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中国绿色贸易产业链深度解析

注:文章来源于新华国研经济学研究院 ,作者产业经济研究部

中国绿色贸易概述

1.定义与背景

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活动。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贸易产品和服务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贸易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绿色贸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显现。各国开始意识到,传统贸易模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贸易活动的绿色转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绿色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绿色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尤为突出。根据《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3》的数据,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额达到11610.9亿美元,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经济体,在全球占比达到14.6%,比2020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在绿色贸易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3-2022年,世界环境产品进出口规模小幅波动增长,年均增速为0.85%。中国、美国、欧盟一直保持前三的领先地位,且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2022年占比达40.4%。这表明全球绿色贸易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经济体在绿色贸易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并存。
3.构成与分类
绿色贸易的构成主要包括绿色产品和服务两大类。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如可再生能源设备、环保材料、绿色食品等。绿色服务则包括环境咨询、生态旅游、绿色金融等,旨在通过服务创新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绿色贸易的分类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设备和技术出口。
(2)环保产品:如节能灯具、环保建材、清洁剂等。
(3)生态农业:包括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等。
(4)环境服务:如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
(5)绿色金融: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
4.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区域集中度较高,呈现“一带一轴”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绿色贸易活跃,如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已基本形成产业链完整、门类齐全、领域广泛的环境产业体系。中西部地区绿色贸易占比较低,但增速快,有较大发展潜力。例如,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绿色贸易持续较快发展,2016-2022年,山东省绿色贸易额增长了1.2倍,占全国比重上升。
5.发展趋势
从长远来看,中国绿色贸易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贸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政府将出台更多政策支持绿色贸易发展,推动贸易活动的绿色转型。
(3)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贸易的发展将更加依赖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
(4)国际合作加强:各国在绿色贸易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中国绿色贸易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全球绿色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注:文章来源于新华国研经济学研究院 ,作者产业经济研究部

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华交会,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南京市、宁波市等9省市联合主办,由上海华交会展经营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华交会是中国华东区域规模最大、客商最多、辐射面最广、成交额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经贸盛会之一。

自1991年以来,华交会已成功举办了32届。第32届华交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览面积达11.6万平方米,展位总数5720个。设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等4大专业主题展,以及境外展区和跨境电商展区2大专业展区,参展企业3748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326家。第32届华交会吸引了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会的境内外采购商超过4万人,展期成交额达22.1亿美元。

第32届华交会共有15个交易团,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南京、宁波、杭州、厦门、青岛等主办省市和组团城市交易团,以及其他省市联合交易团、跨境电商交易团和境外交易团,共组织近3500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展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展览面积达12.65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2.13万平方米;使用11个展馆,设有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4大专业主题展以及境外和跨境电商2大专业展区;展位数超5700个,较上届增长10%。

洽谈活跃,展会掀起采购热潮。第32届华交会共吸引境内外采购商超4万人到会,来自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届增长明显。其中,“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较上届增长43.9%;日本采购商较上届增长76.7%;欧美地区采购商较上届增长67.3%。展期实现意向订单金额达22.1亿美元,较上届继续保持增长。跨境电商等新兴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在注册采购商重点关注行业中排名第一。此外,为促进展客商精准对接有效成交,本届华交会共定向邀请了15个采购团近千名采购商与会,包括来自日韩、欧美和一带一路等重点市场、服装纺织和轻工产品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代表。

创新引领,新产品扎堆亮相。第32届华交会积极顺应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一批聚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优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有47企业获得华交会产品创新奖,展现了不一样的外贸“含金量”。新技术方面,涌现了采用智能制造技术、绿色低碳技术、3D打印技术、数字技术的新产品;新材料方面,彰显了绿色能源新技术、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新工艺方面,出现了一批外贸企业通过革新材料加工或处理方式,包括涂层工艺、陶瓷工艺等赋能贸易升级的典型案例。

商机不断,供需对接络绎不绝。第32届华交会继续在供需深度对接上做足文章。展会期间开展的系列“面对面”对接会,总洽谈量达1280轮次,其中,日本买家专场和丝路国家专场中,报名的参展商意愿远超预期,大批展商、客商驻足围观并进行现场报名,对接会现场出现一席难求的景象。众多展商表示,在今年新增设的“巡馆式”对接会和优质产品推介会中获得了深度的对接交流机会和沉浸式体验产品服务。

进口精品,促进国内消费新升级。第32届华交会吸引了英、法、日、韩等国家的一批优质境外展商,带来了展现国际时尚魅力、彰显海外文化风情、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创新工艺的精品,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国际优质产品搭建进入国内市场的桥梁,让更多更好的进口商品能够服务国内消费者,引领国内消费升级新潮流。

数字引擎,跨境电商彰显外贸发展新风尚。第32届华交会跨境电商展区分设跨境电商平台及自建站、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电商园区,以及跨境电商创新领域产业链等分类,覆盖技术服务、跨境物流、金融服务、综合服务、营销推广服务、综保区等多个领域,为参展者提供广泛的业务展示和交流机会。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活动区域,先后举办了“亚马逊全球开店分论坛”、“跨境电商平台战略分享会”、“跨境电商买家选品分享会”、“跨境电商金融投资服务对接活动”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对接会”等系列活动,高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充分展现了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新风尚。

华交会是中国服装、纺织、家居用品等领域举办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会之一。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参展商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交流创新理念,促进国际贸易合作,期待您的莅临参与!


第33届华交会举办时间:                              2025年3月1日-4日



第33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于2025年3月1日至3月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设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境外展区和跨境电商展区,总规模12.6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