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航沈飞成功融资40亿 

6月26日,中航沈飞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40亿元资金项目”实施完成。此次融资发行价格50元/股,较发行底价溢价27.32%,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原股东权力的稀释,有力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利益。

本次发行是证监会“8.27”监管安排实施以来,询价发行规模最大的央企非公开项目。面对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正确指导和中介机构的专业支持下,沈飞公司通过与行业主管部门和证券监管机构有效沟通,取得了在预案发布、经济行为审批、受理审核、注册批文等阶段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举办投资者接待日活动和“一对一”上门路演等方式,成功引入了国家级基金、中央及地方国资、公募基金等优质耐心资本合计85.6亿元参与竞价,有效参与竞价认购倍数2.2倍;通过动态监控资本市场走势,把握有利时机及时锁价,实现了高溢价发行。

本次发行旨在进一步发挥上市平台功能,以资本赋能装备发展,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厂区建设、复材和钛合金生产线建设、飞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等项目,全力推动航空武器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谱系化拓展和规模化交付,加速构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 中国航发交付2台AEP100发动机 

6月25日,中国航发南方、动研所向白鲸航线(常州)科技有限公司交付2台AEP100发动机,将助力W5000大型货运无人飞机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首飞。AEP100发动机是在已经完成适航取证的AES100发动机基础上,衍生研制生产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具有安全可靠、长寿命、低油耗、环境适应性广、维护便捷等优点,综合性能达到国际现役同级别先进水平,可满足2~5吨级单发、5~10吨级双发通用飞机或无人机动力需求,在支线物流、短途客运等细分市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3. 法国航空航天业联盟发起通用航空混合电动推进技术研发项目 

法国四大航空航天企业在巴黎航展期间宣布发起一项雄心勃勃的合作研究项目,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用于轻型飞机的混合电动推进架构,以优化其螺旋桨效率。此举与法国民航局(DGAC)和法国民用航空研究委员会(CORAC)设定的脱碳目标相一致。

这一由达赫集团(Daher)、赛峰集团、柯林斯宇航(Collins Aerospace)和Ascendance组成的联盟将全力支持法国及全球航空脱碳技术发展路线图。项目主要针对6-10座飞机市场。当前全球该类飞机在役数量达2.5万架,这一细分市场已被认为是实现2027年航空运输生态转型的关键。该研究与技术项目名为TAGINE,是法语“Tentative dans l’Aviation Générale d’Introduction de Nouvelles Énergies”的缩写,意为“通用航空清洁能源引入计划”。

 4. 赛峰集团在未来发动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近期在为CFMRISE(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创新)技术验证项目的开放式风扇架构开发的大直径风扇叶片的技术成熟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作为法国民航局(DGAC)支持的研究与技术项目的一部分,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近期针对三种风扇叶片构型开展了测试,以证明此类关键部件在无涵道架构中的机械完整性,并验证空气动力学和声学性能的提升情况。除在ONERA(法国)和DNW(荷兰)与空中客车合作的开放式风扇模型上开展了300小时的风洞测试外,超过175次吞入和耐用性测试已在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位于维拉罗什的测试台中完成。为适应大型部件,已对这些测试台进行了专门配置。

 5. 赛峰为达索“阵风”F5战斗机推出高推力M88发动机 

赛峰集团发布了M88T-Rex发动机,作为现役M88发动机的升级型,专为达索航空“阵风”战斗机F5标准型设计。这家法国发动机制造商称,带加力燃烧室的可用推力较现有型号的16500磅(约73.4千牛)提升约20%,达到19840磅(88千牛)。

为实现更高推力输出,赛峰计划引入“关键定向升级”,包括改进低压压气机、采用新材料、优化高压涡轮冷却系统,以及气动布局优化的喷管。这些升级不会增加M88 T-Rex的物理尺寸,且燃油效率和使用成本与基准型号一致。

 6. 普惠和柯林斯合作完成兆瓦级混动电推系统全功率测试 

6月25日,RTX(前称雷神公司)宣布,旗下的普惠加拿大公司已完成兆瓦级混合动力电推系统和电池的全功率测试,将用于验证机项目。普惠加拿大与柯林斯宇航合作开发,集成了热机和一个1兆瓦电机组成的端到端测试。地面测试验证了热机、电动机和电池系统之间的集成。测试阶段确认了混合动力电动架构的电力输送、充电能力和系统协调性。200千瓦时的锂电池组由瑞士航空电驱初创公司H55提供。该混动电驱系统将安装在德哈维兰加拿大Dash 8-100飞机上进行飞行测试。据RTX称,与目前的支线涡桨飞机相比,混合动力电动技术的目标是将燃油效率提高30%。

 7. 普惠XA103发动机宣传片曝光鸭翼版NGAD概念设计 

RTX(原雷神技术公司)旗下普惠公司发布的XA103发动机宣传视频中,首次展示了一款带有鸭翼布局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战斗机概念设计。尽管该模型与美国空军公布的F-47官方渲染图有相似之处,但实际源自艺术家罗德里戈・阿韦拉(Rodrigo Avella)的2017年概念作品。这一设计曝光再次引发业界对NGAD项目气动布局与隐身技术路线的激烈讨论。

