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却很能打!2025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141-160名院校解析
高考志愿填报季马上就要来了,智能制造工程这个"新工科"专业近几年可是热得不行。
大家都盯着清华北大、各种985、211,但其实排名稍后的院校里也有不少黑马,今天就来聊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141-160位的院校,看看这些学校有啥特点,适不适合你。
这个专业到底是干嘛的?
1
先给大家捋一下,智能制造工程属于机械类专业,是教育部重点打造的"新工科"专业。
这个专业学起来可不轻松,要啃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这些硬骨头,还得掌握编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能。
简单说,就是传统机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
毕业后能干啥?智能产品设计、智能工厂运维、智能装备维修、系统集成...领域很宽,薪资普遍高于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制造业聚集区,就业前景非常可观。
141-160名次的院校有哪些?
2
根据最新的软科排名和各高校招生数据,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141-160位的院校主要包括:
- 江西理工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
- 广西大学
- 河北工程大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湖南工业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南京工程学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河南工业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沈阳建筑大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这些院校有什么特点?
3
1. 区域优势明显
这个梯队的院校往往在本省或区域内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比如河南科技大学与洛阳轴承、中信重工等本地制造业巨头有紧密合作;昆明理工大学在云南省内的矿山机械、有色金属智能冶炼领域几乎是垄断地位;湖南工业大学与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联系紧密。
一位在河南科技大学就读智能制造工程的学长说:"我们学校虽然整体排名不高,但在洛阳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拥有很深的合作基础,学校每年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本地就业率挺高的。"
2. 专业建设时间较短
与排名靠前的高校相比,这个梯队的大多数学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设立时间普遍较晚,大多在2018-2020年间才开始招生。专业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仍在不断完善中。
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才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首届毕业生将在2023年毕业,但该校已投入超过2000万元用于智能制造实验室建设,并引进了多位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3. 录取分数线适中,性价比高
这个梯队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普遍在一本线上10-50分之间,对比排名前100的高校动辄高出一本线80-100分,性价比相当不错。
以2024年为例,河北工程大学在河北省内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比一本线高27分;广西大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录取分数线为523分,比一本线高32分。
4. 校企合作是亮点
这个梯队的院校虽然学术实力不及"双一流",但普遍注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环节较为丰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智能制造工程实践基地",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项目;长春工业大学与一汽集团有长期合作关系,为智能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渠道。
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去向如何?
4
根据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这个梯队院校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
- 本地制造业企业:约35%的毕业生选择在学校所在省份的制造业企业就业
- 继续深造:约25%的学生选择考研,其中70%左右会选择报考排名更靠前的院校
- 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约20%的毕业生通过各类招聘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
- 民营科技企业:约15%的毕业生进入新兴的智能制造服务企业
- 其他行业:约5%的毕业生选择转行或自主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梯队院校的毕业生考研率普遍高于一线名校,说明学生更重视通过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和专业能力。
这些院校各有什么独特优势?
5
在141-160名的梯队中,一些院校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上海海事大学虽然以航运见长,但其智能制造专业结合了航运装备智能化的特色,在港口自动化设备、远洋船舶智能系统方面有独特优势。
湖南工业大学依托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在工程机械智能化方面形成了特色方向,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合作紧密。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在矿山智能化、能源装备智能制造方面有特色研究方向。
北方工业大学位于北京,虽然整体排名不高,但地理位置优越,就业信息畅通,毕业生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率较高。
报考这些院校需要注意什么?
6
1. 关注专业建设历史
建议查询该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开设时间和已毕业学生情况。刚建立的专业可能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或者知乎等平台了解在校生和毕业生的真实评价。
2. 了解师资力量
这个梯队的院校可能存在"专业师资从传统机械或自动化系抽调"的情况,真正懂智能制造交叉学科的教师可能不多。建议查询该校专业负责人和核心课程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工业背景。
3. 看重实验条件和校企合作
智能制造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足够的实验条件和企业实践机会,培养质量会大打折扣。报考前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或招生宣传材料了解该校智能制造相关实验室建设情况和合作企业名单。
4. 考虑区域发展环境
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环境对就业影响重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以及各省会城市的智能制造业普遍更发达,就业机会也更多样。
高考生如何选择?
7
对于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上10-50分的考生,这个梯队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不错的选择。具体来说:
分数较高的考生(超一本线40分以上)可以考虑排名靠前的省属重点高校,如广西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这些学校综合实力较强。
分数适中的考生(超一本线20-40分)可以结合地域偏好选择,例如想留在北京工作的考生可以考虑北方工业大学,想在长三角发展的可以考虑上海海事大学或南京工程学院。
分数贴近一本线的考生可以关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应用型专业点,如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等,这类院校虽然整体知名度不高,但部分专业点有特色,且录取分数要求相对较低。
真实案例分享
小王,2024年甘肃考生,高考分数533分,超一本线23分。
他对智能制造很感兴趣,但分数上985、211无望。
经过深入了解后,他选择了昆明理工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昆明理工在云南有较高声誉,学校近年来在智能矿山、有色金属智能冶炼方面投入较大,且西南地区高校竞争没有东部激烈,录取几率更高。
小王说:"虽然昆工不是什么名校,但专业方向对口我的兴趣,学校也有稳定的企业合作资源,这比去一个排名靠前但专业建设一般的学校要实际得多。"
结语
8
选择大学和专业,不能只盯着顶尖名校。对于大多数高考生来说,找到一个与自己分数、兴趣相匹配,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和学校,才是最务实的选择。
智能制造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工科"专业,未来就业前景看好。排名141-160的院校虽然整体知名度不高,但部分学校在区域内有较强影响力,校企合作资源丰富,性价比颇高,值得考生和家长认真考虑。
特别提醒:本文数据来源于各高校官网、招生简章和软科排名,仅供参考。具体录取分数和专业设置可能随年份变化,填报志愿前请务必查询最新官方信息。
(本文撰写于2025年4月,供2025年高考生参考)
来都来了,点个三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