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济南市国资国企秉承“1238”工作思路,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济南国资国企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国资委选树为2024年国企改革典型案例。

3月20日,全市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刘强主持并讲话。会后,市国资委指导市属企业修改完善《2025年重点改革发展任务清单》,明确工作措施、预期目标,在转型发展、优化资产结构、加强投融资管理等方面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市属企业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树标杆,在服务民生保障中显担当,努力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国资国企新动能。

近期,市国资委策划“改革之声”专栏,逐一公开市属企业《2025年重点改革发展任务清单》,推动市属企业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济南二机床集团



2025年工作目标:巩固主业优势,强化市场意识,持续提升各门类产品市场占有率;优化科研体系与科研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2025年,济南二机床资产总额将保持在120亿元以上。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增长10.6%。实现利税总额4.96亿元以上,增长5.1%。


01

转型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水平

措施: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战略部署,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计划投资2亿元实施D6灯塔工厂(一期)规划项目,构建“数字孪生+柔性制造”新型生产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板。

预期目标: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设备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

提升绿色化数字化水平

措施:

1.建设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企业主数据平台、数据中台,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共享。

2.升级数字化研发平台,完成三维数字化工艺(TCM)建设;优化升级ERP系统、机加车间MES系统,推动铸造、焊接车间MES系统上线;营销CRM系统上线;实施SRM招采平台,实现需求的精准预测和供应链管理。

3.优化禹城数字化工厂。制定光伏项目建设方案,实施平阴厂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预期目标:

1.新建数字中台等5个平台,完成MES、ERP系统升级。

2.绿色能源使用占比提升到5%以上。

加大产品和市场开拓力度

措施:

1.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2.加大数控机床市场开拓。

3.持续开拓多工位、级进模等市场。

4.拓展维改备件市场。

预期目标:

1.出口订单突破6亿元。

2.模具行业数控机床市场订单提升30%。大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市场占有率提升到20%。

3.多工位、级进模及板材处理装备等产品订单量增长10%。

4.实现维改订单突破1.5亿元。

强化科技创新 提升研发投入强度

措施:

1.推进首台套产品研制,持续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研发。

2.研制全国产化零部件的强力、高速/复材五轴加工中心,带动国产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发展,进行应用验证。

3.实施双臂构型创新,运动规划程序开发等工作,研发新型高速双臂送料系统。

预期目标:

1.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合计5项。

2.发表论文5篇。形成7个关键国产功能部件应用验证报告、申请专利受理7项。

3.完成双臂送料系统开发,试制样机。

02

加强投融资管理

实施工业母机产业园项目

助力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措施:按“一园两区”规划思路推进建设工作,分两期建设工业母机产业园项目。

预期目标:9月底前完成立项备案。取得土地,实施一期项目建设。

建设吉尔人才公寓项目与

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项目

措施:

1.推进实施吉尔人才公寓项目,解决新进单身职工住宿历史遗留问题。

2.推进实施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项目,持续盘活车间及土地资产2.84万平方米,提升使用效率和价值。

预期目标:

1.完成吉尔人才公寓建设(83,000余平方米),9月前交付使用。

2.完成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项目(32,000平方米)主体建设。

实施数控机床产能提升项目

措施:引入高端精密加工设备,同步进行配套车间改造升级,推动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加工及装配技术协同发展,稳步打造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品牌。

预期目标:项目投资0.75亿元,引进6台进口设备,1台国产设备,2台自制设备。

03

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

措施:

1.持续开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对标提升行动,根据企业实际动态优化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进一步厘清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持续提升“党建入章”工作质量。

2.规范和优化党委内设机构,梳理工作职责,将党委组织部与人力资源部合并,成立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统筹开展人事管理和企业党建工作;同时成立党群工作部,统筹开展党员管理和宣传、统战、群团工作。

预期目标:

1.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相关制度、工作持续规范完善。

2.完成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和党群工作部机构优化,做好工作职责分工,积极开展工作。

强化基层党建基础工作

措施:

1.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制度,规范流程,严格跟踪督查,健全完善闭环管理机制。

2. 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党建考核制度体系,建强党务人员队伍,打造党建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3.深化“党建+”创新融合机制,开展“党建+”赋能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党建品牌创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预期目标:

1.构建学习、执行、反馈工作闭环,确保党内各项学习制度落地见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进项目、进班组,党员、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

2.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基础工作水平以及党组织班子、党务人员履职能力、业务水平持续提升;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投入运行。

3.制定形成“党建+”工作项目清单,完成61个党组织的品牌创建提升,制定党建共建操作指导书,深化业务交流,拓展合作领域。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措施:

1.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办法,深入实施“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深化运用“小切口”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监督。

2.组织开展廉政制度大起底活动,建立健全“靠企吃企”预防制度措施,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督促各单位用制度固化流程、规范行为。

3.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分级分类开展定制化廉洁教育,持续开展“每月一例”“每月一教育”等活动,参加全市“青未了”杯廉洁文化创作大赛,制作《以案为鉴·违纪违法警示案例集》。

4.加强对关键敏感岗位的管理,建立敏感岗位定期轮岗制度,按规定组织轮岗交流。

预期目标:

1.细化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工作办法,压紧压实各级责任。

2.开展廉政风险综合治理,细化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推进集团、单位两级制度规范建设,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3.推送“每月一例”12期,每月向全体党员推送一期国有企业相关的易发、多发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析;开展“每月一教育”12次,每月组织一次廉洁警示教育;督促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自主开展廉洁教育活动。

4.制定《关键敏感岗位轮岗管理规定》,做到关键敏感岗位应轮尽轮。

建立健全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

措施:

1.拓宽市场化引才渠道,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引进紧缺专业人才。

2.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福利待遇体系,针对战略新兴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3.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优势,深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产学研联合项目攻关,引进高层次人才。

预期目标:

1.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招聘比例达到40%,硕士研究生招聘比例达到50%以上。

2.新增市级及以上人才2人,引进全职青年博士1名,联合培养博士后1人。

3.猎头或社会招聘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5人以上。

04

现代企业制度

01

加强董事会建设

措施:

1.制定《董事会标准化工作指引》,以标准化流程促进规范化运行。

2.按照决策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做好董事会授权管理。

3.推进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发挥经营决策主体作用。

预期目标: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董事会运作机制,更好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02

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深入推进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措施:

1.修订企业《中层干部选拔及管理考核规定》,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2.实施新一届中层干部竞聘,制定新一届中层干部契约目标,实现契约的刚性考核兑现。

3.进一步健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在集团公司本部和各层级企业推行。

预期目标:

1.完成新一届中层干部竞聘选拔,换岗率达到40%,签订契约目标责任书。

2.在各层级企业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覆盖面达到100%、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达到3%。

03

 构建差异化收入分配制度

措施:

1.结合前期职级建设工作,选取部分单位先试先行,套改测算。

2.不断完善岗位等级、任职资格标准、职级体系,实现差异化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挂钩。

3.分析苦脏险累一线岗位薪酬福利待遇,推动薪酬分配倾斜。

预期目标:

1.试点单位率先完成人员分级和薪酬套改,结合差异化绩效考核,完成制定职级薪酬体系管理办法。

2.制定苦脏累险一线岗位薪酬分配倾斜政策,岗位人员覆盖面100%。

济南市人民政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