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既漂在中国设计史上或许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然而在近百年前,中国美术教育家和艺术批评家、翻译家林文铮曾将他与古希腊著名雕塑家、建筑设计师斐帝亚相比,称其为“东亚之新‘斐帝亚’”。

他是美术、设计、建筑的通才,是中国20世纪初设计、建筑、策展等多个领域的先驱。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上,他担任中国馆的总设计师。1928年,他与林风眠等共同创建了中国首个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任图案系(设计学科的前身)主任,并负责罗苑校舍的改造设计。他是近现代博览会之最,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总设计师。然而由于历史文献的散失,刘既漂的存在长久被掩藏于历史的烟尘之下。直至近年,越来越多的人再度关注与研究这位先师。

展览海报

1月4日,“东方斐帝亚”:刘既漂设计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为纪念装饰艺术运动诞生百年而隆重推出的中法文化活动。

作为海内外首个刘既漂个展,此次展览由中法团队联合策划,共展出海内外展品400余件,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原作,多数展品为首次公开亮相;展览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展现了刘既漂的设计艺术创作与思想。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策展人高曦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法方策展人菲利普·杰奎琳(Philippe Cinquini)致辞

刘既漂家属黄美芳致辞

刘既漂家族与主办方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交换礼物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歌》《西湖博览会会歌》

独唱 大提琴演奏:阮佳航、朱晴晴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张春艳主持并宣布开幕

此次展览以刘既漂的艺术生涯为主线,通过六个精心策划的部分,展现了他在多个领域的艺术探索和成就。以刘既漂在法中三次重要的展览会上的创作为节点,描绘了他艺术身份的变化叠加和艺术思想的成长;展览同时呈现了中国现代设计探索与法国现代设计之间的同频共振以及刘既漂的设计思想与中国现代设计主流取向间的异同,显示了其在设计史上的独特位置。

第一部分

“志趣转向:巴黎高美的学艺青年”

1919年,刘既漂赴巴黎学习绘画,1922年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后转学建筑。本版块聚焦于刘既漂在巴黎的学习经历和他从绘画到建筑的兴趣转向,探讨他将美术、建筑与装饰艺术融合于一体的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使领馆为刘既漂出具的登记证明  1922  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展厅现场

第二部分

“大美术观:霍普斯会与美术工学社”

1924年,在蔡元培先生的推动下,留学法国的中国艺术青年们在法国举办了一次中国美术展览——斯特拉斯堡中国美术展览会。其中现代展品部分主要由留法中国艺术青年自发组织的两个团体提供,分别是专研美术创作与学理的霍普斯会、专研实用美术的美术工学社。作为展览组织者之一的刘既漂,就是霍普斯会的秘书长,以及美术工学社的创办者。

本单元聚焦1924年的这场展览,展示了刘既漂的绘画和设计如何融合东方美学与法国现代艺术,以及他推动纯粹艺术进入日常生活的设计创造。


展览现场

第三部分

“‘大同’时代: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和中国馆”

1925年,巴黎世博会举行。该博览会要求所有参展作品都要采用新的设计风格以回应时代的发展,此次博览会也成为了各种现代设计探索的“竞技场”。

时年24岁的刘既漂,在这次博览会上的艺术身份彻底从绘画转向了设计。他以中国传统的“龙凤朝阳”图案为原型,结合现代的几何形式语言设计了中国馆的门头、展览手册封面以及玻璃艺术品,展现了他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探索。

刘既漂设计的中国馆大门明信片 1925年 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展厅里的1925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大门模型

展览现场

第四部分 

“总体艺术:西湖博览会”

1927年秋,留法8年的刘既漂回到中国。他很快遇到了在中国实验自己设计理想的绝好机会——1929年西湖博览会。刘既漂作为西湖博览会筹备委员会艺术股主任,带领刚刚成立一年的国立艺术院图案系师生,通过300余张图纸,描绘了中国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本单元由刘既漂在西湖博览会中的作品切入,展示了他的设计从二维拓展到三维,并创造系统视觉设计的新篇章,并且展现了他对现代设计与地方元素融合的深刻理解。正如林文铮所说的:“刘氏以画家的底子而集建筑的大成宜乎他能兼长于装饰图案。”绘画、建筑、装饰三者的融合体现在刘既漂的“美术建筑” 上。

导览现场

艺术馆、卫生馆、革命纪念馆、丝绸馆、问询处、第一电影场、博物馆前后门、音乐亭、特种陈列馆、教育馆模型共11个,比例:1:50,SLA树脂3d打印,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模型小组

西湖博览会音乐亭草图  刘既漂 1929年 资料来源: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西湖博览会大门头模型  比例:1:50  木材、SLA树脂3d打印等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模型小组

第五部分

“同道嘤嘤:国立艺术院的设计先声”

在蔡元培先生的引领下,曾经在巴黎并肩奋斗的留法艺术青年们又齐聚杭州,为创建一所中国的现代艺术圣殿而战。1928年,国立艺术院成立,建校之初设绘画系、图案系、雕塑系三系。

刘既漂作为国立艺术院第一任图案系主任,对中国设计教育有着自己的认识。本单元回顾了刘既漂在国立艺术院的早期设计教育实验,讲述他将设计教育与社会美化相结合的过程历程,以及他在图案设计与美术建筑方面的贡献。

尽管做图案系主任仅一年半的时间,但这一年半是刘既漂艺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在教学、展览、理论、创作上都产出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杭州,刘既漂提出了“西湖艺术化”的概念,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事件。在刘既漂的带领下,年轻的国立艺术院图案系发出了中国现代设计之强音。

展览现场

罗苑老校区模型 比例:1:100 木材、亚克力、SLA树脂3d打印等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模型小组

第六部分

“尾声:无尽的乡愁“

本单元追溯了刘既漂自1947年远走美国后至去世前的设计及绘画,反映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身在异国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在建筑设计师的工作中,刘既漂依然一直在坚持寻求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暮年,刘既漂又回归了他艺术的起点——绘画创作,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国画和瓷画家。1992年,带着对故土的无限思念,刘既漂在美去世。2024年,他的后人黄美芳女士与黄马修先生遵循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带回了家乡梅州安葬。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认为:“今天展览中对刘既漂先生的所有追索,不仅是出于对个体先师的缅怀,更是对那一个群体、那个激荡时代的回顾与重新思考,也正是中国美术学院提出‘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的系列学术活动的本意。”

依托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刘既漂先生艺术生涯的回顾,也是对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发展历程的一次深刻反思,引领广大观众一同走进艺术大师的创作精神和艺术魅力,开启一次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发展的体验之旅。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承办;刘既漂家族档案馆、杰奎琳文化艺术、杭州市发展会展业服务中心协办,展览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学科建设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特别鸣谢钱江海关在海外展品入境上的支持。展览汇集了中国美术学院各二级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校史馆、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参与合作。

展览持续至2025年4月15日。


▼点击下图订阅2025年《美术报》



 编丨CC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属蛇的人或许属猫?这里刚刚发现实证
先锋艺术跨年大展开幕,一场20世纪初的艺术风暴席卷成都
“中第一灯”亮相天津博物馆,仅展10天
“太行风骨 泉城新韵”——全国中国画名家系列写生展在邢台博物馆举行
跨越2025,一起去文博美术馆探展
赏画|独有千秋——朱屺瞻《峰峦霞色》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