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四月,艺术市场热点新闻层出不穷。多家画廊陷入经营危机,高古轩、柏林佩雷斯接连关闭展览空间,迈阿密艺术画廊深陷伪造画作丑闻。艺术会展业发展态势较为良好,迪拜艺术博览会、达拉斯艺术博览会顺利举办。泰特现代美术馆获赠巨幅三联画;《艺术新闻》宣布新主编任命;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公布终生成就金狮奖得主;《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新鲜出炉,成为指引艺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


国外




泰特现代美术馆获赠

·米切尔巨幅三联画

2023级艺术市场专业本科生 于佳萱



琼·米切尔 《伊娃》


事件近日,著名收藏家乔治·M·佩雷斯(Jorge M. Pérez)和达伦·佩雷斯(Darlene)向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捐赠了一批重要的艺术品,其中包括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创作的巨幅三联画《伊娃》(1973年)。这幅长达20英尺的画作是该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米切尔在她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建立了独特的视觉词汇,她是美国“第二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家,对传统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以及对色彩联觉的运用进行了极具创造力的全新演绎,这使得她在同辈艺术家中独树一帜。除此之外,米切尔的作品还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惠特尼美术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列为永久收藏品。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玛丽亚·巴尔肖对英国广播公司表示,这次捐赠是该机构收到的“最重要”的捐赠之一,她将其描述为“变革性的”,因为它扩大了公众对现代杰作的接触机会。


点评琼·米切尔的三联画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入驻泰特,填补了欧洲主流美术馆对第二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女性艺术家作品的收藏空白。其与罗斯科作品的并置,形成跨越世代的抽象艺术对话。米切尔的作品被欧洲权威的现当代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接纳,标志着其正式进入“西方正典”体系。巴尔肖馆长强调的“变革性”,体现在泰特通过此类捐赠持续践行“艺术民主化”理念,相较于美国博物馆的精英主义传统,英国公立美术馆则更注重公共教育功能。






卷首语新岁伊始,艺术市场热点讯息如期而至。新年新迹象,全球艺术机构也迎来了自己的困境与发展,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纽约沃什伯恩画廊、开罗艺术中心都将迎来不同程度的关停。但新的机遇与之并存,有关大英博物馆领导层的更换、威尼斯双年展参展画家的选择,以及印第安纳大学大型艺术展览的临时闭展等都无一不揭示了市场的风云变化,同时国内希克奖2023获奖情况、景德镇陶川溪创意集市等更多热闻不容错过。




亨特·拜登的艺术品经销商

受到众议院监督委员会的质疑

2022级艺术市场专业本科生 汪一畅


亨特·拜登的代理画廊(乔治·博格斯画廊)


事件19日,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詹姆斯·科莫(肯塔基州共和党)发表了关于亨特·拜登及其代理画廊乔治·博格斯画廊(Georges Bergès Gallery)的讲话,此次讲话也作为18日至14日对总统弹劾调查的一部分出现于公众视野。亨特·拜登的艺术生涯及其商业来往一直受到共和党人的密切关注,他们不仅认为亨特会从其父亲的政治影响中获利,同时也担心购买人借助亨特的艺术作品来接近总统。乔治·博格斯画廊为亨特的作品定价为5.5万美元至22.5万美元不等,这对新兴艺术家而言价格较高。且据乔治·博格斯画廊透露,亨特本人知道70%有关购买人的信息,且确认购买人中包括民主党买家、好莱坞律师凯文·莫里斯、洛杉矶房地产投资者伊丽莎白·赫什·纳夫塔利等。其中,莫里斯给亨特花了数百万美元,被亨特称为“兄弟”。纳夫塔利则分别于20212022年先后购买了亨特的作品,并于2022年被任命为美国财产保护委员会成员来保护美国海外财产。但之前的报道中,乔治·博格斯画廊声称并未告诉亨特买家信息。由此可见,乔治·博格斯画廊此次说法与之前的报道有矛盾,此前还有报道称乔治·博格斯画廊与白宫制定一项协议,其中规定对购买人信息进行保密,同时也对亨特保密从而避免出现利益冲突。现如今,当时的白宫新闻秘书珍·帕莎基表示白宫没有促成这项协议,但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


