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8日

在内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内江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薛学深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的定位和使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承压前行、克难奋进,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圆满完成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900亿元、增长6.5%以上,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实干攻坚,现代产业加快发展。


工业提质增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持续壮大“4+2”主导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加大企业梯次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户左右,汇宇制药、川威集团分别入选全省高端化药制剂、含钒优特钢链主企业。落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部署,新增工业园区承载面积2.3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3237亩,新开工标准厂房79.6万平方米,新入驻重点工业企业(项目)29个。积极推进建圈强链,内江列入8条省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地,钒钛+、软饮料及果蔬加工2条优势产业链获省重点支持,信息系统密码及安全、新型储能产业入选省级产业新赛道,隆昌“特色玻陶”、威远“玻纤新材料”入选第二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智改数转”水平,并济科技智能算力服务平台入选省“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全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均增长30%以上。内江入选全国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服务业持续复苏。实施“名品创建”工程,引进知名商贸服务品牌“内江首店”83户,新增规上(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超120户,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0%左右。内江牛肉面加快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举办成渝(内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大会,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建成投用;实现服务外包产值32亿元、增长42.2%。巩固电子商务优势,网络交易额稳居全省前3位。持续壮大文旅品牌,威远县、东兴区分别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天府旅游特色县。实施“一县(市、区)一特色街”提升工程,打造甜城金晚·文化惠民促销“周末荟”活动等消费新场景,港盈新街里、三元汇(二期)竣工营业,“四方块”局部开街。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举办各类活动超300场次。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申报以旧换新超12万件(辆),拉动消费超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


农业稳产增收。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0%左右。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建设“天府粮仓”内江发展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5万亩,动态摸排整治撂荒地12.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0.87万亩、总产量176.66万吨,其中小春粮食面积、产量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落实落细田间管理,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蓄留再生稻45.14万亩,亩产265斤、同比增加59.1斤。抓好种业“芯片”攻坚,13个新品种通过审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保持稳定;内江黑猪入选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繁育基地成功创建省级核心育种场。与内蒙古通辽、新疆伊犁、吉林四平等地开展肉牛羊产业合作,新(改)建肉牛羊规模场111个,新增出栏肉牛1.07万头、肉羊12.28万只。水产品总产量达14.63万吨,居全省第3位。隆昌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资中血橙全产业链产值超70亿元,无花果鲜果年处理量占全国的70%,蔬菜(食用菌)、园林水果产量分别增长4.5%、9.2%。天冬纳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9个、特质农产品9个,总量居全省第1位。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争取省级农产品加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链同构项目资金5412万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新增、整治渠道674.05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9万亩。林长制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全域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新发展油茶1.1万亩,新建省级竹产业基地2个,“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有序推进。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引领、政策联动,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增量政策联动有效。对接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争取到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50个,资金12.8亿元、增长71%;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95.69亿元、增长19%;成功申报“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2个,获得资金6亿元。争取到中省水利资金20.35亿元,其中万亿国债水利资金16.21亿元、居全省第4位。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9条措施,开展34个“保交房”项目攻坚,6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获得贷款7.08亿元。全年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55.17亿元,增长23.1%。


项目投资成效明显。按季开展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坚持重大项目“揭榜挂帅”、项目投资化解困难问题会商机制,27个独立承担省级、380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40亿元、9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左右。创新建立项目储备申报管理机制,动态储备重大项目815个,投资总额超2500亿元。向家坝灌区内江供水管道工程基本建成并试通水,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一期)、富乐德泛半导体行业用波纹管项目等39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晶益通IGBT模块材料和封测模组产业园、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等125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西南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等14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要素保障支撑有力。全力做好财政资金保障,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有序推进闲置资产资源盘活,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2亿元,增长7.4%。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有力保障民生、乡村振兴、债务化解等刚性支出。鼓励引导金融业参与和支持经济发展,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4.0%;全口径存贷比、制造业和物流业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65.2%、9.1%和4.0%,比上年提升1.67个、0.97个、0.61个百分点。全力做好用地保障,获批建设用地1322.2公顷,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共计90.8公顷;供应各类用地257宗、1132.85公顷。做好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市第三水厂配套引水管道工程和威远—白马、威远—资中等输气管道建设,开工建设川气东送二线(内江段)输气管道,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一年来,我们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双圈”建设纵深推进。


