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中国广核集团连续16年受邀参展,此次以“核驱绿能共筑未来,智启新能同护蓝天”为主题,携一系列清洁能源领域的硬核成果重磅亮相。从核电重器到新能源黑科技,从数字化赋能到民生应用,中广核全方位展示了央企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实力与创新活力。


▲“清洁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美丽中国”电子沙盘



展会现场,“华龙一号”模型格外亮眼,这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通过欧洲EUR认证与英国GDA审查,获得国际广泛认可。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近100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超74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2万公顷,为“双碳”目标提供强劲支撑。截至目前,中广核拥有在建在运“华龙一号”机组20台,带动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实现400余项关键设备自主化,我国核电整机设备国产化率达100%。




“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集”(iNICS)是中广核在“和睦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核电仪控系统产品。该系统深度融合数字孪生、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共形成4大类20个产品,包括新型DCS实体、新型DCS虚拟体、新型研制工具、新型服务平台等多元产品体系,推动DCS从“自动控制型”单点设备,向“智能服务型”开放生态演进,为核电站操纵员提供故障诊断预警、在线监盘巡盘、智能辅助决策等智能化功能,让核电站运行更安全、更智能。
同时,新一代数字化仪控系统将为“华龙一号”等新建核电机组提供所有软硬件100%国产化整体解决方案,覆盖7大系统。在内生安全方面,依据国家最新网络安全标准,将商用密码与可信计算技术内嵌于DCS产品,推进外挂式防护向内置式免疫的转变,显著提升仪控系统对未知威胁的主动防御能力,保障机组安全。在外表“瘦身”方面,系统突破高集成度电路、高效散热与轻量化结构等关键技术,打造行业领先的高集成度DCS架构,将原来一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部署308台机柜变为187台机柜,机柜数量减少近40%,提高核电机组的经济性,节约建设成本和空间。



在新能源展区,可以看到中广核新能源产业布局“全面开花”。截至2025年10月,境内在运装机超5800万千瓦,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境外1307万千瓦装机,50个项目遍及18个国家。从海上风电到陆上能源大基地,从氢能融合到储能协同,中广核稳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

图示两款“实训神器”让新能源技能提升效率翻倍。国内首套风电机组装调维护实训装置,覆盖多类故障处理,被选定为全国风电技能竞赛指定教具;220kV数实融合实训平台1:1还原升压站,融合VR与实体设备,适配教学、培训、竞赛多元场景,轻松破解传统实训难题。


以“热海绿沙氢”战略为核心,中广核打造多个产业融合样板:德令哈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打造技术示范,中广核洛浦万亩沙漠治理示范项目实现全面覆绿,“伏羲一号”风渔融合养殖水体达到6.3万立方米,宁东制氢站破解绿电制氢耦合难题。

今年展会
中广核不仅在清洁能源领域
有硬核亮相
智能运维装备
更是亮点纷呈

塔筒维修机器人化身“垂直蜘蛛侠”,除锈喷涂效率提升5倍以上,维护成本降30%。

无人机智能巡检效率超人工30倍,累计增发电量4000万度。

L7000风机控制器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35000小时,可用率99.97%,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

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已下线首台设备,为全国多家肿瘤治疗中心提供支持,带来先进的肿瘤治疗方案。

智慧旅检方案让通关更高效:太赫兹扫描0.1秒完成安检,智能审图CT机提升50%查验效率,海关与安检环节采用“一机双检”模式,让通行效率提升超30%。目前该方案已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应用,旅客通关时间缩至20秒内。

2025高交会现场
还有更多细节等你探索
快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9号馆
A801展位
遇见中广核吧
不见不散!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