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

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成果

新闻发布会

实录

(2025年4月14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新闻发言人廖宝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出席海南省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的“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今天上午在海口盛大开幕。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并致辞。作为2025年“投资中国”系列重点活动之一,本次大会以“投资海南 链接世界”为主题,向全球投资者展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成果、营商环境和投资机遇,政府部门、内外资企业和境内外商协会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


今天上午举办的综合推介大会,以及今天下午同步举办的8场产业专场招商对接洽谈会,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面介绍本次全球产业招商大会取得的成果,今晚的发布会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相关单位的9位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他们分别是: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枝平先生,海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黄文亮先生,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女士;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马育红先生,海南省海洋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晓健先生,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孙于萍女士,海口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吕小蕾女士,儋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朱江先生,三亚市投资促进局党委书记叶凯中先生。


下面,首先请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枝平先生介绍本次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的总体成果。




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枝平: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晚上好!在此,我谨代表海南省商务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海南自贸港招商引资工作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所有参与、支持本次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的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本次招商大会以“投资海南 链接世界”为主题,作为海南自贸港与全球经济深度对接的关键平台,在各方齐心协力之下,收获了极为丰硕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签约项目数量、项目机会清单发布以及活动组织模式等方面。


一是项目签约成果丰硕。在大会筹备及举办期间,全省各部门、市县(园区)积极行动,主动出击,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工作。截至大会结束,共成功促成265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约2336亿元,远超预期目标,成绩十分亮眼。


从产业领域看,旅游业项目29个,签约额约159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82个,签约额约109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22个,签约额约1002亿元;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项目32个,签约额约86亿元。


在“五向图强”项目方面,共有88个项目签约,签约额约1010亿元。其中,“向海图强项目25个,签约额约489亿元;向绿图强项目35个,签约额约391亿元;向数图强项目20个,签约额约117亿元;向种图强项目8个,签约额约13亿元。


涉及三大消费回流项目30个,签约额约317亿元。其中,高端消费品项目14个,签约额约146亿元;医疗消费项目12个,签约额约97亿元;教育项目4个,签约额约74亿元。


在这些签约项目中。包括:斯泰恩拜斯大学海南项目(签约额30亿元);南海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签约额300亿元)、海上风电绿氢绿醇一体化项目(136亿元)、月川国际综合街区项目(签约额64亿元)、方大集团海棠湾医疗健康城项目(签约额50亿元)等重点项目,将进一步夯实海南产业基础,为自贸港打造绿色低碳的新质生产力。


二是中英文项目机会清单发布。此次大会,省商务厅统筹全省各市县及重点单位,结合与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方向匹配性、项目投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等维度,经系统梳理与科学评估,分三批遴选出400个招商项目,涵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产业类型,以及项目投资开发、项目运营、企业入驻、资源改造盘活四大招商类型。三批项目共计包含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12个,旅游业项目12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13个,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项目54个,总计投资额4593亿元。其中,围绕“五个图强”新质生产力战略方向布局项目121个,包含“向种图强项目27个,向海图强项目24个,向天图强项目25个,向绿图强项目30个,向数图强”项目15个。


这些经过精挑细选和系统梳理的项目,犹如一份丰富的投资指南,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极大地增强了海南自贸港的投资吸引力,为后续招商引资工作筑牢了坚实基础。


三是模式创新成效显著。本次大会采用的“1+8+N”系列活动形式,成效显著。“1”场综合推介大会,全面展示了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发展机遇和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关注;“8”场产业专场招商对接洽谈会,结合“链长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促成了众多项目的签约合作;“N”场境内外活动贯穿全年,持续拓展招商渠道,不断提升海南自贸港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海南自贸港的声音传遍世界。


此次招商大会的成功举办,是海南积极贯彻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之举。大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让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发展机遇与营商环境广为人知,吸引了全球优质资源加速汇聚海南。我们坚信,随着这些签约项目的落地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海南自贸港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海南与全球的经贸和产业合作,助力海南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今天的海南,有国家战略的“东风”,有开放合作的“劲风”,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显现,前景越来越光明,充满无限可能。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全球企业和投资者来海南投资兴业,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同行,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谱合作共赢新篇章。我们将竭力做好服务保障,让大家在海南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谢谢大家!