 8. 俄首架国产SJ-100飞机飞往莫斯科进行认证测试 

据外媒6月23日报道,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已将首架完全国产化的雅科夫列夫SJ-100飞机送往莫斯科附近的格罗莫夫试验研究院进行认证测试。该飞机配备了俄罗斯国产系统和设备,并搭载俄罗斯Advigatel公司(俄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旗下发动机公司)研制的PD-8发动机。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表示,该机于4月23日完成了首飞。目前正从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组装基地飞往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的试验研究院,这是PD-8发动机的首次长途飞行。

 9. IAG推出AI驱动的发动机维护技术 

国际航空集团(IAG)宣布,将在其旗下航空机队中全面推广一项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发动机维护技术。这一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发动机的维护计划,提高机队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该AI驱动的维护系统由IAG在巴塞罗那的AI实验室内部开发,该实验室是IAG的两个创新实验室之一,另一个位于伦敦。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算法评估数百万种不同的维护场景,从而为IAG旗下航空公司的工程和维护团队提供针对特定发动机的最高效维护计划建议。

 10. CFM国际公司正在加快RISE项目的试验进程 

CFM国际公司正在加快其“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创新”(RISE)先进推进技术项目的试验进程和范围,目前已完成350余项关键试验,正与空客合作筹备缩比飞机性能风洞试验。最近完成的里程碑进展包括:CFM合资伙伴GE宇航公司已完成3000小时的高压涡轮和喷管耐久性试验;同时,赛峰集团则重点开展了叶片试验,并对低压涡轮、压气机、轴承系统和与开式风扇变桨控制功能相关设备进行了全面评估。

GE开展的试验包括模拟大推力起飞和爬升,以验证紧凑部件承受飞行载荷的能力,后续还将进行一系列粉尘吸入试验。赛峰集团的叶片试验项目对三种不同构型的叶片进行了评估,成功验证了其机械强度以及改进的气动和声学性能。

 11. 雅克-40验证机搭载VK-800发动机进行试飞准备 

据外媒6月27日报道,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发动机公司(UZGA)设计的VK-800发动机近期安装在一架雅克-40验证机上准备进行飞行测试。这架雅克-40验证机已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研究所进行了改装。该研究所表示:“VK-800发动机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是试飞阶段。”

 12. MTU加速推进飞行燃料电池研发 

MTU航空发动机公司正稳步推进两个同步开展的燃料电池动力总成项目,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完成系统全面测试。FFC动力总成采用MTU新子公司eMoSys研发的600kW电动机,完成关键设计审查后,现已进入燃料电池堆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与组装阶段。该600kW电动机动力总成已进入测试阶段。适合测试500kW燃料电池堆的测试舱已近期启用,而完整的动力总成测试设施目前正在建设中。

 13. 霍尼韦尔为F-35升级准备改型设计和全新设计方案 

霍尼韦尔公司高管6月17日在巴黎航展现场向《航空周刊》透露,该公司可能为F-35战斗机提供改进型或全新设计的功热管理系统(PTMU),以替代F-35上现有的集成动力组件(IPP)。霍尼韦尔公司负责国防业务的副总裁洛里·施耐德表示,作为去年底启动的为期两年的可选方案分析的一部分,公司正同步推进两种方案。

两种方案都将用60~80千瓦的PTMU替代当前32千瓦冷却与散热能力的IPP。霍尼韦尔正与柯林斯宇航的增强动力冷却系统(EPACS)及另一家未具名供应商竞争此项潜在升级计划。洛克希德公司为期两年的可选方案分析工作结束后将提出建议,并提交给 F-35 联合执行指导委员会,由其决定采取哪种方式。

 14. ZeroAvia与 Loganair签署氢能航班协议 

ZeroAvia公司与Loganair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MOU),致力于采用氢电动力,以支持零排放飞行。ZeroAvia正在推进一款600千瓦氢电动力总成的认证工作,该动力总成适用于10~20座飞机,并与英国航空局(CAA)紧密合作。ZeroAvia公司以赛斯纳大篷车飞机作为首款机型,计划后续获得其他同类飞机的补充型号合格证(STC),如Loganair运营的用于服务苏格兰高地和岛屿社区的Twin Otter飞机。与此同时,ZeroAvia还在开发适用于40~80座飞机(如ATR系列飞机)的模块化ZA2000发动机,Loganair目前运营有20多架该系列飞机。

 15. B-52换发因进气道问题而延迟 

B-52H轰炸机的换发工作因进气道问题将推迟10个月,预计于2026年4月才能进行关键设计评审,这比原计划晚了三年。目前预计最早要等到2028年3月两架试验飞机交付之后才能做出初步生产决定。空军计划先对新发动机进行为期18个月的飞行试验,再将新发动机安装到现役机队上。虽然换发推迟,但美国联邦问责局(GAO)表示该项目仍计划于2033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16. 欧洲航空安全局就单杆推力控制概念展开磋商 

欧洲安全监管机构已就大型飞机推力控制的新方法展开磋商,该方法将使用单个杠杆来控制两个引擎的动力。根据欧洲认证要求,飞机的每个发动机必须配备单独的推力杆,并且能够单独和同时使用它们。单杆概念意味着飞行员对杆的移动将为每个发动机产生一个统一的独立推力命令。

