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在40%左右,较2021年提高8个百分点,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创10年以来新建投产升规企业数新高。
“工业上楼”取得新突破,全省首个楼宇工业项目在官渡投产;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增长30%左右;引进抖音等33家总部企业,新增税收千万元楼宇29栋、亿元楼宇2栋。
高新区、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经开区先进装备等4个产业集群获评云南省成长型制造业集群。
招商引资总量、新签约大项目、新落地大项目位居全省第一;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协议金额近700亿元。连续2年入选央视财经“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列为全国试点。
……
2024年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一组组指标数据,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提升。数据充分彰显春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更重要的是信心的传递、干劲的延续。
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先后到昆明南站、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作出“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昆明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昆明心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开展主题教育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产业化、法治化、生态化、数字化进程,“六个春城”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当好排头兵、实现大发展、率先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工业动能加速成长 产业发展蓄能起势
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资料图
昆明深知,要为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扛起省会城市担当,核心就是发展经济。地方经济要发展,工业这根“脊梁”就一定要更硬更直!
拼经济,不是盲目蛮干,而是要讲方法、重效益。昆明始终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定力和执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深入打好工业发展三年攻坚战,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加快、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6%左右,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
昆明坚持“项目为王”,聚焦“8+N”重点产业链大抓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先后举办昆明—香港产业合作推介会、“春城飞花”花卉产业招商推介会等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投资是支撑宏观经济的“定海神针”,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或许能够立竿见影起到稳增长的效果。
想让投资有起色,就需要“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对此,昆明大抓项目建设,精准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储备,落实好重大项目“周协调、月会办、季调度”制度,友天新能源、宇泽单晶硅等10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杉杉锂电、黄金产业园等3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投资占比达20%以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能源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包装铝箔等项目投产,电池组件项目加快推进,千亿级电池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在工业新动能加速成长的同时,服务业质效也在稳步提升。旅游业进入恢复发展的快车道,越来越多人带着期待来到昆明,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仅仅一年,昆明新增2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2个亿元以上文旅融合项目开工建设;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预计分别增长29.2%、39.8%;上榜央视“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新增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3300亿元以上。总部(楼宇)经济持续发展,引进抖音等33家总部企业,新增税收千万元楼宇29栋、亿元楼宇2栋。金鼎文创园等4家园区创建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创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农业要保持稳产增收。昆明建成蔬菜、肉牛、水果、中药材、咖啡5个交易中心,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3家,建成高标准农田17.59万亩;5个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打造187个庭院经济试点;新增农业农村部认证的绿色农产品10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呈贡斗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分别建成14个省级绿美乡镇、绿美乡村。
不仅三次产业要齐头并进,“三驾马车”也要多拉快跑。昆明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放心消费在昆明”行动提质升级。南屏步行街入选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万象城、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等城市综合体建成开业。
连续入选“创新城市”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3昆明—香港产业合作推介会举行。资料图
2023年,昆明市实施“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等一系列好举措、新机制,吸引一批大型央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落户昆明,为全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众所周知,抓招商引资,拼的就是营商环境。
2023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其中昆明市以市场机制改革创新亮点入选“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这是昆明营商环境创新亮点连续两年入选。
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昆明市践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为高质量打造“投资沃土、温馨春城”,书写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昆明答卷”。