物流枢纽提速成势。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成渝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成渝主轴公路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推进,隆昌市隆黄物流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威远县绿色物流港等项目开工建设,渝丰全国总部及综合物流服务基地(一期)、川南邮政快递物流集散中心(二期)、资中县供销为农产业园建成投用。内江机场通过军民航协同审查,完成选址阶段全部工作。成渝发展主轴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并封关运行。西部首个城市前置航空货站——川航(内江)城市货站正式启用。全省首个“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集结中心”揭牌运营,开行成渝主轴跨境公路班车(内江—东盟)。新增A级物流企业14户、增量居全省第1位。全市物流园区实现产值增长12.4%,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2%。


区域合作持续深化。落实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川南经济区一体化有关部署,13个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30个市级“双圈”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00亿元、175亿元以上。推动内荣两地60余户关联企业互配互采,成交金额超5亿元。国家级生猪大数据内江分中心建成投用,累计建成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27.3万亩。内自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内江甜味食品产业园、绿色能源产业园初步成势,入驻企业10户。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建设,常态化开展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持续推动水质有效提升。推动川南渝西、川中丘陵地区“跨域通办”,落实四批次362项“川渝通办”事项,跨区域税费调解、知识产权保护、公积金互认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城乡融合、分步推进,美乡优城成效显著。


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深入实施。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首批18个镇(街道)农村面貌改善成果,大力推进第二批19个目标镇(街道)面貌改善。以“清杂去乱”为抓手整治农村环境,全域推进“六净六顺”,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持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以完善功能为重点改善农房风貌,改造危旧房2226户、整治土坯房6064户,改造厨房3.05万户、厕所5.57万户。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关键织密“五网”,19个目标镇(街道)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新(改)建农村公路92公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348千米,天然气通村率、4G网络覆盖率、“双千兆”通达率均达100%。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改造20户以上院落公共区域1052个,1831栋新建农房选用推荐图集,利用“拆旧”后的闲置地块建设“微菜园”“微禽园”等4.2万余个,新增种植园地3600亩。8000余户长期外出农民返乡改造或新建住房,回乡能工巧匠1.2万人。威远县界牌镇南强村入选2024年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十佳建设成效显著村名单。


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和县城精修细补,开工项目159个、完成投资49.43亿元。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19个,改造老旧燃气管道约105公里。建成停车场40个,新增停车位3648个、充电桩146个。新(改)建“甜城绿道”30公里、口袋公园10个,新增城市公共绿地约40万平方米。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16套、新开工棚户区(城市危旧房)487套,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70台。打通城区断头路10条,麻柳坝大桥建成通车,邓家坝“东片区”路网格局基本成型。加强城市精细治理,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城区物业覆盖率达71%,实施《内江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4名。内江入选国家级“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隆昌市获评2024年省级城市更新行动重点城市。


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市中区获评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区。东兴区成功创建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隆昌市、资中县均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县。威远县入选全省首批工业技术改造试点县。内江经开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内江高新区连续三年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A类优秀。东兴区郭北镇、资中县公民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威远县严陵镇上榜2024镇域经济西部100强。推进建制镇场镇建设管理提升行动,场镇更加整洁有序。


一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改革创新全面深化。134项重点改革任务稳步实施,32项年度改革任务如期完成。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工作,内江创新闲置资源向发展动能转化模式、资中县推进“五好两宜”试点试验打造四川丘区和美乡村示范样板地经验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内江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资中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做法入选“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内江经开区纳入全省第二批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23户,拥有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8户,78户企业入选科学技术部企业创新积分制名单。联动打造成渝中线科创走廊,举办中国(内江)首届异种移植发展创新大会、2024四川内江人才周等活动。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7个,获批国家市场监管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增至2家。全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1.62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造“乐业内江·甜蜜回报”城市营商环境品牌,深入实施要素成本减负等11项专项行动,创新拓展“人才落户”等10个本地“一件事”,推动“甜成办”下沉基层,实现443项服务事项“园内办”,295项民生事项“镇可办、村能办”。深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企业诉求“一线应答”机制,企业群众诉求按时办结率100%。实行水电气讯“联合报装”,推行“甜城电管家”“水保姆”服务。推广“甜城质量贷”“税电指数贷”等融资产品,全市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8.13亿元,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17亿元。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兑现资金2.45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800余户。全面落实阶段性降费、稳岗返还等助企稳岗政策,发放稳岗补贴1619.64万元,惠及职工4.95万人。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集中攻坚行动,积极组织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投促活动,新引进汇源果蔬加工智慧冷链产业园、晶导微(IDM)芯片生产基地、航空动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5亿元以上项目45个,协议投资总额707.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8.0%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到资2021万美元。深化开放合作,与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有关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内江)—东盟物流贸易对接基地成功揭牌,举办中巴经济走廊农业合作项目首批进口干辣椒抵达入库仪式、四川省第四届宋干节中泰经贸文化交流活动,组织200余户次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全国糖酒会等国际国内市场拓展活动,新培育优势产业进出口实绩企业21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8亿元、增长4.9%。