 17. 波音呼吁为未来单通道飞机提供下一代发动机信息 

波音已向发动机制造商发出信息征询(RFI),寻求适用于30000磅推力级的先进涵道推进系统,为替代波音737的未来单通道机型提供动力。这是波音向行业发出的第四次信息征询,目前波音仍在低调开展2030年代及以后737替代机型的未来产品研发研究。尽管波音在恢复财务健康和生产稳定期间,已暂不考虑近期至中期推出任何潜在新产品,但仍在评估能够较当前737 MAX系列至少提升20%效率的技术。

 18. 国际航协推出SAF供需对接平台 推动行业SAF采购 

6月26日,国际航协宣布推出SAF供需对接平台,促进航空公司和SAF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采购。供需匹配后,双方可联系和安排线下谈判,商讨价格和付款条件等具体条款。
SAF供需对接平台旨在解决效率、连通性可视性三大关键问题。中央平台的可用性使各方更容易、更快地对接且无需额外费用,简化SAF采购,促进自愿购买SAF市场的进一步发展;SAF生产商和供应商可以公布可用或计划的SAF数量,而航空公司则可以登记他们对购买所示或所需SAF数量的兴趣。后续交易将在平台之外进行。平台包含有关可用SAF的全面信息,如产量、原料、产地和技术、减排情况,以及是否符合CORSIA(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或EU RED(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
 19. PTC工业子公司与赛峰飞机发动机达成合作 

2025年6月25日,PTC工业(PTC Industries Ltd.)旗下全资子公司Aerolloy技术有限公司(Aerolloy Technologies Ltd.)与法国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Safran Aircraft Engines)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手开展军用飞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及材料的本土化制造。受此消息影响,PTC工业股价于周三(6月25日)进入市场焦点观察名单。

 20. 海关支持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实现新突破 

在拱北海关所属湾仔海关的监管下,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金湾厂区首台完成维修的PW1100G-JM涡轮风扇发动机顺利办结通关手续,通过港珠澳大桥复运出境,交付境外客户使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代表当前飞机发动机维修行业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新一代生产管理系统全面升级成功。

珠海摩天宇主营民用飞机发动机的修理、翻修、维护以及各种辅助服务,其金湾厂区于3月13日正式投产,预计年维修能力可达260台,叠加珠海保税区厂区产能,该公司年维修能力将超过700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MRO(维护、维修和大修)厂。

 21. 东安动力与AVL携手启动转子发动机合作开发项目 

6月17日,东安动力与动力系统开发公司AVL在哈尔滨举行了“转子发动机合作开发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双方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转子发动机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动力系统,其运转平稳、噪音小、高功重比等特点,更加符合航空器轻量化、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它可以有效提升航空器的飞行性能与载荷能力,尤其适用于对动力系统空间和重量限制较为严格的应用场景。此外,转子发动机还能满足消防、应急物流等重载荷航空器领域的长航时需求,展现出在低空飞行汽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22. 普惠公司推出PW1100G发动机热端升级方案 

据飞行国际网站6月16日报道,普惠为其PW1100G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GTF)推出售后市场升级方案,称该方案可将在役发动机的耐久性提升至接近公司新获认证的GTF Advantage发动机升级型水平。

GTF“热端增强”(Hot Section Plus)新升级方案,需在维护期间为在役PW1100G发动机的热端安装35个新部件。普惠表示,这些部件将使发动机获得GTF Advantage 90-95%的耐久性优势。

 23. 罗罗公司希望重返单通道飞机发动机市场 

据外媒6月18日报道,英国罗罗飞机发动机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巴黎航展上表示,公司正积极寻求重返单通道飞机发动机市场,并希望通过合作达成目标。若成功打入单通道发动机市场,将为英国经济增长带来推动力。

目前,罗罗正在研发其高效Ultrafan超扇发动机的小型版本,也是其重返单通道市场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竞争对手GE航空正在与法国赛峰集团联合RISE项目,目标在2035年以后用于未来单通道飞机,并承诺可实现节油20%。

 24. 初创公司JetZero的翼身融合飞机项目为PW2000发动机升级改进提供机遇 

据航空周刊网站报道,普惠公司认为,加州初创公司JetZero正在开发的翼身融合(BWB)飞机为PW2000发动机的未来升级提供独特机遇。这款发动机于1983年1月首次在波音757上投入商业运营。

普惠商用发动机部门总裁里克·德洛在巴黎航展期间表示,已与JetZero团队进行了会面,并计划参观该公司位于长滩的设施。两台PW2040型号发动机已交付给JetZero,将用于其BWB验证机。根据美国空军于2023年授予的一项价值2.35亿美元的成本分摊合同,这款双用途验证机预计将于20279月完成首飞,旨在为后续可能研发的新一代军用加油运输机和更高效的中型客机奠定基础。

 25. 空客与MTU携手开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据外媒6月18日报道,空客与MTU航空发动机公司将通过一项新公布的协议,联合开展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工作。

双方于6月18日在巴黎航展上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协议中制定了一项分三阶段推进的蓝图。第一步,双方将通过联合研究项目(如欧盟“清洁航空”倡议下的项目),完善燃料电池发动机所需的“技术基础模块”。第二步,双方将“协调”各自在氢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技术重点。空客指出,“这些联合探索的成果将使我们能考虑迈出第三步,即开发用于氢动力飞机的燃料电池发动机。”

