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两会” 召开期间
参会的女代表、女委员们认真履职尽责
积极建言献策
为四川高质量发展
传递女性心声
展现巾帼风采
贡献巾帼力量
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
聆听 “她声音”
↓↓↓
四川省人大代表赵海伶
一个小小网店
架起一座连接山里与山外的桥
赵海伶回忆,曾经,在秦巴山区,老乡们要把家里的山货变成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当时,让赵海伶印象最深刻的是去一家沿街叫卖蜂蜜的叔叔家收蜜。从县城出发,不仅要坐三个多小时汽车,还要走几小时的泥泞山路才能抵达。赵海伶表示,让她感到震惊和触动的,是她和叔叔发生的一段对话——“你有什么梦想呀?”“我的梦想就是过年的时候能够给小女儿换一张崭新的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他却用‘梦想’来定义。我想,还有多少像这位叔叔一样的村民,他们手捧山珍,却挣扎在困顿的生活中?”这次经历,让赵海伶在21岁的年纪,明白了责任的意义——不管多艰难,都要坚持下去,努力让更多人看到希望。
怀揣着这样的初心,赵海伶和团队开启了创业,用一个淘宝小店,架起一座连接山里与山外的桥梁。同时也通过直播电商、公益助农,去到这些场镇、乡村等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免费帮山里老百姓卖山货。
赵海伶表示,作为省人大代表,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们的市县政府也在大力实施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战略,我也会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让我们家乡的农产品走得更远、走向更稳,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四川省人大代表刘春香
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既是家事,又是国事
刘春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刘妈”。她与留守儿童的故事始于1999年,当时她定居德阳做兼职舞蹈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中江给孩子们编排舞蹈,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和一句“老师,您还会再来吗?”让她许下了“我会再来”的承诺。从此,她也踏上了支教的道路,用舞蹈打开留守儿童的心灵。
2018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后,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刘春香和团队编创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韵律操、防侵害操,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让10多万学生从中受益。让她更欣慰的是,她的建议在新修订的《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得到了体现。
除了关注留守儿童,刘春香还积极投身到关爱老年人的事业中。她组建银龄志愿者团队,开办老年大学,支持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服务。她还链接社会资源,在小区里开办了爱心素食免费食堂,解决孤寡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老人们握着我的手说,‘你比我的女儿还亲’。”
这次两会,她带来了关于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体系落实的建议。“在此,也呼吁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一老一小’的事业当中,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保护,让爱洒满人间!”
四川省政协委员郑胜兰
优化母婴室体验
让“小空间”装满“大幸福”
“现在国家在提倡鼓励生育,如何完善和提高对女性及婴儿的社会服务水平,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不断努力。”省政协委员、成都创女时代科技社会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胜兰表示,科学配置和设计母婴室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小小的母婴室其实是一篇大文章。
长期以来,郑胜兰对女性和儿童的民生问题极为关注,其中对于母婴室的科学配置和设计,过去两年郑胜兰做了很多的观察和调研。“我觉得母婴室的设计并不需要多么豪华、奢华,关键是要科学、实用。我感觉很多母婴室在细节设计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郑胜兰说,很多的母婴室是感应水龙头,且不能放出热水,但母婴室除了为哺乳期母亲喂奶提供场地外,另一个作用就是方便婴儿便后换洗,但如此设计使用则不太合理。另外,很多母婴室为了装修方便,尿布更换台都是横式设计,家长操作受限,也不方便使用。她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资料,发现对于母婴室的设计并没有相关的标准或是指导意见。”
今年省两会,郑胜兰的提案之一就是“改善细节提高母婴室设置人性化”。她建议,我省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或完善更新母婴室配置和设计方面的指导意见,推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设标准,让实施者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
四川省政协委员商慧芳
针对“一老一小”
分层级建设智慧化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大的数据,去摸排我们现在有多少老年人,不同层次年龄的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状况是什么。”今年省两会,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慧芳关注“一老一小”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期沉淀在卫生健康事业的商慧芳发现,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导致养老负担加重。同时,需要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生育率。