一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民、兜牢底线,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脱贫成果有力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全市脱贫人口务工累计规模达7.51万人,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脱贫人口1.25万人。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建立干部包户机制,优化调整驻村帮扶力量,累计纳入监测对象5899户、1.52万人,消除风险4311户、1.14万人,风险消除率74.9%。做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清零,30.84万应参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实现医疗保险动态参保全覆盖。实施巴中市通江县年度结对帮扶项目18个。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扎实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集中攻坚,优良天数率85.0%、同比增加18天,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37位、同比上升16位。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推进柏林寺水库治理,实施黄鹤水库清淤工程,综合治理河道100.17公里,12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沱江干流(内江段)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城乡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9平方公里。土壤、噪声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持续推动节能降碳,有序推进排污许可与环评联动审批试点,完成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减排项目128个,创建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14户,1户企业跻身全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行列。以中央和省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推动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民生事业协调发展。深入推进“30件甜蜜内江民生实事”,实施托育改善、义务教育阶段保障、免费医疗服务等30大件、70小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6.7%左右。新增城镇就业3.4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5.29万人。提高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和特困人员护理费标准,低保覆盖率提升至3.6%、在全省排名较实施提质扩围前提升7位。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内江师范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居全省第1位,普通高考一本、本科上线及600分以上人数创历史新高。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5715个,内江二中城南校区、东兴区牛牦山初中建成投用。完善养老和育幼服务体系,新投用养老床位500张,新增农村困难老人集中供养1647人,建成普惠托育项目6个、新增托位400个。建成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个。资中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增至12家。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级医学重点专科34个,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乡三级智慧急救调度平台。妇幼卫生工作持续加强。推行医保移动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落实国、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相关药品、耗材平均降价49%、71%。全市138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活动,推出《一路向前》《大千世界》等文艺精品。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12次188场,成功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成功申办四川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闭幕式。市档案馆应急馆建成启用。市、县5个烈士纪念馆投入使用,内江纳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基地”全国试点。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实现村(社区)网格员全覆盖,“一站式”法律服务专区投入运行。升级建设“伞状+警务网格”治安防控体系,“警网双格融合”经验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案例”、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船城义警”经验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内江相关工作经验在2024年中国警学论坛宣传推广。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城镇燃气、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地灾防治、信访维稳等领域风险防范,妥善应对“7·13”暴雨洪涝灾害,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8%、23.5%,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审核评估工作。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双拥共建等工作扎实推进,气象水文、统计调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史志档案、机关事务管理、供销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科协、老龄、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助残扶残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力以赴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全省“政府效能评价”中内江获评“好”的等次,17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配合制定《内江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备案规范性文件5件,按期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共101件;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按期办结政协提案182件,议案、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均为100%。强化审计监督,有效发挥审计推动政策落实、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化解风险、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巩固教育、医疗、国资国企三大领域整治成效,集中整治乡村振兴、粮食购销、养老社保、社会救助、校园餐、殡葬服务等领域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政府效能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中直和省直驻内单位,向驻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内江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仍需持续用力;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外贸受国际因素影响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促进经济增长的动能仍需加强;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升,债务偿还进入高峰期,保持平稳运行压力很大;民生保障总体水平不够高,大气等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政府自身建设还有短板,服务意识和管理效能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勇于面对,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更加注重产业支撑,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以上、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建筑业增加值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协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1个百分点,完成省下达的单位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目标任务。


围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推动产业转型提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传统行业设备更新,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确保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新型储能、生命科学、卫星航空、低空经济等产业,争取纳入国省未来产业重大布局。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集中资源、集聚力量推动重点产业链和产业新赛道建圈强链,积极储备落户一批国家战略备份项目。持续实施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县域工业主支撑。


深化企业梯次培育。实施中小微企业“育苗壮干”和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推动天舟通用航空燃料(SAF)、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8%、12%以上。加快制造业惠企公共服务平台、食药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户数5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电商应用率达85%以上。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优化园区用地布局,科学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推动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等国省级园区提质升级、加快发展。加快内江高新区高桥片区城市综合体、内江绿色能源产业园表面处理基地污水处理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园区服务配套综合功能。强化产业用地供给保障,确保城镇开发边界增量空间规模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优先保障产业园区用地。深化园区“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盘活利用闲置工业土地、厂房,合理利用零散地块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新开工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以上。