 26. 赛峰集团与帅福得共同开发航空电气化高压电池系统 

航空电气系统企业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日前与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旗下专门为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开发高性能电池的帅福得公司(Saft)签署了一项独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用于航空领域的高压电池系统。这一合作将为下一代飞机的发展铺平道路。

新型高压电池系统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飞机电气化需求。该系统将通过提供前所未有的功率水平革新机载能源技术,实现更大能量的存储与更持久续航的供给能力。依托赛峰集团与帅福得的协同技术优势,该系统整合了高性能锂离子电芯、尖端热失控防护技术、系统管理模块以及安全相关算法,从而确保达到最高安全标准。

 27. NTSB敦促尽快修复波音737MAX飞机配备的LEAP发动机问题 

据外媒6月18日报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发布紧急安全建议,呼吁尽快解决波音737MAX飞机配备LEAP-1B发动机的问题,该问题在鸟击触发安全装置时可能导致驾驶舱或客舱渗入烟雾。NTSB指出,发动机故障触发减载装置后,润滑油可能进入高温区域产生烟雾,进而影响驾驶舱和客舱的安全。此外,NTSB还建议评估LEAP-1A和LEAP-1C发动机是否也存在相同风险。

 28. GE宇航公司大型高超声速推进系统即将开展关键试验 

据航空周刊网站报道,GE宇航公司于2023年底完成了Half-X双模冲压发动机试验(DMRJ),验证了其旋转爆震燃烧室设计的有效性。Half-X项目为期三年,旨在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吸气式推进系统,以便在本世纪末为大型高超声速飞机提供动力,今年夏天将开展关键试验。在未来几周内,GE爱迪生工厂计划对推力3000磅(1360公斤)、进口直径15英寸(381mm)、由旋转爆震燃烧室(RDC)驱动的3X双模冲压发动机(DMRJ)进行首次地面台架试验。

 29. 匈牙利威兹航空或将为新飞机订购普惠发动机 

据外媒6月16日援引两名业内人士消息报道,匈牙利廉价航空公司威兹航空或将与RTX子公司普惠达成协议,为其已订购的177架空客飞机购买发动机。消息人士称,这将成为威兹航空与普惠就发动机维修导致飞机停飞问题达成和解的契机。威兹航空和RTX拒绝对此事做出回应。

据悉,威兹航空曾于2024年表示他们有两个选择,分别是普惠和CFM。威兹航空首席执行官约瑟夫·瓦拉德(JozsefVaradi)表示,下一家发动机供应商的选择将取决于采购成本、发动机耐久性、运营成本和售后活动的成本保证等。

 30. MTU航空发动机上调全年预期并发布长期增长目标 

据外媒6月17日报道,德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MTU航空发动机宣布,受行业需求与产品优化推动,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至86亿到88亿欧元(约合101.8亿美元),较此前4月预测的83亿至85亿欧元区间呈现进一步增长。同时,调整后营业利润增幅预期从15%提升至20%。

长期来看,MTU预计到2030年收入将达130亿至140亿欧元,延续其作为欧洲“台风”战斗机发动机供应商的稳健增长态势。

 31. 新一代发动机大修难题困扰租赁公司与MRO机构 

尽管SMBC航空发动机租赁公司(SAEL)75%的资产为新型发动机,其董事总经理认为投资CFM国际Leap和普惠齿轮传动涡扇(GTF)等需要很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主要因为大修成本高且在翼时间透明度不足。SAEL高管罗杰·维拉特尼指出,Leap发动机当前既没有廉价维修方案也缺乏快速修复能力。虽然Leap和GTF预计将在2029年和2032年分别成为主力发动机并超过现役机型的进场维修量,但行业需先解决维修能力有限的问题。

目前,MRO服务商仍依赖于CFM56和V2500的维修业务,新一代发动机由于可执行的维修项目较少,难以创造高附加值。FLTechnics发动机业务负责人表示,在开发更多维修方案前,MRO机构在新一代发动机维护上几乎无利可图。

 32. 达美航空任命Athar Khan为全球销售亚太区总监 

达美航空近日宣布,任命AtharKhan出任全球销售亚太区总监。Khan将成为达美航空亚太区销售事务高级负责人,并与联营伙伴大韩航空紧密合作,服务双方在亚太市场的企业客户和代理渠道。同时,Khan也将加入达美航空亚太区领导团队。

 33. 英国政府资助ZeroAvia公司开发新型液氢管理系统 

据adsadvance网站报道,ZeroAvia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已获得英国政府1080万英镑的资助,用于开发新型液氢管理系统。该项目名为“液氢系统集成与飞行测试”(LH-SIFT),旨在快速开发液氢管理系统(LHMS),并将轻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一架多尼尔228飞机上,然后进行一系列飞行测试。

 34. 英国将投资2.5亿英镑推进绿色航空技术 

据外媒6月17日报道,英国政府宣布将投资2.5亿英镑(约合3.4亿美元),用于推进绿色航空技术。通过开展零排放飞行、激光制造技术以及降低飞机阻力等研究项目,推动英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英国方面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由空客、罗罗及多家中小型企业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的研发项目,预计将吸引更多私营资本投入该领域,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5. 科西嘉航空选用泰雷兹方案 推动碳减排与可持续航空发展 

