这些背后,她觉得考上大学不只是自己的一份执念,还是成功创造“自我”的一次历练。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人生的进度条,从不该被年龄、成败或世俗期待所捆绑。我们既要从中汲取“不设限”的精神养分,更要成为他人“进度条”的守护者--通过构建全龄友好的教育生态,让每个梦想都有自由生长的土壤。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福建省高考榜眼詹舒雯回乡演讲,新华社转发点赞!视频+演讲稿+学习经验分享
广东省2025高考语文最高分!钟国烽: 学语文,做长期主义者
河南高考女状元724分,逆天分数背后的“清醒自律”!不内卷,不内耗
特别推荐王清铭老师写2025福建中考作文:《未来总是甜的》
王清铭老师写2025全国一卷高考作文 :《我要用残损的手掌抚摸……》
电子版!2025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答案及作文范文(电子版)
2025新高考全国 I 卷语文详解版(含范文),电子版,可复制!
2025年全国二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已精校),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