廖宝祺:


谢谢李枝平先生的详实介绍和诚挚邀请。接下来,进入答记者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通报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

答记者问




改革网记者:


请问本次绿色低碳产业和低空经济招商项目洽谈会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是否达成了新的合作意向或签约项目?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


谢谢您的提问,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海南绿色低碳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的关心和关切。今天下午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了绿色低碳产业和低空经济招商2场项目洽谈会,宣传范围广、招商力度大,吸引宁德时代、远景能源、中国通航等超2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近500名行业嘉宾参加,取得丰硕成果。


海南低空经济招商对接洽谈会聚焦海南低空经济发展机遇,重点推介了29个优质项目,达成15个合作项目签约,涵盖飞行应用、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协同等多个关键领域。


其中,装备再制造及无人机国际交付中心项目、莺歌海海花航空飞行营地项目等6个项目正式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规模约 16亿元。此外,与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等9个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技术协同、市场拓展及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为海南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绿色低碳招商对接洽谈会聚焦海南低碳岛建设,现场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规模约144亿元,主要包括能源绿色转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重点低碳园区示范等领域。


其中,围绕电池PACK生产制造、新型储能建设应用及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布局等,与宁德时代、远景能源等企业签约能源绿色转型项目11个,总投资规模约98.67亿元;


围绕锂离子电池回收、固废综合利用等,与光大环保、陆帆实业签约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规模约13.27亿元;


围绕碳管服务智能化、能源结构零碳化、产业升级绿色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碳汇途径多元化和示范创建规范化等,与法电长丰、国家电投等企业签约重点低碳园区示范类项目7个,总投资规模约32.1亿元。


此次洽谈会不仅为相关企业与机构搭建了高效的合作交流平台,更为海南低空经济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洽谈会成果落地,加快推进签约项目建设实施,助力自贸港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新闻联播记者:


请问本次航天产业专场招商对接会效果如何?未来海南航天产业会在哪些方面进行布局?





海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黄文亮:


谢谢您的提问。本次招商大会航天产业招商对接洽谈会以“逐梦苍穹、向天图强”为主题,通过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落地企业成功案例分享、演讲交流等活动,向全球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航天产业的投资机遇、特色优势、优惠政策、未来前景等;聚焦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邀请了近百家商业航天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知名初创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会上发布了海南商业卫星虚拟运行平台、航天科技馆、文昌国际航天城空间电磁兼容试验平台等14个航天产业招商项目,推动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上下游产业及“航天+”产业在海南落地发展。下一步,海南将依托商业航天发射场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等平台,因地制宜构建“一核两带一域”的空间布局。以文昌为“核心区”,延伸“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辐射带动“航天+”产业发展。依托海口、文昌、澄迈等,打造涵盖软件研发、卫星数据服务与应用的“数据产业带”,依托三亚、文昌、陵水、临高等,打造商业航天“测控服务带”。面向智慧海南、智慧海洋,培育通导遥一体化融合应用新业态,形成覆盖海南全岛、管辖南海的“应用域”。


未来,我们将基于海南的特色优势和空间布局,努力聚焦提升海南航天的发射能力、产业能力、数据能力、商业能力、创新能力、国际枢纽能力6大能力,谋划部署6大专项行动。


第一项行动是要打造大规模快速安全进出空间核心能力。着眼未来发射需求,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硬基础建设和软实力提升,加强发射场内外安全监管一体统筹,力争2030年形成稳定高效的商业发射能力。


第二项行动是要加快构建高价值强带动产业体系。积极培育链主企业,集聚上下游关联企业,力争2030年形成覆盖产业链重点环节的产业体系。


第三项行动是要创新发展高价值多样化数据经济。以数据应用为牵引,加速推动航天数据物理汇聚、逻辑共享,深度释放数据应用赋能价值,试点探索数据跨境服务,力争2030年形成集汇聚、流通、交易、应用于一体的高价值航天数据链。


第四项行动是要畅通高精尖技术创新链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航天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力争2030年形成顺畅高效的科创循环体系,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第五项行动是要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益商业模式。发挥商业航天发射场引流聚集作用,引导产业链合理布局,力争2030年发射成本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商业航天产业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


第六项行动是要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区位优势,推动建设国际合作平台、国际交易平台、国际运营中心、国际空间信息港等,力争到2030年建成双循环交汇枢纽。


介绍完毕,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本次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海口市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请具体介绍一下本次大会中海口市签约产业项目取得了哪些成果。重点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请问海口市将如何聚焦自贸港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建设?