近日,科西嘉航空(Corsair)选择在其非洲、西印度群岛及印度洋航线(每年执飞5000余架次)全面部署泰雷兹飞行优化解决方案FlytOptim,预计每年可减少数千吨二氧化碳排放。试运行数据显示,该解决方案已帮助科西嘉航空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航线的单次飞行节省燃油数百公斤,航线累计减少碳排放超过300吨。

FlytOptim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操作简便的解决方案,可帮助飞行员利用实时的气象和飞机数据优化垂直飞行轨迹,从而减少2%的燃油消耗。

 36. GKN加入ICEFlight氢能项目 

据航空在线网站报道,GKN航空航天公司成为“创新低温电动飞行”(ICEFlight)项目的新成员,该项目聚焦加速关键低温技术的成熟,探索将液氢作为燃料来源及电力系统冷却的冷源应用。GKN位于荷兰帕彭德雷赫特的工厂已开始向柯林斯航空航天位于英国索利哈尔的电子控制与电机系统中心交付高压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用于另一项重要的未来推进系统项目。更多高压EWIS线束将送往柯林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的“电网”电力系统实验室。

 37. 首次氢涡轮动力飞行验证完成 填补国内氢能航空动力技术空白 

中国航发动研所氢能团队自主研制的千牛级氢燃料涡喷发动机,在内蒙古镶黄旗新宝拉格机场搭乘厦门大学GF-2000飞行试验平台,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氢燃料航空涡轮动力飞行验证。飞行试验充分验证我国自主研发氢涡轮发动机飞行工况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标志着我国在氢燃料航空涡轮发动机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效填补国内氢能航空动力技术空白。该发动机具有综合推进效率高、可衍生应用范围广、排放清洁低碳等优势,可用于中小型高速氢无人机动力、可航改燃形成微型便携式氢发电燃机。

 38. 新型节油“EP”版遄达XWB-84发动机投入使用 

据外媒6月10日报道,配备罗罗“增强性能”(EP)版遄达XWB-84发动机的空客A350-900客机已由达美航空接收。达美航空称是首家接收此动力装置的公司。

罗罗表示,“EP”版遄达XWB-84发动机的单位燃油消耗率降低了1%,该装置已于4月在飞机层面获得认证。EP发动机并未采用任何“新型技术”,其性能提升是通过“世界级的系统工程”实现。

 39. GE9X第二轮粉尘摄入测试即将完成 

据外媒6月10日报道,GE航空航天即将完成第二轮GE9X粉尘摄入测试。该测试基于2022年完成的首轮评估,GE9X是GE首款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此类测试的动力装置,反映出该公司对耐用性的重视。

第一轮测试涉及1600个发动机运行循环,未发现不利结果。GE未来飞行工程主管称GE9X是投入使用前最成熟的发动机之一,对耐久性的理解与评价已贯穿开发周期。不过,GE9X是否能避免其他发动机的耐用性缺陷仍有待观察,此类问题在中东等多尘多沙地区影响严重。

 40. 罗罗公司加快超扇UltraFan发动机测试 

据飞行国际网站报道,罗罗公司计划到2028年同步运行两款超扇UltraFan验证发动机,一种用于宽体飞机的UltraFan 80,另一种用于单通道飞机的UltraFan 30,目标是2030年前完成UltraFan发动机飞行测试。首台验证机已完成约70小时地面测试,2023年实现‌85000磅最大推力。优化叶片间隙等设计后,将于‌2025年底重启测试。

 41. 欧洲未来战斗机拟采用自适应循环发动机 

6月13日讯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联合推进的未来战斗航空系统(FCAS)计划正聚焦于一项关键技术突破——为下一代战斗机配备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这一决策使欧洲在第六代战斗机研发中选择了与美国、英国等西方竞争对手不同的技术路径,旨在通过动力系统创新确保未来数十年的空中优势。

根据空客和达索航空公布的平台概念图,三国已就采用自适应/可变循环发动机达成共识。由德国MTU航空发动机、法国赛峰集团组成的欧洲军事发动机团队(EUMET),连同西班牙ITP航空,为FCAS提供了两种发动机配置方案,并向主机厂强调了"长期技术布局"的重要性。

 42. 美陆军成功测试“下一代近程拦截弹”固体火箭发动机 

据比利时陆军认知网站报道,美陆军“下一代近程拦截弹”成功进行了四次使用高装填密度推进剂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测试。测试包括三次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静态点火及一次成功的弹道飞行演示。与传统推进剂相比,高装填密度技术可实现更长燃烧时间和更高能量输出,从而在不改变发射形式的情况下显著增加导弹的作战射程。测试结果证实,战术推进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下一代近程拦截弹”是美陆军优先项目,旨在以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且抗电子干扰能力更强的系统取代FIM-92“毒刺”导弹。

 43. 瑞安航空以5亿美元购买30台LEAP-1B发动机 

据外媒6月10日报道,瑞安航空表示,已同意以5亿美元的价格从CFM国际购买30台新的LEAP-1B备用发动机。瑞安航空希望在机队快速增长之际,CFM能帮助其降低单次航班的燃油消耗。