点评世界范围内非艺术界知名人物的艺术作品的市场价格总能高于同等地位的艺术家,从而出现资本溢价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扰乱艺术品市场秩序,也为艺术家们提升了竞争压力。虽然这些知名人物可以从中获取暴利,但当“交易”公之于众之时,则会激发公众之愤慨,最后双方名声败坏、劳而无功。就此次事件而言,乔治·博格斯画廊受到质询一方面是作为代理画廊前后多次对外说法自相矛盾,事关艺术家的社会名誉,另一方面画廊没有将亨特的作品所带来的政治影响考虑到位,也始终没有与白宫方面签下任何协议,属于管理上的失误。同时,亨特·拜登若是想全心投入艺术事业就应该考虑到其父亲带来的政治影响,或许可以使用艺名署名其画作,或是主动与画廊制定协议、加强管理,在销售个人艺术品上不扰乱市场秩序、不刻意抬高作品价格、不接受政客的谄媚阿谀,让自己的事业得以长远发展。










柏林佩雷斯画廊进入破产程序,

国际业务前景未明

2023级艺术市场专业本科生 荆喜然


柏林佩雷斯画廊

事件近日,德国知名的柏林佩雷斯画廊(Peres Projects)进入破产程序,该画廊由哈维尔·佩雷斯于2003年创立,辗转多地后于2005年落户柏林,发展为国际艺术领域重要力量,在米兰、首尔设有空间,常亮相国际顶级艺术展会。今年2月,柏林佩雷斯画廊因财务不稳定问题被媒体曝光,柏林地方法院对其启动临时破产管理程序。受德国法律限制,债务细节尚未公开,但此事凸显艺术市场的深层问题。目前,画廊柏林空间运营存疑,米兰分支已关闭,仅首尔空间正常运营。尽管深陷危机,佩雷斯画廊仍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在今年春季参加马德里ARCO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并与上海Prada荣宅合作办展。不过,在全球艺术市场销售额下降的背景下,此类高端画廊或因租金上涨、藏家需求疲软等因素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点评柏林佩雷斯画廊的破产,不仅是个案,更是全球艺术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缩影。作为国际艺术领域的重要力量,其凭借多元布局与频繁参展塑造品牌,但危机暴露了艺术机构扩张的潜在风险。临时破产管理程序凸显行业财务透明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德国法律对债务信息的保密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从行业视角看,画廊在遭遇危机的冲击下仍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体现艺术市场“刚性需求”与“财务脆弱性”并存。此次事件为行业敲响警钟,促使艺术机构反思扩张与成本控制策略,为艺术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艺术新闻》宣布任命两位新主编

2023级艺术市场专业本科生 姜佳歧


朱莉娅·米哈尔斯卡(Julia Michalska)与本杰明·萨顿(Benjamin Sutton)


事件:4月8日,金融服务集团尚承集团(AMTD)集团宣布了《艺术新闻》新主编的任命。朱莉娅·米哈尔斯卡(Julia Michalska)被任命为全球主编,本杰明·萨顿(Benjamin Sutton)担任美洲区主编,同时成为全球编辑委员会成员,负责管理和监督《艺术新闻》全球内容和质量。朱莉娅负责全球编辑战略板块,尤其监督英国、欧洲、中东、非洲和澳大利亚地区,同时负责报纸的印刷和数字出版物。她在这一领域工作近20年,在推动该报数字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推出了热门播客《艺术周刊》和系列时事通讯。本杰明则领导《艺术新闻》在北美和南美的扩张,包括编辑报道。他在艺术行业出版物领域有超10年经验,2021年加入《艺术新闻》并担任美洲区编辑,扩大了该报在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影响力,还助力推出了首个英西双语特刊。此次任命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全球编辑模式,将延续该出版物在多个地区的成功。


点评:朱莉娅在数字转型与内容创新上经验丰富,本杰明·萨顿在区域拓展与内容深耕上成果显著,他们的加入将为刊物注入新活力,有望融合深度报道与数字传播,拓展全球视野,挖掘多元的艺术故事。在运营方面,或许能结合传统与数字平台优势,优化发行推广,增强与读者互动,并给其他艺术媒体做出示范,促进人才流动与良性竞争。与此同时,新团队的融入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不仅需平衡各方需求,还需应对新媒体冲击。两位新主编的加入,优势互补,《艺术新闻》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权威艺术市场报告发布,

全球艺术品销售额有所下降!

