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天,今年春季的广交会就又要开幕了。
我们自己的类目刚好就是第一期,第二期也有涉及。但时间有限,估计待不了,所以,参观也好,酒店也好,高铁也好,见面也好,都得提前安排了。特别是那几个从美区,英区过来的老朋友,都得帮他们提前安排妥当了。
第一期的时间是在4月15日到4月19日,电子家电、工业制造、车辆及两轮车、照明及电气、五金工具……
我们接触不到太多B端的那种大客户,他们的采购量和目标都和我们不那么搭,但去年开始,也有太多当地的批发商、零售商、电商等小企业。他们才是我们有过合作,有过见面也有过交流的群体。他们更懂当地的C端客户需要什么。和他们混在一起的收益,更大。
然后,别小觑一些看着有点不着调的,瘦瘦高高的青年人。他们好多都是“继承者”。看着脸生,可背后代表的企业,那还说不定就是当地的大鳄。之前SL一起来的那哥们,我还以为是他朋友,结果沟通才知道是他的大客户。SL之前都是和他叔对接,现在直接由他接手全部买卖了。
再然后,就是即使是这些客户群体,他们过来,除了看看趋势,看看新品,沟通沟通合作细节以外,多少都还会有另外一个需求。那就是找到源头工厂。“how could I find out this is a real factory”。
不得不说,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在广交会这里谈不了的价格,能在源头工厂拿到。都知道想和国内的商家在同一个平台PK,那直接到他们的老巢找到合作的工厂,拿到更有竞争力价格的产品,就是最快的方式。
之所以之前他们搞不定,是因为国内的工厂这里,更多的重心都只是在产品生产这个点。而把销售这块包了出去。他们也愿意让代理去处理那些过程细节沟通里面的麻烦事,让他们去处理那些他们不擅长的问题。
可现在,这批新的卖家,更愿意用国内的方式去操作,那就是自己选择合适的代理人,让利,拿到合适的产品和合适的价格。他们自己也知道,即使他们真的接触到了源头工厂。就算能拿到合适的价格。但整个过程,整个流程里的问题,只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和成本。那还不如找个信得过的,也能和自己的业务有交集,在海外也有生意,在国内也有团队的同行,一起操作。反正彼此的类目不打架。不会有冲突。这样蛮好。
2025的广交会,大客户,大公司看中的,是B端的采购。我们看重的,更多则是和这些美区,英区当地的商家,去配合,去发展,去布局。
各取所需罢了。
END

沃尔玛的这波骚操作,起了个坏头?

TikTok Shop,西班牙站,12月9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