瑞安航空称,从2027年开始,将接收300架波音737MAX 10飞机,并计划到2034年将年客运量增加到3亿人次。该航司表示,这些发动机将增强其运营弹性。新购买的LEAP-1B备用发动机,将在未来两年内交付。交付成功后,瑞安航空的备用发动机数量将增加到120多台。

 44. GE竞逐印度五代机发动机项目,加速“光辉”战机发动机交付 

据indiatimes网站6月10日报道,美国通用电气(GE)正积极竞标印度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发动机项目,并计划加速向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交付F-404发动机,以解决“光辉”Mark-1A战斗机项目的延误问题。GE表示,印度是GE在民用和军用航空领域的关键战略市场。

印度上月宣布加速国产五代隐形战斗机的研发,该项目需与国际制造商合作开发关键的高推力发动机组件。GE表示通过为“光辉”战机提供F-404发动机,已深度参与印度航空项目,而美印之间的紧密关系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45. 柯林斯航宇公司在欧洲拓展飞机电气化能力 

据RTX集团网站公告,RTX旗下的柯林斯航宇公司在英国伍尔弗汉普顿设立了一个新的卓越工程中心,并在法国科洛米尔新建了一条电动反推作动系统(elecTRAS™)生产线,拓展其飞机电气化能力。伍尔弗汉普顿中心将致力于为商用飞机开发下一代elecTRAS,拥有最先进的设计和测试能力,而科洛米耶工厂将负责总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46. VoltAero公司推出HPU 210混合动力系统 

据aerospacetestinginternational网站报道,VoltAero公司的HPU 210混合动力装置在法国航空博览会上亮相,适用于自制、拼装以及超轻型螺旋桨飞机。

HPU 210混合动力系统包含川崎公司的H2SX活塞发动机、电动机、齿轮箱和电子控制单元等。HPU 210以航空汽油、生物燃料(如 E85 乙醇汽油混合物)以及标准无铅汽车燃料为燃料,巡航燃油消耗量低至 38 升/小时。在正常运行中,活塞发动机提供基础推进力,而电动机在高功率需求下启动。

 47. GE与Kratos推出协作战机用小型低成本发动机技术 

据ainonline网站2025年6月12日,GE航空(GE Aerospace)与Kratos国防安全解决方案公司旗下的Kratos涡轮技术部门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发GEK1500小型涡扇发动机,旨在为下一代低成本协作作战无人机(CCA)提供动力支持。这款1,500磅推力的发动机专为可重复使用的无人作战平台设计,瞄准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中的“忠诚僚机”需求,标志着GE在战术级动力系统领域的战略布局。

 48. GE与普惠竞逐新窄体客机发动机技术路径分歧凸显 

据网站6月12日讯,随着空客与波音对下一代窄体机的规划逐步清晰,通用电气航空与普惠正以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竞逐未来发动机市场。两家巨头分别押注“颠覆性创新”与“渐进式升级”,其策略分歧折射出航空业在效率提升与风险控制间的艰难平衡。

GE联合赛峰通过CFM国际的RISE项目(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创新)推进开放式风扇架构,目标是较现役涡轮风扇效率提升20%。与之相对,普惠(RTX旗下)选择深化现有PW1000G齿轮传动涡轮风扇(GTF)的技术潜力。其策略聚焦于通过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混合动力选项及热端部件重新设计,提升耐久性与热性能。

 49. RTX首席科学家称开式风扇不适用于窄体机技术路线 

6月13日,在巴黎航空论坛上,RTX首席科学家迈克尔・温特对开放式风扇发动机在窄体客机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质疑,认为尽管CFM国际的RISE项目等开放式风扇设计能够提升燃油效率,但在实际集成中可能面临机身结构风险、气动性能干扰及维护复杂性等问题,导致整体效率不增反降。温特主张继续优化普惠的齿轮传动涡扇(GTF)技术,该技术已在多款机型上验证其高效性,并计划通过材料创新和气动优化进一步提升效率。与此同时,空客首席技术官萨宾・克劳克表示开放式风扇在A320替代机型上的集成“没有重大障碍”,并计划通过创新设计解决相关问题。

 50. 空客呼吁欧洲两个下一代战斗机项目共享子系统 

据外媒报道,空客首席执行官纪尧姆·福里再次强调,欧洲的两个下一代战斗机项目应进一步整合以节省成本。但他同时表示,短期内这两个并行项目不会合并。

目前,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正在“未来作战航空系统”(FCAS)计划框架下携手合作,而意大利、英国和日本则通过“全球作战航空计划”(GCAP)保持合作。这两项计划都旨在研发第六代有人驾驶战斗机,同时还有配套的无人“忠诚僚机”或远程运载工具、新型武器等技术。尽管仍处于初期阶段,但相关政府已承诺投入数十亿资金支持由包括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在内的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的发展项目。

 51. 英国反作用发动机公司破产后技术资产待售 

据飞行国际网站报道,曾主导研发革命性推进技术的英国反作用发动机公司(Reaction Engines)因融资失败破产,其核心技术资产的出售已进入收尾阶段。负责清算的破产专家透露,这家牛津大学衍生企业研发的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ABRE)高超声速推进系统及下一代热管理技术,有望通过资产交易实现技术延续。

