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九文化區重磅打造的第三屆當代舞蹈盛典,「自由舞 2025」以「亞太當下遇見未來」為主題,匯聚亞太多地創作力量,為觀眾帶來跨文化、跨媒介的藝術盛宴。

  • 舉辦時間:2025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

  •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鄰近港鐵柯士甸站D2出口)

四大必看亮點:從跨界裝置到機械舞劇

1. 國際共製首演:《搭橋》建構跨文化對話

由香港鐵仕製作(TS Crew)與大阪contact Gonzo共同創作的《搭橋》,將於11月21日至23日在自由空間大盒進行世界首演。這部西九演藝委約作品融合形體劇場、格鬥技巧與beatbox,以竹枝為象徵載體,探討分歧與團結的命題。值得關注的是,兩團藝術家將於11月8日開設親子工作坊,觀眾可親身參與跨文化創意互動。

2. 裝置與舞蹈共生:《點石成液》的都市哲思

香港視覺藝術家唐納天與編舞家陳偉洛的跨界之作《點石成液》,11月20日起在自由空間細盒分時段呈現-日間為開放型裝置展覽,夜晚則升級為75分鐘「裝置・演出」。作品以資訊飽和的都市生活為背景,透過表演者「低限存在」的肢體語言,隱喻消費社會中物件價值的流轉,唐納天擅長的「隱形暴力」主題與陳偉洛的戲謔風格形成奇妙碰撞。

3. 機械與靈性碰撞:澳洲舞團的《U>N>I>T>E>D》

澳洲前衛舞團Chunky Move帶來的國際巡迴作品《U>N>I>T>E>D》,將於11月27日至30日登陸自由空間大盒。六位舞者身著仿生機械公司改裝的機械肢體,在印尼實驗電音與甘美蘭古樂的交織中,演繹「機械神秘主義」圖景。 11月28日、29日場次增設幕後體驗環節,藝術總監Antony Hamilton也將在11月24日開設工作坊,解密其編舞中的數學思維。

4. 亞洲創作生態:兩大平台協助交流

舞蹈節同步推出「FIRST 創作平台」與「未來字典」兩大交流計畫:前者精選張煒彥、朱仟青等6組本地藝術家分享創作概念;後者由上海策展人發起,連結梅卓燕等港、穗、京及神戶藝術家,透過母語藝術詞彙探討文化多樣性,為專業人士與橋樑搭建深度對話。

西九演藝行政總監譚兆民曾表示,「自由舞」系列是推動跨界創作、連結國際藝術社群的重要載體,更在為即將落成的西九演藝中心鋪墊基礎。從香港本土力量與亞太頂尖舞團的對話,到機械科技與傳統元素的融合,這場長達19天的盛典不僅是視覺饗宴,更是理解當代舞蹈發展趨勢的窗口。

圖片來源:主辦單位官網


相關文章:
1)激情全運會 活力大灣區:第十五屆全運會粵港澳觀賽指南
2)香港萬聖節玩瘋了!首個音樂嘉年華連嗨10天,迪士尼/海洋公園/蘭桂坊4大狂歡地附購票指南
3)大灣區機遇:【賽事通知|第九屆「首部劇情電影計畫」】現正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