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时达机器人注册成为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527)的全资子公司。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公司已成为一个拥有员工700人左右,年产值近2个亿,占地70余亩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图注: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位于嘉定新城(马陆镇)美裕路599号,它是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厂区共用。
成立之初被给予厚望
新时达机器人的发展不得不提到他的缔造者,也就是时任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新时达集团创始人纪德法先生。早在2012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就得到董事长纪德法的关注。母公司新时达电气是从电梯行业开始起家的,逐步成长为一家以电梯控制系统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然而,工业机器人是一个朝阳行业,国内市场尚处于培育期,外资品牌产品较成熟,极具潜力与挑战。与此同时,原先在电梯领域特别是控制系统和软件算法方面的技术积累,也为新时达机器人的诞生提供了优厚的资源。
在新时达涉及机器人行业之初,率先以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收购相结合,通过资本整合加快产业布局,先后收购了深圳众为兴、晓奥享荣、会通科技、之山智控等多家运动控制与机器人产业的知名企业。从2013年自主研发设计出第一台机器人产品,通过对机器人行业的不断渗透,同时经过集团各子公司内部的技术融合,能够在技术研发支持下与市场贴近,可以有针对性地研发客户的定制产品,逐渐掌握了全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专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系统软件等核心零部件。
在2013-2014年成立之初,新时达机器人只有3-5款主流机型,到2017年发展到12款。迄今,公司成熟产品已达到18款多关节机器人。2015年,国内开始了一轮“工业4.0”、“智能制造2025”的机器人行业浪潮,伴随着这一股市场推动力,新时达机器人产品迅速投入市场,不断地进行产品品质和集成应用的实践,挖掘典型行业和细分领域。
经过这一轮的发展,新时达逐渐站稳了国内市场机器人行业的第一梯队。新时达机器人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了突破,熟练掌握焊接、切割、分拣、装配、上下料、打磨抛光、搬运码垛等多种工艺,在3C、白电、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金属加工、军民融合等行业推动了示范应用,在相关领域积累了广泛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市场信誉。但是为了产能不受制约,公司在2018年筹建了占地70余亩的新工厂,届时将达到一万台机器人产能的智造车间。
在中国市场,机器人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外资品牌ABB、发那科、安川、库卡(美的),约占全球市场的70%,近年通过不断扩产降价进行对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抢占。国内机器人厂家占比30%,涉及机器人的企业就多达上千家,但其中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较少,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主流品牌仅3-4家,随着外资产品降低价格和国内产品本身低端产品的价格,国内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不仅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国产机器人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高成本的问题。机器人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端科技产业,各方面的资源平衡至关重要。同时,业内不断有机器人概念企业望而却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受到资金、土地、人力等众多成本的制约。
针对行业现状的困难,新时达机器人并没有低头。新时达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强调研发的同时,也加强了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强调产品的附加值,为客户营造一个健康和定制化的生态市场。
01
02
引进培养人才 强调执行合作
新时达机器人公司创立至今,近7年累计研发投入9.0亿元,在上海、深圳、北京、德国等地分别设立研发中心,新时达集团拥有科研人员700余人,占员工总数26%。其中,博士8人,硕士224人,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UL认证实验室,为新时达机器人拥有持续不断的研发能力打下了扎实基础。
通过多年持续的科研攻关、技术革新与产业整合,新时达以机器人和运动控制系统产品为核心,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关键核心零部件—本体—工程应用—远程信息化”的智能制造业务完整产业链布局,形成了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完善的产品基础与应用产品平台、自主掌握的机器人控制、驱动与本体设计核心技术等全方位优势。
公司注重行业内的人才梯队培养,与国内知名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哈尔宾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保持深度合作与技术交流,同时提供机器人专业的培训基地和实验室。这样紧密的校企合作既可以为企业长期储备机器人专业的优秀人才,也扩大了企业在机器人行业的品牌认知度。
虽然新时达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但是工会活动、党建活动也丰富多彩。新时达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每年盛夏会举办员工亲子活动。每年新时达都有属于自己的春晚,在上海嘉定思义路总部报告厅内举行,员工们都积极参与表演,举办一场盛大的晚会。
新时达机器人的执行力和团队协作是公司的一面旗帜。接受采访的机器人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丁皞表示:“2015年开始伴随公司从初创期一路成长,感谢有机会能进入这样一个富有凝聚力的团队,团队很有活力,机器人产业也属于一个很有朝气的行业。公司员工大多数为85后和90后,沟通效率高,各团队都能直面面对遇到困境和问题,没有太多制约。工作中一旦发现有问题会直接表达,共同探讨解决办法。”正是拥有一大批看得准、敢干敢拼、善于协作共赢的年轻人,才能不断专注于强化机器人产品品质,创造出更多适用于不同细分领域制造企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编辑:行者

公众号ID:maluche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