海口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吕小蕾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海口市作为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我们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投资促进工作作为构建海口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在本次招商大会上,海口市签约项目47个,总签约额近900亿元,签约金额占全省1/3以上。


签约项目有以下三个亮点:一是投资主体优,本次签约项目主体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国企及外资企业等项目15个,签约额598亿元。例如,浦银金租、交银金租将在海口开展交通工具及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将投资打造江东新区自贸中心;山西鹏飞集团也将在海口开展大宗贸易等业务。二是体量规模大,签约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8个,占比将近四成。例如,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将在海口办学,总投资金额达到30亿元。三是园区支撑强,重点园区签约项目33个,占比七成。例如,全球排名前三的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将在海口复兴城建设国际数据跨境。


近年来,我市各产业园区集群集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海口江东新区壮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2024年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集群营收超3000亿元、增长43%;临空经济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元,航空物流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海南自贸港唯一国家级高新区,推动生物制造、高端食品等产业升级发展;粤琼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落地项目47个。海口综保区做精现代贸易加工产业集群,发挥“自贸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势,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度。2024年产业集群营收913亿元、增长15%,总营收1600亿元、增长13%。海口复兴城做优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坚持“向数图强”。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500亿元、增长20%,总营收1650亿元、增长15%,现在已成为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


下一步,海口将深化各园区错位协同发展,着力补链强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企业来海口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合作共赢,海口欢迎您!


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


请问本次高新技术产业推介对接会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孙于萍:


感谢您的提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会同相关重点园区,经过前期充分对接和精心谋划,高新技术产业专场推介对接会成功举办,取得显著成效:


本次对接会聚焦数字经济、石化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高端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20余家高新技术领域重点企业参会,参会人数超300人,充分展现了海南自贸港的产业吸引力与全球影响力。


91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超850亿元。签约项目覆盖高新技术六大重点产业领域,其中:数字经济项目23个,签约额112亿元;石化新材料项目8个,签约额387亿元;生物医药项目12个,签约额54亿元;高端装备项目10个,签约额36亿元;高端食品加工项目14个,签约额34亿元;清洁能源项目10个,签约额204亿元,其他领域项目14个,签约额28亿元。同时,还有一批谋划洽谈项目将陆续落地。


高新技术领域重点达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比如数字经济方面,省政府与新紫光集团签署深化数字经济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落地3方面7个项目,将有力促进海南半导体产业链式发展;益普索国际数据跨境交互基地、青云国际数据及算力服务中心、亚赋资本智算中心等项目签约,将加速释放海南自贸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增值电信业务开放等政策红利,促进国际数据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工业设计、信创产品等项目可以更好地提升海南产业数字化服务能力。石化新材料方面,中海油300亿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40万吨石蜡润滑油项目,以及中石化芳烃装置优化项目签约,有助于推动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助力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化、一体化发展。生物医药方面,与美好西林生物制药、万特制药、丰恺思制药等企业签署投资协议,助力医药产业再升级;深圳华大基因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强强联合,拟打通生物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加强海洋生物制造技术研发,全力打造海洋生物制造中试服务平台。高端装备方面,源恒自动化项目入驻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远景能源打造大兆瓦海上抗台风电机组创新试验中心等,将进一步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总体实力。高端食品加工方面,除了传统肉制品企业的签约落地,还吸引伊特坎、神雀饮料等外资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清洁能源方面,乐东海上风电绿氢绿醇一体化项目、澄迈蔚能电池、屯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签约,助力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这些合作项目的成功签约,不仅为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宝贵机遇。


本次推介对接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活力和投资潜力。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我们诚挚邀请全球企业携手海南,共享政策红利,共绘创新蓝图!