2023年,昆明出台《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23全面提质年“12345”集成改革,营商环境改革提升至5.0版,形成“六位一体”工作格局。在政务服务方面,新增187台“e办通”,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城市信用监测指数迈入全国第一梯队,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8.4%;“一件事一次办”“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制”等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昆明专门为投资项目量身定制以“两个全程”为核心的代办服务机制,对企业招引落地到建设发展“全过程”跟踪服务,对企业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代办,推动安商稳商留商措施落地落实。同时,设立重点项目首席服务专员,让好企业有好资源、好项目有好发展。
昆明继续举办“营商环境会客厅”30场,解决经营主体诉求336个,经营主体满意率从2022年的80.2%提升到89.5%。除了“营商环境会客厅”座谈会,昆明将创新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共建沟通等联动机制,推动民营经济发展20条措施落地见效,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完成3190亿元、增长4%左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惠企助企政策,“昆易贷”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43.6亿元,促进经营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为吸引优秀企业落地,昆明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政策扶持,力争提供最优厚的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工业研发和绿色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等市场主体给予高额奖补。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市招商委调整架构,突出“一把手”牵头招商,制定招商提质增效实施意见,优化完善招引至落地全流程机制,加强跨区域招引协作,提升要素流动配置水平。
2024,昆明又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主题事项不少于40个,新增“e办通”不少于200台,重点项目投资服务帮办代办率达100%,打造“四季如春营商环境”新名片。
一组组数字的递增,实际上意味着昆明已经进入营商环境“春天”时代。
磨憨昆明拔节生长 实践诠释开放特质
“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驶出昆明王家营西站。新华社
昆明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部署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为云南扎实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作出昆明贡献。
2022年5月,昆明正式托管磨憨。这是继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省会昆明与口岸磨憨的又一件大事。托管磨憨镇,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
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是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抓手。托管磨憨以来,昆明让一座新城雏形初显、生机勃发。今日的磨憨,“骨架”在拉开,“血脉”在畅通,“面孔”在变美,正向着国际口岸城市稳步迈进,一个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开放窗口雏形已显现。
昆明托管磨憨,要在挑战中开路,更要在“无人区”里探路,从“0到10”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激发出精准投入创新的内生动力,并实现有机协同。简而言之,昆明要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诠释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昆明创新采取央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沪滇合作机制作用,实施两轮“百日会战”行动,在争取政策、投资开发、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市容市貌和招商引资等方面跑出“昆明速度”。
好消息不断传来:
磨憨从“一张白纸”着墨,一笔一画勾勒千年大计的发展蓝图和“施工图”。目前,磨憨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等编制完成。磨憨智慧口岸一期建成投用,货运车辆验放时间缩减50%,铁路口岸通关时间由运营初期的40小时压缩至5小时。磨憨铁路口岸进境粮食、水果、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投入使用,一跃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享受开放发展红利的,不仅仅是磨憨。
“中欧、沪滇、湘滇、云贵+澜湄线”国际班列正式开行,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凸显,全年运输货物1781.7万吨、增长42.8%,发送旅客1659.8万人次、增长101.3%。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工作获评最好档次。
昆明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推动中国金融服务走向南亚东南亚等3项经验获评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杨林经开区、昆明综保区被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区外保税维修中心落地高新区;新缔结国际友好交流城市2座,国际友城增至52座;精心服务保障南博会、旅交会等展会活动,第二届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等在昆明成功举办……
昆明拔节生长的“营养”,在于抓住了开放创新这个根本动力。
绿色低碳成色更足 引领昆明健康发展
明波立交桥下“生态的植物风景走廊”。记者赵伟摄
对于昆明而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中,“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义不容辞的政治担当。
一年来,昆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进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速形成,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宜居愿景照进现实。
社交媒体上,昆明频上热搜,无论是鲜花美景,还是绿水青山,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色——“昆明蓝”。2023年,昆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3%,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昆明蓝”成为春城亮丽底色。
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以约占昆明市14%的土地面积承载全市约67%的人口和77%的经济总量,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滇池保护的关系尤为重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的殷切期望,昆明深入实施“退、减、调、治、管”5个支撑性举措,从系统规划科学治理、控源截污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系统提升等方面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渐进式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向利好方向发展。
