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视频·点击观看】
4月16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25年大湾区大学生电影艺术节开幕式暨剑桥莎士比亚剧团《仲夏夜之梦》戏剧展演圆满落幕。本届文化节以“艺汇中西·放眼世界”为主题,秉持“文化对话开创教育新境界·艺术实践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通过跨文化戏剧体验为大湾区青年搭建高端艺术实践平台。作为华珠“高端化、全球化、个性化”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实践,本次活动以莎士比亚经典剧目为载体,构建起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空间场域。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原汁原味的演绎与华珠学子的创意互动,生动诠释了文明互鉴的教育哲学,彰显了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在构建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使命担当。
▲主持人 华珠团委书记 宣传部副部长 陈欣杰
华珠校长助理马雷猛、学生工作处处长周玲军、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于潇玥等出席活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辅导员代表及学生骨干、学生代表共计300余人齐聚一堂,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导演、艺术总监大卫·克里利携剧团成员倾情献上《仲夏夜之梦》的精彩演出,共同见证中英文化交流与校园艺术教育深度融合的精彩时刻。
文化共绽 艺教并进
开幕式上,国风舞蹈社以古典舞群舞《岭南春行》惊艳亮相,以曼妙舞姿拉开艺术盛宴帷幕并赢得满堂掌声。
引领未来 “莎”韵润校
▲华珠校长助理 马雷猛
◆马雷猛 | 以电影节为平台,激励青年胸怀家国、紧跟时代、持续奋斗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校长助理马雷猛祝贺电影节顺利开幕。他谈到,本届电影节以“奋进新征程 科文创未来”为引领,旨在响应时代号召,鼓励学生参与电影创作、科技创新及文体活动。他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胸怀家国,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紧密结合;二是紧跟时代,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创造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走出独特风采;三是持续奋斗,发扬实干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精彩人生。最后,马助理鼓励全体同学顽强拼搏,积极贡献青春力量,并预祝电影节圆满成功。
“莎翁”来华 珠院生辉
华珠校长助理马雷猛为
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 导演大卫·克里利
颁发国际导师聘书
国际 |美育|新程
与时偕行·蓄力生长·共创未来
群英荟萃,璀璨启幕。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25年大湾区大学生电影艺术节在华珠校长助理马雷猛、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大卫·克里利、华珠学生工作处处长周玲军、华珠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于潇玥与学生代表张夏美的共同见证下,精彩启幕。这标志着华珠在国际化艺术教育领域迈出关键步伐,为大湾区高校搭建起跨文化对话平台,以影视艺术为纽带推动“新文科”建设与青年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
经典再现 震撼全场
舞蹈表演《绣影叠香》惊艳亮相,这支充满岭南风情的民族民间舞蹈以灵动舞姿展现地域文化魅力,为艺术节增添浓郁人文底色。





【滑动查看更多】
剧团成员以精湛的表演和创新的舞台设计,将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仲夏夜之梦》完美呈现在华珠师生面前。精美绝伦的视觉与听觉盛宴,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永恒魅力,也展现了华珠在国际化教育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观众纷纷表示深受震撼。
匠心研艺 多维创剧
【精彩视频·点击观看】
中西文化碰撞的盛会,莎士比亚艺术工作坊助力文化交流。剑桥莎士比亚艺术工作坊为华珠学子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艺术体验,中英导师联袂指导,以莎士比亚为媒介,共同探寻人类情感表达的密码,真正实现“以文会友,美美与共”的文化破壁之旅。
中西共话,共译风采。工作坊现场,专业导师们带领大湾区影视学院学生深入剖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塑造技巧。开场时,导师通过几项趣味横生的小游戏,向学员们介绍了戏剧表演中的核心——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在一系列互动游戏中,如“能量传递”和“角色转换”,学员们学习到如何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和构建角色。比如,在“力量或能量”的游戏中,如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将内在的能量外化,以及如何用不同的姿态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实践环节,学员们分组进行片段表演,深入挖掘角色内心的情感,从台词的语调、肢体语言的运用到眼神的交流,都进行细致入微的雕琢。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与专业导师以肢体语言沟通、眼神交流的形式,打破不同语言、文化的壁垒,相互学习、相互切磋,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在工作坊的尾声,学员进行了即兴表演,通过对知名话剧《纪念碑》的演绎展示了他们在此次工作坊中学到的技能,展现表演艺术的魅力。
艺术无国界,文化共交融。融媒体演播中心的工作坊则带领国际传播学院的学生深入探索粤剧与莎剧的艺术世界。剧团导演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莎士比亚戏剧的独特魅力,让大家了解到经典剧作诞生的社会环境,认识莎剧中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在“莎剧配音 + 分组指导”环节,学员们迎来展示自己的机会,努力尝试用声音塑造角色。剧团演员为同学们讲解角色塑造的要点,如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以及如何运用台词和肢体语言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分组练习时,演员们在各个小组间穿梭指导,帮助同学们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现场气氛热烈。