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持续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海南自贸港的产业未来更加辉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请问三亚市在此次大会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三亚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三亚市投资促进局党委书记叶凯中:


感谢您的提问。在此次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三亚市共签约了30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350亿元,签约项目中涵盖现代服务业项目15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1个,旅游业项目3个,深海产业项目1个,涉及总部基地、数字经济、旅游文化、医疗健康等产业细分领域。其中,围绕“五个图强”新质生产力战略方向布局项目共计12个,为增强三亚经济发展能级筑牢了产业支撑,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蓄势赋能。


从项目能级上看,本次签约的项目,既有凸显三亚旅游产业集群优势的张艺谋导演工作室及其合作伙伴瀚悦有限公司(香港)投资的大型剧场演艺主题项目海棠2049,也有瞄准未来的数字经济产业新名片无忧传媒国际总部基地,以及华大集团联合生物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的海洋生物制造创新中心项目,更有自贸港政策引领性强的生命健康产业新项目和推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的大项目,如顺应国家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的政策导向,引入新加坡鹏瑞利集团开设海南自贸港首家外商独资医院项目,和方大集团拟投资50亿元建设的以高端医院、医疗康养为核心,以商务酒店、高端生活社区、健康养生中心等业态为一体的海棠湾医疗健康城项目。


同时,我们也借助此次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的平台优势,精心谋划并发布了30个项目。三亚将以更加开放完善的要素服务和保障,更具吸引力的项目定位和前景,更加多元化的参与形式,期待与全球投资者一同开发建设、合作共赢。


在大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牵头接洽了多家企业,对接意向、共话发展,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都表明了,企业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和对三亚优越投资环境的信心和认可。


下一步,三亚将围绕聚力打造“一标杆、五个区”发展路线图,紧紧扭住建设三亚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点,充分发挥“三度一色”自然禀赋及自贸港政策优势,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坚持将发展主导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聚焦提升“五向图强”产业能级,坚定不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两地”和两个“千亿”园区(即“种业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和“千亿级崖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千亿级黄金珠宝产业园区”),在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奋力争先。


最后,感谢媒体朋友和全球合作伙伴对三亚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在此,三亚再次向全球企业家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到三亚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谋三亚投资新机遇,共绘海南自贸港新篇章。






中新社记者:


请问本次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招商洽谈会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后续如何推动这些成果的落实?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马育红:


为做好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各市县、各涉农产业园区共谋划了55个农业招商项目。今天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招商项目对接洽谈会顺利召开,海口、三亚等7个市县共27个重点农业产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完成签约总额69.6亿元,合作方向覆盖深海养殖、工厂化养殖、热带果蔬、南繁种业、农产品加工等九大领域。大会搭建了政府与企业、岛内与岛外与市场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以本次洽谈会为起点,进一步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一是‌当好“店小二”,省农业农村厅将与各市县及农业园区紧密衔接,靠前服务主动对接企业,用好自贸港政策,落实用地用海、金融保险、财政奖补等综合保障措施,推动企业轻装上阵。二是‌当好“创新合伙人”‌,依托南繁科技城的技术优势“向种图强,实现“种源+种业+种市”的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海南鲜品”等公用品牌效应,推动海南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我厅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投资企业在海南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此次深海产业推介会圆满结束,取得良好效果,请具体介绍一下本次深海产业推介会的成果。另外,2025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本次深海产业推介会以 “以场带产、深海智造”为主题,能否介绍一下推进“以场带产、深海智造”具体思路。





海南省海洋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晓健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深海产业推介会是“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8场产业专场招商洽谈会之一,设置“风”能源、“气”资源、“艇”智造、“蚝”生物四大主题,取得三个方面的主要成果。


1.重大项目签约

现场签约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额超118亿元。在深海能源方面,签约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推动“风波同场”多能互补模式。在海洋油气矿产方面,签约莺歌海-崖州湾海洋无人智能调查找矿、京铭石油澄迈基地等项目,推动智能勘探与装备检测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在智能船艇方面,签约海南钰洲国际航运等企业船舶购置、天津大学“海燕”水下航行器技术等项目,助力航运转型升级。在海洋生物智造方面,签约东方市海洋渔业复合经济综合体等项目,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2.深化战略合作