日落时分,徜徉在滇池沿岸晋宁小渔村,临水而居,是昆明人向往的家的样子。村舍独特的建筑风貌,频频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点。凭借着超高人气,2023年,晋宁小渔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近看湿地生态,远观滇池盛景。2023年,昆明启动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工作,将滇池沿岸183个村庄划分为46个重点村和137个提升村,形成一条环滇池“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乡村特色资源加快转化增值,走出一条在保护滇池的同时,促进沿岸乡村美、产业旺、村民富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路子。
在昆明,绿色低碳发展成色更足。昆明以“碳中和+”为核心,将科技创新的“变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增量”,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碳惠春城”试点示范深入推进。撒永山等8个光伏、风电站投产并网,新增新能源装机100万千瓦。新建充电站523座、换电站15座,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入选2023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城市。
绿色低碳既是昆明的发展方式,也是昆明人的生活方式。
公园漫步、休闲骑行、假日露营……昆明深入实施“公园+”“绿道+”策略,营造低碳游玩场景,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全部向市民开放,阳宗海40公里环湖绿道全面建成,新打造500个“口袋公园”,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磨憨龙门村小组同心雕塑广场。记者杨玺摄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昆明牢牢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始终把民族工作摆在全市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好,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春城大地。
2023年,昆明再次提速,启动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升级版”。自新一轮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昆明高站位谋划民族工作,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昆明市新一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党建引领、宣传教育等10个专项工作组,形成“1+10”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挥体系,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凝聚人心和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44个,示范单位数量居全省前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瓦片更换、饮水提升、公厕改造……一批批项目的实施,让寨子面貌焕然一新。在磨憨镇曼庄村大龙哈村文化广场和休闲长廊里,每日笑声朗朗,诉说着这个边境村寨蒸蒸日上、和乐安然的幸福生活。
山水相连,情谊自通。中老铁路把“边”与“城”的遥望变为唇与齿的相依、心与手的相牵。2022年8月,昆明市正式承接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第一时间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6个方面19项指标建设目标任务,筹措资金共计2.47亿元,用于磨憨口岸和幸福村建设。2022年底,昆明创设“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幸福村建设帮带共建工作机制,构建5区和安宁市“一区一市带一村”的帮带共建模式,打造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共建示范走廊。
昆明还以省会城市标准强保障,通过优质学校对口帮扶、骨干教师支教等措施,助力磨憨教育水平提效升级;昆明市延安医院对磨憨镇中心卫生院帮扶托管,7家市属医院与各村卫生室帮扶结对……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照见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2023年,昆明民生工程实施加力加劲,市民再添“民生礼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3.1%左右;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2.5万个;2.0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5630套城镇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建设;新增34个基础教育集团,提供优质学位10万余个。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勇立排头共谱新篇
“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考评结果公布。记者王俊星摄
没有好的作风,就跑不好新征程的接力赛;跑不出加速度,就闯不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从观念的更新到共识的凝聚,从深剖细解的对照查摆到只争朝夕的先行先试,昆明上下提速竞跑、争先进位、你追我赶,形成抓产业、抓项目、抓发展的生动局面,跑出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度”。裕能新能源项目从开工到投产用时110天,东风重工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2个月,华为云南区域总部从签约到土地挂牌仅19天……全市上下着力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优服务,创造一个个令人赞叹的“昆明速度”。
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不能空喊,更不能空转,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年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争当行动派,迅速行动起来,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理念认识的大更新,引领行动上的新改观、工作上的新起色。
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基层开展得如火如荼,同群众联系更直接,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为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昆明充分用好“四下基层”这个重要抓手,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拿出实招、硬招破解难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作为、新变化。
医院开设夜间门诊、缓解海埂大坝“观鸥季”交通拥堵等惠民举措,获人民群众点赞。1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338个“民生小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彰显发展惠及于民,城市更有温度。
回首过去一年,城市的每一点变化都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2024年的昆明,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开新局、团结奋斗向未来,奋力加快“六个春城”建设,努力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昆明经开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第一次集中学习
乘中老铁路东风、创沪滇合作新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点赞
全国首批!昆明片区商标品牌指导站入选“千企百城”行动
信息来源:“昆报头条”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锦佳 蒋 玲
昆明经开区
政务信息公开发布平台
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