加快科技创新赋能。持续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加强“天府科创贷”等科技金融工作,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技术合同成交额10亿元。加速本地创新成果产出和域外创新成果引进转化,扎实推进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提质增效,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基地)10个、高新技术企业35户。加快推进汇宇制药、恒通动保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支持中科奥格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异种移植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着力集聚创新人才,加快构建人才政策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二)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


落实国省重大战略部署。抢抓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机遇,认真谋划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路径,编制好“十五五”发展规划。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等重大部署,高质量推进9个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30个市级“双圈”重点项目。全面优化“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提升高频民生事项服务效能。加快川南渝西和川中丘陵地区融合发展,推动共建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页岩气(天然气)勘探开发综合利用示范区。突出内荣农高区示范引领,全力推进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5000亩。优化内自合作园区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成渝粮食应急保供物流基地内江国库、内江表面处理基地等项目建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持续推进134项重点改革任务,市领导牵头、清单式推动“系统集成改革事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制度,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力争新增1户市属AA+主体信用评级企业。纵深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支持金融体制改革,深度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开发区综合改革,用好开发区目录修订成果,更加专业、高效发展管理好国省级开发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着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强县扩权赋能、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集成授权改革等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各县(市、区)创建县域经济百强县培育县、发展先进县。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推动降本增效,着力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贯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集中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五个专项治理,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加强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常态化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提升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化水平,确保金融机构存贷比提高到68%以上、制造业贷款占比超过10%、物流业贷款占比超过5%。深化水电气讯“联合报装”,健全用工需求响应和用工对接机制,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立体化物流体系建设,更大力度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稳岗等政策措施,提升经营主体政策感受度和满意度。


积极扩大开放合作。持续紧盯“3类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链延链补链,编制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指引,定期发布重大项目投资机会清单,办好系列综合性投资推介会和专题招商活动,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完成省下达省外项目新增实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到资任务。开展资本招商、基金招商,探索市场化招商、场景招商、科技招商等新模式。实施外贸提质保稳“五大专项行动”,做靓四川—东南亚产业合作园区品牌,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户,外贸进出口规模保持在100亿元以上。


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对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建立资金争取的考核激励、政策解读、前期投入机制,争取更多财力性补助、专项转移支付和新增债券资金。加强财税联动,构建兴税护税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税收征管质效。积极有序盘活存量国有资产资源,多渠道提升财力水平。严格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切实保障重点支出。


(三)聚焦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挖掘投资消费潜力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更多中省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两新”“两重”等政策支持,储备拟争取上级资金项目600个以上、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建成投用威远县半导体封装高端球形硅微粉新材料等60余个项目,加快建设能斯特内江产业园等120余个项目,开工建设内江先进算力中心产业园等120余个项目,做好长征渠引水工程等100余个项目前期工作。每季度举办重大项目现场拉练活动,推进32个独立承担省级、400余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分别完成年度投资235.4亿元、800亿元以上。


促进服务消费稳定增长。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用好以旧换新政策,精准实施消费激励,持续推进“周周有活动”,举办购物、美食、文体、旅游多业态融合促消费活动100场次以上,高质量办好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积极培育消费载体,建成投用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悦动广场等,争创“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龙江湖旅游度假区、黄鹤湖旅游度假区、罗泉古镇提档升级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金融、会展、法律、中介、涉外商事服务等业态,着力发展离岸外包,打造数字服务贸易基地,力争实现服务外包业务总量33亿元。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打造全省知名的农产品直播带货平台。


加快建设区域物流枢纽。大力推进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成渝高速公路扩容、资中至乐山高速公路、自贡至永川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力争建成资中至铜梁高速公路,推动成渝铁路成隆段扩能改造开工建设。实施物流港大园区建设攻坚行动,建成投运铁路专用线、成渝主轴公路物流园(一期),持续推进隆昌市隆黄铁路现代物流园、资中县公铁联运物流园、威远县绿色物流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川南冷链物流贸易园区、内江国家战略性农资(储备)库;推动内江专业货运机场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积极布局航空货运物流中心。高水平运行保税物流中心(B型),启动铁路海关特殊监管场所规划,加快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和跨境公路班车集结中心,力争全年到发进出口集装箱500个以上。加大物流企业引培力度,确保新增A级物流企业4户。积极争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各片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以县域为单元制定乡村地区“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储备并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44个、棚户区(城市危旧房)1178套,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0台。新开工东兴区新城片区、邓家坝片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9个,完成年度投资37亿元。实施中心城区通信线路整治,探索小小区、零散院落整合归并,盘活中心城区零星空闲地块闲置资源,系统实施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持续推进汉安大道海绵提升工程、内江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有序实施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精细化治理,积极探索零散楼栋“片区化”物业管理模式。支持资中县、威远县争创省级城市更新重点城市。深入开展建制镇场镇建设管理提升行动等专项工作。