 52. 印尼签署协议采购48架土耳其“可汗”战斗机 

据外媒6月11日报道,印尼已与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AI)达成协议,采购48架仍在研发中的“可汗”(Kaan)战斗机,标志着该机型获得了首个国际订单。这项军售协议源于今年4月举行的一次会议,当时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签署了一项国防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可汗”战斗机等项目。

据TAI的声明,全部48架飞机将在120个月(即10年)内交付完毕。TAI表示,这些战斗机将采用土耳其国产发动机推进,即“利用土耳其国家能力生产的发动机”。

 53. 萨博与德国Helsing公司完成AI对抗人类飞行员空战测试 

据外媒报道,6月10日,瑞典萨博公司与德国防务公司Helsing表示,已完成一次由人工智能(AI)操控的“鹰狮”E(GripenE)战斗机对抗真实飞行员的作战测试。

此次试验被称为“超越计划”(ProjectBeyond),于5月28日至6月3日间进行了3次飞行测试。最后一场测试由Helsing公司“Centaur”AI操控的“鹰狮”E战机,对抗一架由飞行员驾驶的“鹰狮”D战机。测试最终并未得出明确结论,即有人驾驶战机是否优于AI操控。

 54. 氢燃料涡桨发动机取得重大突破,零排放航空迎来曙光 

据Hydrogenfuelnews网站报道,在Ansys、赛峰、法液空、达索和法国民航局(DGAC)的支持下,Turbotech公司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款适用于轻型飞机的氢燃料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测试。作为法国BeautHyFuel计划的一部分,该发动机在不消耗任何碳排放燃料的情况下,实现了累计超过30小时的稳定推力输出,展示了零排放飞行的能力。通过使用Ansys Fluent模拟软件进行精确调校,结合赛峰与达索的专业知识及法液空对低温氢技术的处理,该项目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并降低了成本,还解决了氢燃料物流的关键挑战。

 55. 吉凯恩公司缩减氢项目应对空客ZEROe氢项目的延迟 

据飞行国际网站报道,在空客公司决定将所有类型氢动力飞机投放市场的时间推迟至少5年后,吉凯恩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大幅缩减与氢推进相关的研究和技术活动。虽然有一个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相关的项目将于明年上半年结束,但是吉凯恩还是决定将终止对电机、氢燃料箱和发电系统的研究,将未来的研究重点定为低温冷却大功率配电系统。

 56. 我国自主研制AES100航空发动机2026年交付 

据中国航发官方消息,6月5日,在湖南株洲召开的AES100发动机研制工作总结会上,AES100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并签订销售合同。

会上,中国航发与联合飞机集团签订了AES100发动机销售合同和租赁合同,并计划于2026年完成交付。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主创新研制的1000千瓦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攻克了200余项关键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维护便捷、环境适应性广等特点,可配装5~6吨级双发直升机和3~4吨级单发直升机,也可用于倾转旋翼机等飞行器,执行运输、观光、巡逻、警用、救援等任务,此前已于2024年8月获颁型号合格证。

 57. 白鲸航线W5000大型无人货运飞机AEP100发动机成功点火 

白鲸航线(常州)科技有限公司W5000首飞前测试迎来重大进展——由国内自主研发的W5000大型无人货运飞机配套AEP100发动机在常州工厂顺利完成发动机点火测试,标志着W5000大型无人货运飞机动力系统的多系统集成测试将圆满完成。此次集成试验完成了起动电池、起动发电机、燃油系统、发动机和螺旋等多系统联合调试,各系统状态良好符合预期。此次集成测试不仅为后续试飞奠定基础,为全球瞩目的“白鲸航线”智能大型无人货运飞机提供了动力系统支撑,也将为无人货运航空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

 58. GE航空航天与克拉托斯合作开发新一代微型喷气发动机 

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公司已与克拉托斯防务与安全解决方案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微型高性能喷气发动机。基于去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新近正式确立的合作关系于6月3日正式宣布,这是他们共同推进现代推进系统努力的一部分。该协议扩展了双方的合作范围,包括全面开发、测试和批量生产两款紧凑型一次性涡扇发动机——GEK800和新推出的GEK1500。这些发动机计划广泛部署于国防应用领域。

 59. GE建议调整流程以加速XA102的部署 

据航空周刊网站报道,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计划资助的XA102发动机,按标准研发周期需耗时十年。GE与AFRL已于2月完成详细设计评审,将在1~2年内组装首台试验发动机部件,以进行地面台架试验。按常规研发流程,此后将进入3~4年的技术成熟与风险降低阶段,再经历3~4年的工程研制阶段。但GE国防与系统业务总裁指出,GE的设计目标不是造出满足要求的原型机,而是直接满足量产产品的要求。XA102的硬件有96%已达到批产标准,所需的试验量更少,这意味着可以跳过TMRR阶段,直接进入EMD阶段,而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60.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展氢燃烧热声学不稳定性研究 
据航空航天测试网站报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CAPS实验室正在进行氢燃烧热声学不稳定性研究,旨在帮助开发第一代氢发动机。该实验室的最大燃烧实验设施能模拟高空发动机燃烧室试验,并通过多种测量和分析技术详细观察和分析火焰特性。与煤油不同,氢作为气体燃料注入发动机,其燃烧速度更快,可能引起回火等问题。为此,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燃烧喷嘴技术并已申请专利,尝试通过改进燃料喷嘴设计和在燃烧室内加装声学阻尼器来解决热声不稳定性问题。