2024级硕士研究生 张婷


 2025《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


事件:4月8日,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发布,本次报告仍由文化经济学家兼《艺术经济》创办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Clare McAndrew)所撰写。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艺术市场销售总额为575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12%,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端市场降温”和“经济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持续影响”。伴随着高端市场明显萎缩的同时,低价位市场表现十分活跃,其不仅反映在5000美元以下的艺术品成交量的增长,更体现在小型画廊连续两年实现销售额的增多。撰写者麦克安德鲁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更有利于艺术市场长期的持续发展。另外,报告显示2024年的新客户占总客户的44%,其所带来的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了5%,这或许对艺术市场的未来发展释放了良好的信号。


点评作为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的发布无疑会对未来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走向产生影响。该报告不仅指出2024年艺术市场总值下跌缩水至575亿美元的事实,更揭示了交易量逆势增长的暗流——低价位艺术品掀起抢购的热潮。高端艺术品消费的疲软,并不代表艺术品市场的“没落”,而是消费重心的转移,低价位市场活跃度的上升,或许为画廊与拍卖行注入新的活力。



























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

于朱美拉古城开幕

2023级艺术市场专业本科生 王石贻轩

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现场


事件:4月17日,2025年第十八届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Art Dubai)于朱美拉古堡(Madinat Jumeirah)举行,艺博会持续至20日。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是中东和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艺术博览会,这一世界文化艺术盛事汇聚了来自65个国家的400多名艺术家和画廊,为参观者提供一个沉浸式的艺术交流空间,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余件艺术作品。朱美拉古城占地约为45万平方米,充满了华贵优雅的阿拉伯风情,古城群系建筑高低错落、形态各异,构成一幅美丽的城市风景图。迪拜贾米尔艺术中心主任安东尼娅·卡弗(Antonia Carver)表示:“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认为的边缘地区已经变成了中心——它便是迪拜市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博览会。”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自2007年首创,距今已近20年。主办方表示,此次博览会意在将历史叙事与当代具象和抽象联系起来,向观众展现当代艺术和古城文化的碰撞与冲击。

点评本届迪拜艺术博览会参展画廊数量创历史新高,涵盖当代艺术、数字艺术及传统现代作品。新增的20余家首次参展画廊,尤其聚焦海湾、非洲和南亚新兴艺术家的作品,进一步凸显博览会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迪拜通过艺术博览会、卢浮宫分馆等项目的建设,正从“石油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艺博会不仅成为全球藏家掘金新兴市场的平台,更通过国际资本合作强化了其商业与学术并重的定位。2025年迪拜艺术博览会既是区域文化自信的展示,也是全球化艺术市场的缩影。其成功得益于资金投入与国际合作,但艺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解决教育、审查等深层问题。未来,迪拜能否真正成为“新巴比伦”式的艺术之都,不仅取决于交易额的增长,更需在自由表达与文化传统间找到平衡点。






高古轩将结束其

麦迪逊大道980号空间经营

2023级硕士研究生 薄晓彤


麦迪逊大道980号空间的高古轩画廊


事件本月,高古轩画廊宣布即将结束其位于上东区麦迪逊大道980号的展览空间的运营,并以一场献给巴勃罗·毕加索的展览作为收官。这场主题为“毕加索:双人对谈”的展览于4月18日开幕,展览由画廊与毕加索的女儿联合策划,以毕加索整个职业生涯(1896年至1972年)为主题,呈现其创作的超过50件罕见的绘画、雕塑和素描作品。这次是高古轩第21次为这位艺术大师举办展览,既是对毕加索从业生涯的回顾,也是高古轩对麦迪逊大道980号空间的深情告别。高古轩作为享誉国际的现当代艺术画廊,自1987年起就在麦迪逊大道980号营业,自此高古轩画廊与麦迪逊大道相辅相成,实现了经济与艺术的双丰收。这次的关停消息最早在2023年被报道,虽然麦迪逊980号空间被关闭,但其在上东区的业务并未远离,依旧正常运营。


