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和碳排放服务中心-

2025年2月碳市场月报


图片



本月共有18个交易日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共有876个交易日

(1)累计:

累计成交量约6.33 亿吨

累计成交额约433.32亿元

平均价格约68.45元/吨

日均成交量约72.26万吨

(2)挂牌协议交易:

累计成交量1.10 亿吨

累计成交额约81.05 亿元

平均价格约73.68元/吨

日均成交量约12.56 万吨

(3)大宗协议交易

累计成交量约5.24 亿吨

累计成交额约352.28亿元

平均价格约为67.23元/吨

日均成交量约为59.82万吨






 

图1 开盘价与收盘价

2025年2月份 开盘价与收盘价:

开盘价波动范围:89.62-93.43元/吨

收盘价波动范围:89.62-93.43元/吨


图2 最高价与最低价

2025年2月份 最高价与最低价:

最高价:92.93/

最低价:89.37/


图3 当日成交价

2025年2月份 当日成交均价:

挂牌协议交易:

波动范围:88.74-93.00元/吨

2月成交均价:90.73元/吨

大宗协议交易:

波动范围:83.50-92.80元/吨

2月成交均价:89.43元/吨

2月份有4个交易日有大宗协议交易量,分别11日、14日、27日和28日

图4 20252月份每周成交量

2025年2月份 成交量及成交额:

月累计:

成交量:129.56 万吨

成交额:1.17 亿元

成交均价:90.30元/吨

日均成交量:7.20万吨

挂牌协议交易:

成交量:79.56 万吨

成交额:7178.82万元

大宗协议交易:

成交量:50.00 万吨

成交额:4501.00 万元




2025年2月CEA的价格在89.62-93.43元/吨之间波动,价格持续下降,交易价格突破90。本月开盘价波动范围为89.62-93.43元/吨,相比2025年1月93.35-97.01的价格区间出现下降趋势。2025年2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89.56,93.43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降4.14%。

成交量方面,2025年2月全国碳市场CEA的日均成交量依然出现下降趋势。2月份日均成交量为7.20万吨,2025年1月份日均成交量为11.06万吨,成交量数据也体现了本月市场交易依旧冷清。本月受履约期结束影响,企业短时间内无需再购买配额进行履约从而导致交易量不够活跃,碳交易价格处于逐渐走低的态势。总体而言,2月全国碳市场整体表现出价格小幅度下降,波动幅度较小;成交量持续下降,交易活跃度较低,市场冷清。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通知》明确应创新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对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按国家要求合理确定,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既妥善衔接新老政策,又稳定行业发展预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2月14日,《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指出,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是强化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体责任与意愿、提升企业应对气候风险能力与透明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举措。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的推进与实施,应坚持创新引领,示范带动。鼓励政府、企业、市场、公众等多主体协同创新,加强政策创新、标准创新、形式创新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新经验新范式,持续深化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工作。坚持规范可比,重点突出。建立健全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政策体系,制定规范的披露框架、技术标准,强化可比性、统一性,兼具一定灵活性、针对性,明确政策导向,突出行业特征与企业自主,提高企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透明度。坚持内外融合,系统全面。加强温室气体信息披露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内实际,推动建立既符合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满足“双碳”战略需求又能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体系。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正式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方案》着重强调了供需协同。明确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加强锂电池等产能监测预警,防范盲目投资和无序发展风险;引导优化供需关系,着力科学有序扩大有效需求,顺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结合新能源消纳利用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因素,系统性确定新型储能需求,推动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保障和创造需求的高效联动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2025年2月份,全国碳市场持续降温,2月5日,蛇年首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继续无成交,2月共有6个交易日无成交,凸显出市场交易的低迷状态。据数据显示,自上一个履约周期结束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就持续低迷。从价格走势来看,进入2025年2月,这种低迷态势仍在延续,价格突破90元/吨以下。成交量方面,2月份全国碳市场交易继续降温。碳市场低迷原因:一是碳市场纳管企业仍以履约为主要驱动力参与交易,导致碳市场交易 “潮汐现象” 明显,企业由于强制履约期限到来而大量集中交易,日常交易活跃度低。二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仍然只允许控排企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金融机构等其他潜在参与者尚未完全入场,交易主体的单一性限制了市场的活跃度。三是2023年度应清缴总量为52.44亿吨,配额清缴完成率约99.98%,截止日后企业的买入意愿相较于往年略有下降。四是企业受结转政策影响,导致其上半年的屯货意愿明显不强。但长远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对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碳市场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END-



山东中和碳排放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由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投资成立,面向全国、服务全省的国有专业碳资产管理服务平台。主要职能是在全山东省范围内,围绕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展相关咨询服务;围绕碳金融产品开发及碳资产投融资开展咨询服务;围绕碳市场能力建设开展人才培训及专家智库储备工作;围绕“双碳”目标提供全方位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