 61. 霍尼韦尔公司为日本空军未来项目提供F124发动机方案 

据防务邮报网站报道,霍尼韦尔公司近日宣布,拟以其先进F124涡扇发动机竞标日本航空自卫队两项未来装备计划,此举旨在进一步拓展其在日本国防市场的业务。  F124发动机将应用于T-4教练机替代项目及未来"协同作战飞机"(CCA)计划。霍尼韦尔亚太区国防业务副总裁表示,日本国防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公司正通过成熟的F124发动机技术支持这一转型。

 62. GE公司升级高超声速试验设施构建先进测试体系 

据GE航空航天网站报道,GE对其试验基础设施进行重大投资,以加速下一代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研发。位于俄亥俄州埃文代尔、纽约州波希米亚及尼斯卡尤纳的试验基地升级后,将具备更高马赫数、更贴近实战场景的大规模测试能力。GE航空航天表示,此次投资将显著提升GE满足未来高超声速推进需求的能力。通过基础设施升级,GE不仅能开展更具代表性的可扩展测试,更展现了高效交付先进技术的实力,确保客户及时获得尖端解决方案。

 63. 美国飞机维修公司推进E175飞机电动滑行系统认证 

据外媒报道,美国飞机维修服务提供商StandardAero公司将与开发商Green Taxi Solutions(GTS)展开合作,对一款新型电动滑行系统开展认证工作。据称,该系统通过降低燃油消耗,可为每架飞机每年节省25万美元。两家公司表示,在FAA提供的560万美元资金支持下,此次合作将加速“零动力滑行”(Zero Engine Taxi)产品的开发,使其产品能在两到三年内获得对巴航工业E175支线飞机的认证。

 64. 空客供应链主管将调任印度 继任者暂未公布 

据外媒6月4日报道,空客供应链采购主管尤尔根·韦斯特迈尔(Juergen Westermeier)将于9月1日起负责空客在南亚地区的业务。其继任者将“另行通知”。韦斯特迈尔的调任是近两周内空客关键岗位的第二次人事变动。此前,空客总技术官萨宾·克劳克(Sabine Klauke)被调离原岗,负责空客飞机的数字设计和制造系统。

 65. 欧盟批准英意日三国成立战斗机合资企业 

据外媒报道,欧盟宣布已批准BAE系统公司、日本航空产业振兴株式会社和莱昂纳多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该企业将成为“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的主承包商和首席系统集成商。

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合资企业将为英国、意大利和日本政府研发第六代战斗机,未来还可能向其他地区或政府买家销售。相关企业披露各方均持股33.3%,新公司总部将设于英国,首任CEO来自意大利。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正在推进本国下一代战机项目,引发业界对欧洲能否同时支撑两个下一代战机项目的担忧。

 66. 韩国KAI与菲律宾达成7亿美元飞机交易 

据外媒6月4日报道,韩国国防企业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KAI)宣布,已与菲律宾国防部签订一份价值9753亿韩元(约合7.1283亿美元)的飞机供应合同,将向菲方提供12架FA-50战斗机。KAI在声明中指出,公司计划于2030年前完成12架FA-50战斗机的出口交付工作,助力菲律宾推进军事现代化进程。

 67. 空客与CFM测试开式风扇验证机推进航空减排技术突破 

据metal-am网站报道,为实现航空业2050年气候目标,空客与CFM正联合测试开放式风扇(Open Fan)验证机,探索下一代飞机推进系统的革新路径。这一技术被视为航空业减碳的关键突破,有望显著提升燃油效率,推动行业向零排放转型。

开放式风扇技术融合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低油耗特性与涡轮风扇发动机的高速性能,其核心是通过无涵道风扇设计,减少能量损耗并提升推进效率。相较于现有超高压比涡轮风扇(UHBR),开放式风扇可使未来飞机的燃油效率提升20%以上,同时维持与传统客机相当的飞行速度(约0.75马赫)。

 68. FAMU-FSU研究人员为零排放航空开创新的储氢系统 

据eng.famu.fsu网站报道,FAMU-FSU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用的液态氢储存和输送系统,使零排放航空更加接近现实。创新设计同时解决了多个工程挑战,使氢气既可以作为清洁燃料,又可以作为下一代电动飞机关键动力系统的集成冷却介质。低温设计将在2035年前改变可持续的飞机推进。

 69. 联邦快递开始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近日,全球最具规模的速递运输公司之一联邦快递宣布与全球领先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及可再生柴油制造商耐思特(Neste)达成协议,后者将在洛杉矶国际机场为联邦快递供应超过300万加仑的混合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根据协议,联邦快递向耐思特采购的混合燃料中,Neste MY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占比不低于30%。首批燃料已于5月初开始交付,整个交付周期将持续一年。

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中国航空新闻网、中国航发、电动航空报道、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两机动力控制、航空动力未来、航空周刊、飞行国际、羊城派、华声在线、国防科技要闻、IT之家、白鲸航线、知新了了、腾讯新闻、msn、搜狐网、中国生活消费

▌声明:空天界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没有标星的朋友们可能会错过空天界的推送,欢迎新老朋友给【空天界】点个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