点评:疫情之后,受经济与市场的双重影响,不仅各大国际画廊空间关闭,一些艺术院校也因资金周转问题而停止招生。这次作为享誉国际的著名画廊高古轩也选择了关闭其中一间经营机构,更是展现了顶级画廊在经济下滑的趋势下选择的妥协方式,国际画廊的关停也势必会影响着中小型画廊与非营利机构的生存空间。高古轩画廊选择在关停前以著名艺术家展览收尾,不仅是对艺术的致敬,更是通过将空间关闭与毕加索的“职业生涯终局”并置,画廊成功将一场商业决策转化为具有悲情色彩的文化事件,刺激藏家为“最后的高光时刻”买单。





唐娜·哈拉维和伊塔洛·罗塔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

2024级硕士研究生 张金婷


唐娜·哈拉维和伊塔洛·罗塔

事件:4月4日,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授予美国哲学家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终身成就金狮奖,同时,意大利建筑师兼设计师伊塔洛·罗塔(Italo Rota,1953-2024)获特别终身成就金狮奖(追授)。颁奖仪式将于5月10日在威尼斯双年展总部朱斯蒂安宫(Ca' Giustinian)举行。唐娜·哈拉维是一位生物学家和科学理论家,同时也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意识史系荣休教授,其核心理论“赛博格”是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同时为女权主义提出新的政治策略。已故的意大利建筑师兼设计师伊塔洛·罗塔(Ituro Rota)1953年在米兰出生,他持续进行跨学科研究,涵盖多个领域。正如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核心主旨:探讨建筑行业如何借助跨学科合作,适应日益不稳定的生活环境,将其转变为适宜居住的空间。两位获奖者用更广阔、多元的领域来扩充对当下建筑的启示。


点评:被誉为“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是全球建筑领域最重要的展示平台之一。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是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最高荣誉之一。唐娜·哈拉维是跨越社会科学、人类学、女性主义批评与技术哲学的当代思想界最具影响力的声音之一,而伊塔洛·罗塔作为先知般的先驱,他淬炼出独特的折衷主义,兼具诗意愿景与极致理性。唐娜·哈拉维与伊塔洛·罗塔荣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标志着建筑界日益重视思想维度、跨学科融合以及对未来的伦理反思。这一奖项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建筑领域未来可能性的一次强有力的宣言。






17届达拉斯艺博会顺利举行

2022级艺术市场专业本科生 刘宇轩


第17届达拉斯艺术博览会


事件:4月13日,第17届达拉斯艺术博览会(Dallas Art Fair)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风波后顺利举办。自2009年创办以来,达拉斯艺术博览会已成为美国南部重要的艺术盛会之一。作为达拉斯艺术月(Dallas Arts Month)的核心活动之一,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画廊、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达拉斯艺术博览会致力于融合本地与全球视角,将新兴艺术家与知名艺术家汇聚一堂,与热情的藏家们交流合作。十多年来,该艺博会一直推动着区域艺术生态系统的演变与成长,秉持着包容且全球化的视野。今年的展会共有来自全世界91家不同的参展商,展示了来自21个国家及地区的93家画廊的作品。作品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多种媒介。再次证明了达拉斯艺术博览会对艺术的持久承诺以及在国际艺术版图中的强大影响力。本届艺博会如同一个微缩的世界艺术图景,以美国本土画廊为中坚力量,清晰地展现了美国艺术生态的多元面貌。

点评:此次艺博会可谓“命运坎坷”,其正赶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颁布,美国股市在经历了近一周的自由落体式下跌之后,在4月9日触底反弹,此前特朗普暂停了最激进的“对等”关税(对中国的关税除外),但在10日展会开幕前的几个小时内,美国股市再次暴跌,对艺术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博览会期间仍有多件高价作品成交引人瞩目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MA)通过博览会,利用近10万美元的基金,从七家画廊购入了多件艺术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艺术市场仍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2025佳士得香港首个亚洲艺术周

