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根据相关数据,2023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665.88 亿元,预计 2024 年将增至 726.42 亿元。工业机器人能够将工人从繁重或有害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例如,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工业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搬运、装配、分拣、喷涂等环节,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错误率。
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投资机会。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汽车制造、电子行业到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吸引了更多投资机构的关注。2024 年 1 - 9 月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投融资事件数量达 80 件,投融资金额达 112.87 亿元。然而,投资也面临着挑战。技术迭代速度快,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更多机器人应用于敏感场合,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防止潜在的网络攻击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本土工业机器人品牌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4 年上半年国产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达到 50.1%,首次超过外资品牌,国产替代趋势进一步加强。从细分产品看,SCARA 国产份额突破 55%,协作机器人国产份额更是接近 90%。移动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也超过了 80%。与此同时,外资品牌如发那科、安川、库卡和 ABB 等,在汽车行业尤其是点焊等高端应用场景中,依然保持市场垄断地位。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市场格局逐渐变化。未来,本土品牌将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外资品牌的差距,在更多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全球及国内经济形势对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有着显著影响。在制造业升级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成为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工具。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能够高效地完成焊接、装配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汽车的需求。产业转型也推动了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如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工业机器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内,随着 “中国制造 2025” 的推进,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持续增加,以提高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目前,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相关数据,2023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665.88 亿元,预计 2024 年将增至 726.42 亿元。在产量方面,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有望达到 48.92 万套。就运行数量而言,中国连续十一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3 年中国正在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 175.5 万台,同比增长 17%,预测 2024 年将达到 214.3 万台。不同地区市场存在差异,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工业机器人需求巨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推动了对工业机器人的大量需求。日本和韩国的电子、汽车等制造业发达,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欧洲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较为成熟,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稳定。欧洲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注重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美洲地区的美国和加拿大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市场。美国的制造业规模大,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较高,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广泛;加拿大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逐渐增加。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在工业机器人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本土品牌如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等,在市场份额上不断提升。2024 年上半年国产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达到 50.1%,首次超过外资品牌。本土品牌的竞争策略主要包括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加强售后服务等。同时,本土品牌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不断努力,缩小与外资品牌的差距。例如,埃斯顿拥有全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覆盖 3 - 700kg 负载,在汽车、光伏、锂电池等多个行业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产线及工厂。汇川技术提供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在泛 3C、光伏、锂电等行业实现大批量应用。外资品牌如发那科、安川、库卡和 ABB 等,在汽车行业尤其是点焊等高端应用场景中,依然保持市场垄断地位。这些外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例如,ABB 在控制系统方面具有核心优势,库卡优势在于系统集成应用与本体制造,发那科在于数控系统,而安川电机优势在伺服电机与运动控制器领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智能焊接技术能够使工业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自主完成复杂的焊接任务,无需人为干预。免示教焊接技术则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焊接对象的形状和位置,实现快速、准确的焊接。此外,数字孪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通过创建虚拟副本,优化物理系统性能,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和维护。工业机器人在传统及新兴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在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装配、搬运及喷涂等环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持续增长。在电子行业,工业机器人能够执行机械加工、零部件组装、质量检测等任务。在光伏、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例如,在光伏行业,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电池片的搬运、组装和检测;在半导体行业,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芯片的制造和封装。此外,工业机器人在物流仓储、食品饮料、医药制造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上游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等,是工业机器人的关键组成部分,技术含量高,毛利率也相对较高。据统计,核心零部件占产业链产值的约 70%。中游本体制造是将核心零部件组装成机器人本体,其技术难度和附加值相对较低。下游系统集成则是根据客户需求,将机器人本体与周边设备进行集成,实现特定的生产功能。从投资比例来看,可以考虑将 40% 的资金配置到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30% 配置到中游本体制造,30% 配置到下游系统集成。例如,关注出货量增长较快且具备自产核心零部件能力的标的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它们在核心零部件和本体制造方面都有较强实力。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工业机器人产业中具有稳定市场份额、良好财务状况和成熟技术的企业进行投资。这些企业通常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抗风险能力较强。例如,外资品牌 ABB、发那科等在汽车行业等高端应用场景中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这些企业的股票或基金,以获取稳定的收益。而激进型投资者则可以关注那些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本土企业。这些企业可能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但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比如一些专注于人工智能在工业机器人中应用的初创企业,它们可能在未来引领行业技术前沿,但也存在技术研发失败、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激进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适当配置这些企业的股票或参与风险投资。在选择工业机器人相关股票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多维度因素。技术实力方面,选择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减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等。市场份额方面,关注在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例如,2024 年上半年国产品牌埃斯顿在多个行业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财务状况方面,选择财务状况良好、盈利能力稳定的企业,如资产负债率适中、现金流充足、净利润持续增长等。创新能力方面,关注那些不断投入研发、推出新产品和新应用的企业。例如,一些企业在协作机器人领域不断推出大负载、高速机等特殊机型,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把握投资时机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指标和行业发展周期。