(四)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70万亩以上、产量170万吨以上。聚焦建设西部丘陵地区“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先行区,巩固前两批37个目标镇(街道)农村面貌改善成效,因地制宜推进第三批17个目标镇(街道)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常态化开展清杂去乱、“六净六顺”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4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新增70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以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把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引擎,加快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先行市。持续推进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加快资中畅达集团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二、三期)等31个肉牛羊项目建设,加速新品种培育进度,肉牛、肉羊出栏数分别较上年增长1万头、10万只。扎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完成省下达生猪年出栏量和能繁母猪保有量任务。推进364座水库大水面生态养殖,发展小龙虾、鲶鱼、白乌鱼等特色水产,打响“甜城鱼”品牌。支持内江黑猪、威远黑山羊、血橙、无花果、天冬、油茶、精品蔬菜等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提升种养环节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力争评定或升星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林粮基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抓好帮扶政策落实,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抓好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健全联农、带农、益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弱、半劳动力发展庭院经济和周期短、见效快的种养殖,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衔接资金支出,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健全结对帮扶长效机制,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巴中市通江县工作。


(五)聚焦建设美丽内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


强力推动突出问题整改。全力做好第三轮央督、省督反馈问题、典型案例通报和群众信访件等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举一反三、系统排查生态环保领域同类型、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聚焦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避免新问题滋生和旧问题反弹。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实施一批根治问题的生态环保项目,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压减PM2.5浓度为主线,突出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面源多源共治,持续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砖瓦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积极创建A级、B级或绩效引领性企业。加快老旧运营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全力推进餐饮油烟等集中整治,持续抓好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有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深化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扎实推进重点河流水质巩固提升攻坚行动,强化小流域水环境和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提高水环境质量。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稳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噪音等问题。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持续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原辅材料替代比例,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节能监察,启动节能降耗重点项目10个,力争重点领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鼓励绿色低碳出行,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设施建设。深入落实林长制,积极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强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支持各县(市、区)争创美丽四川建设先行县试点。


(六)聚焦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30件甜蜜内江民生实事”和重点民生工程,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稳步推进延迟退休改革,新增农村困难老人集中供养1400人以上。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大重点人群帮扶救助力度,推进低保提质扩围。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做好全省双拥模范城届中考评等工作。


提高教育医疗品质。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培优提质”等五大行动,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教育高地。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合理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以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为抓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支持内江师范学院建设师范大学。培育领军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打造临床重点专科,推动市妇幼保健院、隆昌市人民医院、威远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加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深化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托育服务,完善促进积极生育政策措施。加快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持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快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建设,推进东兴区、隆昌市参与创建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彰显地域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文艺精品,不断做靓内江城市名片。持续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深化海峡两岸大千文化艺术交流,以庆祝建市40周年为契机,办好“百姓大舞台、书画大展场、公益大讲堂”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认真筹备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加快推进市数字档案馆建设。


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统计调查、外事侨务、邮政通讯、史志档案、慈善等方面工作。


(七)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稳妥处置风险隐患。注重源头风险防控,压实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整治责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债务举借、使用、偿还,依法严格管控平台公司债务规模和融资行为,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全面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持续做好“保交房”等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持续建设平安内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质增效。健全平安内江建设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深耕善治”行动计划,落地落实公安工作现代化各项措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工贸企业、特种设备、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机制,夯实基层应急工作基础,全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和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等工作,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发展新形势、工作新要求、群众新期待,我们将以政治建设引领前进方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职能、提升效能,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崇严尚实强法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一体推进法治内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紧盯重点领域,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和统计监督。配合做好地方性法规起草,抓实地方政府规章制定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府院法治共建”,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担当作为促发展。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和宏观政策,不断提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水平。始终保持比学赶超的状态,树立不甘人后的决心、奋勇争先的信心,以“拼”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干在先、落在实。始终保持攻坚拔寨的状态,发扬“啃硬骨头”精神,坚决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面对问题决不畏惧、决不躲闪、决不拖延。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状态,每年牢牢盯住和干成几件大事要事,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交出一份不负期待、无愧于心的合格答卷。