谭教授及其团队带来经典粤剧《帝女花》选段,讲解粤剧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服饰妆容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现场教学剧团成员,让她们体会到中国戏曲的深厚底蕴,深入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多元文化 碰撞火花
国际课堂,再演经典。在华珠国际班的雅思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同学汇正热烈展开。华珠国际班的学生们全身心投入,用流利的英语诠释经典诗歌,每一个音节都饱含情感,每一次停顿都充满深意。他们不仅在语言表达上追求精准,更在文化内涵上深入挖掘,试图通过朗诵与解读,跨越时空与文化差异,与经典作品的创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这种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国际班的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这不仅是一堂语言课,更是一次文化的盛宴,让华珠学子在经典中汲取智慧,在交流中收获成长。
华珠学子与剑桥莎士比亚剧团成员围绕圆桌展开讨论,探讨李白的经典诗作《将进酒》。学生们以流利且富有情感的英语朗诵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展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剑桥剧团成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支持,不时给予掌声。随后,剧团成员换上改良汉服,与学生共同完成中英对照朗诵。汉服袖摆间流动的云肩纹样与诗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意象交相辉映,这种视觉符号的介入让语言学习突破了单纯的声音维度。互动不仅促进了语言学习,也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语言学习,也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在华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另一组则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华珠学子与剧团成员互相使用对方的语言,互授朗诵《将进酒》。华珠学子用中文指导剧团成员发音和语调,剧团成员则用英语帮助学生更自然地表达情感。投影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将进酒》的动画影像,当中国学生解释“斗酒十千恣欢谑”的市井风情时,英国成员同步展示伊丽莎白时代的酒馆文化场景,两种文明的酒文化在虚拟时空中实现同频共振。互动课堂不仅延伸了日常课堂内容,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提升了他们的语言技能,并增强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友谊长存 文化互鉴
艺汇中西,放眼世界。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的华珠之行在欢歌笑语中永远定格在时光长廊中。剧后,华珠学子向剧团成员赠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和鲜花,双方在大剧院前合影留念。华珠学子自发围成半圆,将剧团成员簇拥在中央,年轻的身影如潮水般涌向舞台台阶,争相与艺术家们轮流合影。学生们高举手机,用自拍杆记录下与国际剧团的珍贵瞬间,闪光灯此起彼伏,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繁星。剧团成员们俯身、侧身、微笑、比心,以专业舞台表现力回应每一份热忱,甚至主动蹲下与后排学生互动,让每张照片都成为中英青年文化交流的生动缩影。
镜头定格,温馨时刻,这不仅象征着中英艺术交流的深厚友谊,也预示着华珠在国际化道路上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当传统与现代碰撞,当东方与西方交融,艺术教育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而华珠学子用这份热情,书写着全球化时代青年担当的最佳注脚。
学贯中西,知行无界。英国莎士比亚剧团的到访,为华珠师生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呈现了莎士比亚经典剧目的精彩演绎,更是中英文化深度互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华珠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了全球教育合作网络。通过海外研学、跨国课程、国际工作坊等形式,华珠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国际成长平台。学校在英国、日本等国家建立的海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国际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能力。
在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华珠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办学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构建跨学段跨地域的数字化育人生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协同发展新格局。华珠将加快与世界顶尖高校的合作,致力于前沿课程共建、校企资源互通等无边界教育探索,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华珠也将进一步加强与生源高中的联动与合作,共同构建无边界育人平台,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未来,华珠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
戏剧匠心 深度对话
▲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
导演 大卫·克里利
◆大卫·克里利 | 资源赋能创作,育多元人才展国际视野
大卫·克里利在采访中分享了他对此次华珠之行的深刻感受。他表示,学生们的热情与积极沟通给他留下最深印象。尽管语言差异存在,但学生们以高涨的热情和开放的态度迎接交流,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活力与潜力。大卫谈到,华珠的设施资源令人印象深刻。融媒体演播中心、设备先进的摄影室及专业剧院等硬件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创作平台。资源的丰富性不仅是教育的基础,更是激发创意与实践能力的关键。作为资深导演,大卫为学生们的影视创作提出建议,导演的核心在于“物尽其用”,需精准识别演员特质,而非强行灌输个人意志。通过激发演员潜力,将个体优势整合为整体表达,才能创作出具有深度与感染力的作品。他鼓励华珠学子珍惜当下机会,以知识与技能武装自我,在未来全球舞台上展现实力。最后,大卫向华珠师生表达感谢,并祝愿学生们学业有成。他认为,此次交流是迈向国际视野的第一步,希望学生们保持开放心态,勇敢追求梦想,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实现个人价值。
