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中国新闻网发布稿件

云南淡水鱼首次出口阿联酋

关注云南淡水鱼出口


报道详情如下


中新网西双版纳11月3日电 (梁涤 郑云)西双版纳海关3日消息,一批重182千克的活黄颡鱼、乌鱼、草鱼、鲫鱼1日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启程运往阿联酋迪拜,这是云南淡水鱼首次出口阿联酋。


海关关员在云南勐海县养殖场对出口阿联酋活鱼开展属地查检。李夕妹 摄

勐遮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坪坝广阔,水草丰美,有滇南“鱼米之乡”之称。优越的地理与自然条件,为淡水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西双版纳许鲜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金广说,“我们的活鱼之前主要出口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在了解到中东国家具备市场潜力后,我们先出口4种鱼到迪拜开拓市场,在顺畅的通关流程下,鱼从养殖场运到昆明再飞迪拜只需要约12小时。”

据悉,今年以来,西双版纳海关监管属地出口活鱼333吨,货值651万元,较去年全年出口大幅增长,出口国家主要有泰国、越南、老挝、新加坡、缅甸等。西双版纳海关持续深化属地查检业务改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优化云南高原特色产品出口服务,助力本土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完)

图片
越来越多云南水产品
“游”向世界餐桌


文山养殖鲟鱼首次出口越南

9月,在云南华芝宝渔业有限公司鲟鱼养殖基地内,12吨杂交鲟鱼在昆明海关所属天保海关的监管下启程运往越南,这是文山州首次出口活体鲟鱼,标志着云南省文山州冷水鱼养殖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山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和优良水质,为鲟鱼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繁衍条件。近年来,当地鲟鱼养殖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品质稳步提升,推动鲟鱼出口、扩大销路,既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又能为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云南养殖杂交鲟鱼实现首次出口越南

7月18日,一批重8吨的活鲟鱼在昆明海关所属思茅海关的监管下启程运往越南,标志着云南淡水养殖杂交鲟鱼实现首次出口。


中国作为鲟鱼主要原产地之一,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食用鲟鱼养殖产地。相较传统纯种鲟鱼,杂交鲟鱼具有可食用、生长周期更短、品质更好、经济价值更高的特点。据悉,目前中国养殖的鲟鱼中有90%为杂交品种。


海关关员在出口鲟鱼养殖基地开展属地查检。吴深醒 摄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景东盈利渔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苏美红说,“我们的鲟鱼肉质鲜美、个头大,在国内很受欢迎。最近有越南的客商主动联系我们,有意与我们签订总量3000吨的鲟鱼订单,这是我们第一份海外订单。”


景东盈利渔业有限公司经理张涛表示,老挝是下一个鲟鱼出口的目标市场,企业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让高原鲟鱼畅“游”海外。


云南黄颡鱼首次出口泰国


4月23日晚,一批重180千克的黄颡鱼,经昆明海关所属西双版纳海关属地查检合格后搭乘国际航班顺利出口泰国,实现云南黄颡鱼对泰国的首次出口。

西双版纳海关关员对出口泰国黄颡鱼开展属地查检 李夕妹 摄

黄颡鱼,俗称“黄辣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出口到泰国的这180千克的黄颡鱼均来自西双版纳许鲜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场。

“之前出口到老挝,现在能出口泰国,对我们企业来说实现了销路的拓宽,大大增强了我们对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信心。”西双版纳许鲜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金广介绍。“这批黄颡鱼从勐海养殖场到泰国曼谷仅用了12个小时,存活率达到99%。泰国的客户在收到货后又向我们订了500公斤黄颡鱼。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出口到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


图片
云南打造印度洋“海鲜枢纽”

值得关注的是
近年来
云南省持续扩大与周边国家水产品贸易
泰国香虾沿着中老铁路澜湄快线
缅甸青蟹和孟加拉鲥鱼乘着运输航班
直抵云南
为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新”“鲜”体验

图为满载南亚东南亚水产品的集装箱,经过中老铁路运抵云南昆明。中新网记者 缪超 摄

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线总数329条,南亚东南亚通航点26个,具备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正在加快建设适宜冰冻、冰鲜水产品集散的海关监管仓库。2024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吞吐来自印度洋沿岸国家的青蟹、鳝鱼、皮皮虾、对虾、龙虾等水产品超过1.43万吨。2025年1-8月,云南进口水产品4.9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自湄公河国家进口水产品占全省水产品进口总额的75.5%。

除了满足本地市场,来自印度洋的水产品以云南为中转,冷链北上,进入四川、贵州、重庆等地,通过昆明长水机场空运至北上广,正成为西南地区名副其实的“海鲜中转港”。在第9届南博会期间,云南水产进口企业与国内多地采购商签署了10项采购协议。

图源:云南省商务厅

为持续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云南省商务厅今年6月发布支持水产品进口的若干措施。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通关效率、引陪市场主体、强化降本增效、创新金融赋能、深化国际合作、激发消费潜力7项措施支持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水产品贸易。

未来,省商务厅将持续发力,将云南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枢纽,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来源:云南新闻网、中国新闻网、云南省商务厅、西双版纳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