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经济政策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信息通信和数字经济工作要求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了2025年对信息通信及数字经济相关工作的要求,内容要点选编如下。
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高质量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行业发展动态
2025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到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所属企业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对运营商在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提出要求。讲话内容要点选编如下。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论述,瞄准前沿新兴领域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更好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发展,正给世界带来深刻改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三家企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力争取得更大突破,为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要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千行百业。要持续攻坚突破,聚焦短板弱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重点任务,尽早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在薪酬待遇、成果转化、科研组织方式等方面加强探索,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要发挥带动作用,当好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组织者,开放应用场景、强化联合研发、做好基础支撑,带动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一块干,不断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增强创新能力。
中信科移动提出2030移动信息网络十大趋势
2025年3月3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开幕首日,中信科移动发布《2030移动信息网络十大趋势》白皮书,为移动通信行业提供战略参考。报告内容要点选编如下。
趋势一:多维多模沉浸式全新体验,扩展虚实交互业务空间。沉浸式体验,融合了多维感知和多模交互构造虚拟现实多元情境空间,是业界公认的未来2C领域最重要的应用。关键支撑技术包括:大空间多维度编解码、多模感知、多维媒体实时驱动与渲染等。同时,沉浸式业务对网络的整体性能也提出了极高要求。
趋势二: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创新应用,引领工业价值链升级。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应用是新工业革命的必由之路,数智化的业务创新引领整个社会发展和全价值链升级。确定性的高质量通信服务、简单且智能化的运维、灵活按需定制网络等,是未来行业信息网络的主要特征。
趋势三: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提供无所不在的宽带服务。空天地一体化通信成为解决全球无缝覆盖和泛在服务难题的必然方向。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将持续进行性能增强和应用拓展,快速发展的低空飞行器需要无处不在的网络来保障其正常运行。手机直连卫星让卫星通信从传统上服务行业拓展到服务个人用户,从窄带通信逐步演进成支持宽带服务。
趋势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化架构实现按需定制弹性网络。未来网络使用统一架构适配多场景和业务,通过网络高效协同,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获得一致且优质的体验,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架构。未来网络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塑性,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网络的结构和配置。
趋势五:通感算智深度融合构建综合信息通信服务能力。未来通信网络向通信、感知、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演进。通感算智深度融合后将成为超级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将提升信息通信网络支持业务创新的生态构建能力,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通信综合服务,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趋势六:无线技术多维度发展,提供更高性能和更好用户体验。未来无线技术将在通信速率、容量、时延、稳定性、智能化程度、应用场景拓展与设备设计等多维度、多方面达成无线空口更高的性能要求,满足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提升能效、降低硬件设备功耗也是必然趋势,可支撑无线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
趋势七:全频段高性能融合基站打造全业务接入与服务。未来移动信息接入网产品将具备全带宽接入、超大规模天线、高效高容量通信、通感算智融合等能力以及空天地海全环境适应性,同时在网络架构上将支持软硬件的开放性、模块化、服务化,以提升灵活定制的能力,打造全能型的信息通信服务接入节点。
趋势八:AI赋能通信网络,迈向全场景高阶自智时代。AI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网络智能化)成为趋势。分级协同成为未来主要架构,实现网络内部自闭环的智能管理,进一步形成跨域自智网络。数字孪生结合大模型等技术,助力自智网络打造高效训练与部署、精准优化、多场景赋能的网络服务能力,推动无线网络技术持续创新。
趋势九:主动免疫可信架构,构筑网络安全底座。网络安全采用“主动免疫可信架构”应对全域风险,网络将构建内生安全架构,实现安全能力全域嵌入;建立内生安全机制,主动识别阻断威胁;采用安全策略动态调整技术,保障全天候网络安全防护效能。
趋势十:高效低碳化信息通信网络,赋能社会绿色发展。未来通信网络聚焦高效低碳革新,应对万物智联流量与能耗挑战。从网络、设备到元器件都将采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及完善绿色产业链也是必然的趋势;此外,未来网络持续促进社会数字化,赋能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公开渠道搜集,仅供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 容:网络与数字化规划研究中心(数字化规划)王东升
编 辑:陈曦
校 对:井文宝
审 核:王钐杉



点击↑刷新记录!中国联通完成现网800G超1400km传输验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