▲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
演员 大卫·格里姆肖
◆大卫·格里姆肖 | 以莎剧为纽带,催化多元文化交融
大卫·格里姆肖到访华珠,感受颇多。一踏入华珠,他就被校园的美丽所吸引,遇到的学生们都热情友好,活力满满,这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谈及戏剧,他深知其核心是关乎人的情感与希望,无论在中国还是英国,人性始终是戏剧最关键的内核,面对生死等深刻主题,人类不应惧怕,而要学会拥抱、享受。大卫·格里姆肖表示,这次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期待下次还能与华珠学生热情交流,呈现更精彩的表演。他坚信这样的文化交流意义非凡,既能促进彼此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又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期待能与华珠学子再度相逢,也盼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交流互动机会,让文化的魅力尽情绽放。
▲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
演员 夏洛特·卡利
◆夏洛特·卡利 | 艺术连通中英文化,促多元理解与交流
夏洛特·卡利在采访中分享了她对此次华珠之行的深刻感受。她表示,舞狮表演为行程注入了活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课堂上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则让她体会到中英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共通性。这种跨文化的文学体验让她感受到艺术作为文化交流桥梁的力量。夏洛特对华珠师生的友好态度与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印象深刻,这为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她特别感谢学生助理的热情帮助,从学生身上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知识,加深了她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作为演员,夏洛特分享了她的表演心得。她认为,表演艺术的核心在于自信与公众表达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面对镜头,公众演讲的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她建议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提升表达能力与自信心,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谈到中英文化比较时,夏洛特提到,中英诗歌在主题与意象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将进酒》与英国诗人济慈的作品都展现了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表达。她还提到,中国人比英国人更加热情友好,这种文化差异让她对中国的文化氛围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夏洛特向华珠学生们表达感谢,并祝愿他们在学业与生活中取得成功。
莎剧魅力 观演心语
▲汉语言文学2401国际班 区炜唐
◆区炜唐 | 从话剧舞台开启多元收获之旅
我观看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的《仲夏夜之梦》后,收获颇丰。饰演雅典公爵忒修斯和其未婚妻希波吕忒的演员,舞台表现力极强,将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演绎得入木三分,让我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此前我也看过《仲夏夜之梦》的电影版本,相比之下,话剧的互动体验很棒,观众的反应会影响演员,演员的即时回应也让我更有参与感。观看此次话剧,不仅提升我的审美能力,还解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拓宽文化视野。在观看过程中,我与剧中角色产生了情感共鸣,也激发了自己新的思考。
▲播音2202班 姚俊恒
◆姚俊恒 | 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姚俊恒同学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面,还让他深入了解了西方文化和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关于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新理解,他表示,通过这次观赏,自己认识到莎士比亚话剧团如何利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舞台张力来展现人物的灵魂与人性,使人更深刻地感受到导演和作者的意图。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他认为尽管戏剧表演与他的专业看似相距甚远,但通过观察话剧中的微表情和台词表达方式,他学到了许多可以应用于自身专业的技巧。最后,姚俊恒希望学校未来能组织更多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为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近距离接触优秀文化作品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他也期待珠江剧院继续引进高质量的文化展演,让更多师生受益。
▲汉语言文学2401国际班 管彦子
◆管彦子 | 活动赋能,点亮学习与思维跃升之光
对于本次剧团来访,管彦子积极参与其中,如:去高铁站迎接剧团成员、在表演结束后给演员献上鲜花等等,这些新尝试让她变得更有勇气,锻炼自身更多技能。看完精彩的《仲夏夜之梦》戏剧,此前很少读过莎士比亚著作的管彦子深受感触,决定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深入学习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她看来,活动将戏剧和电影元素融入到日常思考,培养多种思维方式。她希望学校今后能多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人文社团类活动,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文化,拓宽思维视野。

艺汇中西 放眼世界 | 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到访华珠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华珠承担湾区国际数智视听(从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编项目

撰稿 | 陈子纯 黄子瑶 黄炫超
摄影 | 黄沛雯 叶欣锐 徐弋隽 黄宇阳
视频 | 谢俊滔 傅子豪 钟美炫 高皓贤 潘辰飞
马俊发 何 捷 黄鑫雯 冯春明 莫斐斐 王瑞妍
版面 | 蔡宗耀
初审 | 朱穗晴
复审 | 杨 静
终审 | 陈欣杰
来源 | 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