围绕打造深海特色海洋产业集群,海南省海洋产业集团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全资子公司湛江龙王湾科技签署战略协议,共建“琼粤海上牧场”,践行广东、海南相向而行。集结深海无人智能装备各方力量,精准对接深远海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各类应用场景。推广玄武岩新材料在网衣、蚝排等领域的应用,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联合大唐、华能等企业,定制“风光渔旅”融合解决方案,加速产业协同。


3.技术成果首发

全省首次发布新能源智能船艇“朗格路亚海钓船”。邀请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MAR)等机构,推动深海通信、装备接口等国际标准制定。


深海,是海南独具特色和优势的资源。聚焦深海产业,开辟深海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海南“向海图强”的必然选择。而深海装备制造是深海进入、探测、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以场带产、深海智造”就是依托已建设的国家深海综合试验场,按照“以资源换市场、以市场换技术”,统筹整合资源,构建深海制造产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深海装备实验测试、研发迭代、成果转化、场景应用、智能生产的一体化服务,合力打造海南“深海智造”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为核心载体,通过构建“标准牵引+场景验证+产业孵化”三位一体模式,为涉海单位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海洋装备的高速迭代和规模化生产。


二是充分结合海南的特色和优势,聚焦深海高端装备、油气矿产、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深远海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推进“深海智造”与产业应用场景融合发展。


本次推介会通过重大项目签约、战略合作深化与技术成果发布,彰显了海南“以场带产、深海智造”的实践成效。未来,海南将以国家深海综合试验场为核心载体,积极构建要素汇聚和产业集聚新模式,推动“深海智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打造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回答完毕,谢谢。






三沙卫视记者:


儋州市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海南省发展的第三极,请问在这次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中成果如何?





儋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朱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儋州洋浦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与“压力测试区”,始终坚持以制度集成创新驱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本次大会我们成功签约了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70亿元,主要有四个方面成果:


一是“大项目引领”。超亿元项目24个,超10亿元项目6个。其中,聚智合众氢能化基地,将形成产业集群“强引擎”;闵和粮油综合加工产业园落户洋浦健康食品港,呈现出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是“全业态覆盖”。项目契合儋州产业规划,涵盖石化新材料、港航物流、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等自贸港优势赛道产业。


三是助力工业项目“延链、补链”洋浦经济开发区作为海南的“工业心脏”,在百万吨炼油、千万方油气储运的产业基础上,已形成烯烃—芳烃—特种油品的石化新材料产业格局;同时,重点发展海上风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如本次签约的海智源项目将实现IPE原料药本地化生产,补强生物医药产业链;稀土纳米燃油抗磨添加剂项目,能提升油品质量,助力石油化工产业升级。


四是助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八个样板间”。如福辰大学教育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儋州环湾新城的地标性学校,能高质量引领片区发展,完善城市功能载体。


此次签约不仅是儋州市产业能级的跃升,更是自贸港政策效应的集中释放。儋州作为海南实体经济发展的重镇,下一步将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尽快投产,以儋州洋浦速度兑现企业期待,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现代化产业体系样板间,扛起高质量发展新担当。借此机会,诚挚地邀请各界投资者和各位记者朋友来儋州洋浦考察,谢谢。




廖宝祺:


谢谢朱江先生的回答。本场发布会答记者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发布会后各位记者如果有进一步的采访需求,请与我们省新闻办进行对接,也请大家关注“海南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后续推送的相关信息。


我们诚挚希望媒体朋友们积极宣传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机遇、新成果,共同营造全球投资者关注海南、投资海南的良好氛围。


再次感谢9位发布人,同时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和各位嘉宾的积极参与。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来源:海南省新闻办公室

摄影:李昊
编辑:张刘洋
值班主任:肖秀燕

推荐阅读



图片

“消博时间”开启!多家央媒关注→

图片

海南逐步成为全球重要消费目的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