宏观经济指标方面,当经济增长稳定、制造业投资增加时,工业机器人行业通常会受益。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稳定、工业增加值增长等指标向好时,可以考虑增加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投资。行业发展周期方面,在技术突破、产能扩张阶段往往是较好的投资时机。例如,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取得重大突破,或者企业宣布大规模产能扩张计划时,可以关注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需要关注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避免在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时盲目投资。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存在着多种潜在风险因素。技术风险方面,工业机器人行业技术迭代迅速,若企业不能及时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可能面临产品落后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些未能及时将新技术融入产品的企业,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技术研发也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研发失败、投入产出比低等问题。市场竞争风险主要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新进入者也不断涌现。市场份额的争夺可能导致价格战,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例如,在某些细分市场,企业为了争夺客户,可能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供应链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如果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如核心零部件短缺、物流中断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和产品交付。例如,全球芯片短缺曾对工业机器人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企业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芯片,导致生产停滞。为了量化评估风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不同风险因素进行赋值和加权,计算出综合风险指数。在分析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时,需要考虑到技术风险可能会影响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风险可能会导致企业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下降等。对投资组合的综合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和增加波动性。例如,如果一个投资组合中包含了多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因技术风险导致产品落后,市场份额下降,可能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表现。多元化投资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应对手段。投资者可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类型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不同细分市场的企业等。这样可以降低单一企业风险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例如,可以同时投资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本体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实现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套期保值可以用于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对原材料价格进行套期保值,锁定采购成本,降低价格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动态监控也是非常重要的风险应对手段。投资者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技术发展趋势和供应链变化等,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生产经营计划。例如,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一些值得推荐的股票和基金资产。股票方面,埃斯顿作为本土品牌的代表,在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拥有全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和较强的技术实力,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汇川技术提供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在多个行业实现大批量应用,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此外,日发精机作为工业机器人龙头股,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季报中显示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康尼机电、爱仕达、派斯林、克来机电、拓斯达、中重科技、克劳斯等也都是工业机器人板块的龙头股,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策略进行选择。对于基金而言,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基金(A: 018094/C : 018095)是一只值得关注的机器人指数基金。该基金以中证机器人指数 (H30590) 为跟踪标的,覆盖了科大讯飞、国电南瑞、汇川技术、先导智能、大华股份等机器人产业相关的核心企业,能够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证券的整体表现。对于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资产的权重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保守型投资者可以将较大比例的资金分配到风险相对较低的资产上,如大盘蓝筹股和成熟的基金产品。例如,可以将 60% 的资金配置到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基金等较为稳健的基金产品上,40% 的资金配置到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股票上。稳健型投资者可以在保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适当增加高成长潜力资产的配置比例。可以将 50% 的资金配置到基金产品上,30% 的资金配置到埃斯顿、汇川技术等成熟企业的股票上,20% 的资金配置到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初创企业股票上,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激进型投资者则可以更大胆地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可以将 40% 的资金配置到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本土企业股票上,如一些专注于人工智能在工业机器人中应用的初创企业,30% 的资金配置到工业机器人龙头股上,30% 的资金配置到机器人指数基金上,以在市场波动中获取更高的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激进型投资者要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做好风险控制和资产分散。在工业机器人投资领域,引入专业评估指标至关重要。夏普比率作为衡量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指标,能有效评估投资组合的性价比。较高的夏普比率意味着在承担单位风险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例如,假设一个工业机器人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为 1.5,这意味着该组合每承担一单位风险,预期可获得 1.5 单位的超额收益。结合投资回报率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在过去几年呈现出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根据市场数据统计,2021 年至 2024 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了 20% 左右。然而,投资回报率并非唯一的评估标准,还需要考虑波动率。波动率反映了投资组合收益的波动程度,较高的波动率意味着投资风险较大。例如,某些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技术突破阶段可能会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波动率。过去几年,典型的工业机器人投资组合表现出了不同的绩效特点。与同期主要指数相比,工业机器人投资组合在某些时期表现出了更强的增长潜力。以 2022 年至 2024 年为例,沪深 300 指数的涨幅为 15%,而工业机器人投资组合的平均涨幅达到了 30%。这主要是由于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使得相关企业的业绩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同类型投资组合对比,工业机器人投资组合在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与高端制造业投资组合相比,工业机器人投资组合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方面更加广泛,具有更高的成长性。同时,与新能源汽车投资组合相比,工业机器人投资组合在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更好,受单一行业波动的影响较小。基于宏观经济预测,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投资绩效有望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制造业的升级,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例如,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到 2025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500 亿美元。在行业创新趋势方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字孪生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展望未来,新兴市场的崛起将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例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潜力巨大。同时,技术突破也将成为影响未来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例如,新型材料的应用、机器人协作技术的发展等,都将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风险等因素对投资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