她建议利用微网格化大数据,分层级建设智慧化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加快建立智慧化养老体系,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同时,要以更大力度多措并举提升生育率,给年轻人更好的生育支持,建设更多普惠性的托育机构。采取多元举措,提升生育率。为打破年轻父母不敢“托育”的困境,可以扩大普惠托幼服务覆盖面。此外,加强养老育幼政策支持、保障及监管力度。建议给予养老机构税收减免、租金优惠等政策支持;政府加强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如加强养老、育幼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
四川省政协委员色准
阿坝州海拔2500米以上的学校
全部实现供暖
“阿坝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秉持‘让学校成为当地最好的环境,让老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让学生成为最受呵护的对象’的教育理念,落实十条举措,明确‘一年有变化、三年有起色、五年有成效’的发展思路。全州教育经费,五年来总投入了238.8亿元,各学段生均教育经费稳步提升。”色准以自己所在的阿坝州为例,讲述了她看到的变化。
在大力提升办学条件方面,色准自豪地表示,阿坝州已实现互联网千兆到校100%覆盖,全州海拔2500米以上的学校全部实现供暖。并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开展“引智强校”行动,引进优质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汶川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也是全省民族地区首个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认定的县。”色准举例说。
此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阿坝州聚焦“学有优教”的关键,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全面构建师资队伍五级培训体系,实施“十百千万”名优学科骨干教师、校园长培养培训项目。“成效比较显著:一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二是促进学科教师配齐配强,三是实现县域内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强校与相对薄弱学校人才资源共享。我们民族地区孩子们搭上了教育发展的‘快车’。”色准相信,在这些举措的持续坚持下,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四川省政协委员马薇
数字时代的文化强省
绝对离不开数字表达
“作为文艺界的委员,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急难愁盼,为优秀中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环境建言献策,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努力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和职责所在。”马薇坚定地说道。
数字时代的文化强省,绝对离不开数字表达和数字传播。马薇认为,目前人工智能、AR技术对文化艺术产生深刻影响,文化艺术数字化方兴未艾,“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大踏步赶上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
如何利用数字化赋能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带给人们全新的文化体验?马薇表示,首先要推动内容创新,以更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产品,增强数字文化产品的影响力、表现力和共情力。其次要挖掘科技潜能,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去探索音乐、影视、演艺、图书等领域的表现新形式和表达新路径,发展新业态,通过“云端”构筑文化发展新高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继续办好西博会、金熊猫奖等国际性节会,充分利用各大社交平台打造国际传播网络矩阵,绽放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对接情感需求,增进民心相通。
四川省人大代表肖芳
高原上走出的地铁司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肖芳特别记下了一句触动人心的话:“打造更多友好社区,讲好更多友善故事,让每一个努力奔跑的奋斗者都能被看见、被关爱、受尊重。”在她看来,这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也会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之前,她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关注着普惠型公办幼儿园和高质量幼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围绕“如何让婴幼儿受到高品质低收费的学前教育”等问题建言献策。今年,她关注的依然是民生方向,聚焦医疗领域,建议提升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社区有很多老人和小孩,提升社区医院数量和质量,能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就医速度和便捷度。”
而多年来,作为人大代表发出的声音,也落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激起了回响。从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不断增加,到挂一次号可以管三天,民声所呼,亦是肖芳心中所想。
作为一名地铁司机,肖芳表示,无论是走上两会会场,还是在地铁一线,永远不会忘记这份为民初心。
四川省人大代表牛晓宇
提升儿科服务能力
守护儿童健康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就包括“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尽力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等内容。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谈到,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大背景之下,构建生育友好型医院,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是重要的内涵要素。
牛晓宇建议,在未来,要加强对孕前、孕产期、新生儿及产后保健专科建设投入力度,鼓励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保健服务,同时,提升大家对于无痛分娩的认知,增加医保对于住院分娩总费用和门诊产后康复的覆盖比例和范围,减低家庭的生育支出。
转自 | 四川幸福女性
龙马潭区妇联微信
编辑 | 曾晓滟
审核 | 叶 霞
签发 | 吴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