2023艺术市场专业本科生 王悦菡



2025亚洲艺术周系列拍卖上海预展现场


事件4月1日,佳士得宣布,2025年首个香港亚洲艺术周于4月底至5月初在全新亚太区总部The Henderson隆重举行。此次艺术周不仅延续了佳士得在亚洲艺术领域的深厚积淀,更将以丰富多元的拍卖专场和精彩纷呈的艺术活动,为全球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本次亚洲艺术周重磅推出了多场专场拍卖,如4月30日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5月1日的“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拍卖,其中不少作品为首次现身拍场。其中领衔4月30日“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重点拍品包括唐寅的《层楼拔嶂图》、文征明的《存菊图》及金农的《仿唐宋八大家山水册》。5月1日开启的“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拍卖则有张大千的《扁舟觅桃源》、黄冑的《日夜想念毛主席》等诸多私人珍藏。5月2日,佳士得香港还将呈现“靛蓝若化—重要私人珍藏官窑青花器”单一藏家专场拍卖,以及“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春拍,为香港亚洲艺术周增添瞩目亮点。本次佳士得香港亚洲艺术周所推出的精品众多,有望为亚洲艺术市场提振信心注入活力。

点评近年来,艺术市场虽有波动,但也在调整中不断革新。从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销售额下滑,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疲软,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头部公司全球拍卖总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过,市场也不乏亮点,如年轻藏家逐渐崛起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此次佳士得亚洲艺术周汇聚众多名家书画和珍贵艺术品,如唐寅、张大千等大家之作不仅能吸引高阶藏家参与交易,推动高价拍品市场的繁荣,还能吸引更多公众关注,提升艺术市场热度。同时,此次亚洲艺术周的举办,不但有助于提高亚洲在全球艺术市场中的份额,也无疑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亚洲艺术中心的地位。







迈阿密画廊主

涉嫌伪造沃霍尔作品被起诉

2024级硕士研究生 刘艺



迈阿密艺术画廊


事件4月1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艺术品犯罪专案组对迈阿密艺术画廊(Miami Fine Art Gallery)展开突击行动,现场查封大量涉嫌伪造的艺术品。该画廊创始人莱斯利·罗伯茨因涉嫌大规模艺术品欺诈及洗钱犯罪,与其同伙卡洛斯·梅伦德斯一同被捕,两人于4月21日接受司法提审。据联邦起诉书披露,现年62岁的罗伯茨自1997年经营画廊开始,便长期向高端艺术拍卖市场流通赝品。此次案件涉及价值600万美元的安迪·沃霍尔系列赝品交易——2024年8月,佛罗里达收藏家马修·佩尔曼家族通过法律途径指控罗伯茨团伙伪造沃霍尔认证文件,并出具虚假鉴定证书。经佳士得拍卖行专家鉴定确认,涉案作品均非艺术家真迹。面对指控,罗伯茨辩护团队声称当事人系“行业潜规则的替罪羊”,但拒绝就具体案情发表评论。法律专家指出,若电信诈骗共谋、洗钱及艺术品欺诈三项罪名成立,依据联邦量刑标准,主犯最高可面临30年监禁。

点评作为全球顶级艺术画廊之一,迈阿密艺术画廊频发的高价赝品交易事件,折射出艺术品鉴定体系存在致命漏洞。从权威拍卖行专家证书的伪造,到认证机构文件造假,再到赃款洗白链条的成熟运作,整个利益链条的腐败已远超个案范畴。惯犯罗伯茨曾四度涉案,折射出艺术品犯罪已从个体欺诈升级为职业化的黑色产业,艺术市场的繁荣不应建立在虚假的繁荣之上。艺术从业者应以此为戒,坚守职业操守,收藏家需提升专业素养,监管机构需完善法律体系,通过多方努力共同维护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编审:刘韬 石婷婷
审校:刘鑫宇 薄晓彤 冯双 王耀萍
栏目主持:刘艺(新闻)薄晓彤(艺评)
冯双(展览)刘鑫宇(热点)王耀萍(拍卖)

微信编辑:张婷

(以上人员均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



     艺术市场情报站~

艺林谈往·宜学笔谈·艺市快报

  拍卖 | 展览 | 热点 | 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