清正廉洁守底线。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整治校园餐、殡葬服务、医保基金管理等领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认真做好巡察、各类督察(查)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健全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廉洁自律、干净干事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与说明


预计(下同):报告中所涉及的主要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为全年预计数,最终以统计部门核定的数据为准。


“4+2”产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工业强市,聚力发展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


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指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重塑。


天府森林四库:四川于2024年印发的《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提出的建设行动,包括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以在建房地产项目为融资支持对象的名单,名单里的对象,是项目而非企业。


IGBT:电子工程术语,即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占补平衡: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以改造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开辟的一条乡村振兴建设科学路径。


六净六顺: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实现农村环境“净顺美”。六净,即场镇洁净、道路洁净、院落洁净、水域洁净、田园洁净、林地洁净;六顺,即家具摆顺、农具码顺、柴草堆顺、畜禽归顺、车辆停顺、标牌挂顺。


五大提升行动:全域实施村庄清洁、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五网:民生路网、城乡供水网、安全燃气网、优质电网、高效通讯网。


双千兆:千兆光网和5G构成的网络,既是宽带网络演进的主要方向,也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底座。


甜城电管家:即国网内江供电公司推出的“甜城电管家”服务,主要涵盖了客户办电便捷度和时效的提升,办电成本的压降,客户侧用电安全的管理,用电能效成本的优化压降等服务。


水保姆:内江水务公司在供水服务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建立供水服务专员制度,推动实现用户问题实时感知、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工作指令精准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贴心“零距离”保姆式的用水服务。


甜城质量贷:支持对象为获得中国质量奖、四川省天府质量奖、内江市甜城质量奖、县(市、区)政府质量奖及经过相关部门认定的“高”“精”“尖”“特”等企业,同时将标准、品牌、专利等纳入融资增信贷款发放参考因素,满足企业在质量提升、品牌管理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税电指数贷:四川创新推出的一款惠民金融产品,利用“税电指数”对企业进行信贷需求的智能集成分析,通过接入银行授信评估模型,实现“税电指数”向“信贷资本”的有效转化,有效破解“轻资产、税额少、无税额”等企业的融资难题。


“四个不摘”要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设立5年过渡期,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三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和住房安全保障。


绩效引领性企业:依据《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更加科学、精准制定应急减排措施,按照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开展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管控。绩效分级分为A级、B(含B-)级、C级、D级、绩效引领性和非绩效引领性等级别,其中,A级和引领性企业应达到国家级先进水平,各项指标为全国一流;B级企业应达到省级领先水平。


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伞状+警务网格”治安防控体系:以“公安机关为主干、多元主体为骨架、协作机制为支撑、警务网格为基座”的立体化多元治安防控体系。


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内容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矛盾。


“专精特新”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企业“上云”: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方面应用,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


亩均论英雄:对园区及工业企业开展以“单位产出效益”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高园区及工业企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地”改革:在完成建设项目相关区域性统一评估基础上,明确建设项目投资、能耗、环境、建设、亩均税收等至少五项控制性指标履约承诺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天府科创贷:科学技术厅、财政厅联合开展,委托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管理,面向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政府资金帮助企业增信、为银行分担风险的方式,联合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的免抵押、低利率债权融资产品。


AA+主体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是以企业或经济主体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标尺,也是对评级对象违约风险的评价。其中,“AA+”为国内企业信用评级次高等级,表示受评对象具有信用资质优秀、经营状况佳、发展前景广阔、偿还债务能力强、违约风险低等特点。


联合报装:为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提供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网络联合报装(审批)的便捷服务。


3类500强: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


外贸提质保稳“五大专项行动”:重点项目拓增量专项行动、扩进口优结构专项行动、市场主体引育专项行动、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专项行动、开展“川行天下”市场拓展行动”。


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离岸外包: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


“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有效覆盖的重要方式,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规划许可等的依据。即对无需编制或暂未编制村庄规划的乡村地区,细化明确村庄规划建设管控要求的地方管理规则。


农村集体“三资”: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资产和资源。


无废城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发展模式。


浦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深耕善治”行动计划:2023年7月,公安厅印发《全省公安机关推进“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注重党政领治、依法施治、协同共治、科技智治、强基促治、群防群治,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提高治理水平,实现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

责编:许航

审核: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