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核准“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标志”等2件特殊标志登记的公告(第623号)

2、关于印发《2025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的通知

3、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

4、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会召开

5、2025年度第四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6、市场监管总局:去年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4.39万件

7、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第一批公开招聘公告

8、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2024年度统计

9、日本研讨2025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01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核准“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标志”等2件特殊标志登记的公告(第623号)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

第六二三号

       依据《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提交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标志”等2件特殊标志登记申请予以核准。
 特此公告。

       附件:“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标志”等2件特殊标志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5年3月18日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02

关于印发《2025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的通知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实施,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制定本方案。


涉及商标的有:

       ● 规范专利商标的申请和使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开展专项行动、引导行业自律、加强代理机构监管等方式,持续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囤积行为。加强对查处使用带有欺骗性、不良影响等禁用商标违法行为的专业指导,对已经取得注册的,及时按程序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依职权无效,加大无效决定生效后的跟踪处置。推进《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实施。


       ● 加强商标保护。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及时保护、重点保护、援引保护。鼓励各地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方式,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商标、涉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等知名商标的保护,严厉打击“傍名牌”等侵权行为。加强对互联网领域利用关键词实施侵权、组合使用注册商标实施侵权、利用外观设计专利对他人在先注册商标实施侵权等隐蔽性侵权行为的监管和专业指导。


       ●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落实《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有序推动原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高质量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监管。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实施评估。鼓励各地运用产地溯源等手段,完善地理标志特色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专业化地理标志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完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核准、注销和监管工作体系,规范专用标志的使用。


       ● 加强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保护。做好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等大型赛事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仿冒运动会纪念品、文创产品等侵权行为。强化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展前排查、展中巡查和展后跟踪,畅通投诉渠道,快速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做好五一、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对电商平台、商超、专业市场的监管,防范侵权假冒商品流通。在应季地理标志产品集中上市的时间节点开展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严格规制擅自使用地理标志违法行为。


       ● 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区域内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完善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公平公正办理各类案件,一视同仁保护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建设,重点加强对民营企业海外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完善海外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337调查”、跨境电商诉讼、商标恶意抢注等纠纷的预警监测,提升服务企业的及时性和主动性。加强与商务部门的协调对接,依法严格管理技术出口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


       ● 推动纠纷化解社会共治。加强对专利权属纠纷、发明奖励和报酬纠纷等的行政调解工作,强化办案指导和联动,提升调解质效。加强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建设,通过设立专职调解员、成立专家库等方式,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增强调解专业性和公信力。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加强知识产权纠纷仲裁工作,拓展利用仲裁渠道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商标专利侵权、商标恶意抢注、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行为的失信惩戒。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案例作用,做好案例评选、推送、发布工作,加大经验交流推广力度。


(点击下方来源即可跳转阅读原文)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03

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我国出台《关于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重点推进六方面改革:


一、健全市场化机制
 构建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制度,扩大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善专利转化容错机制,规范代理行业秩序,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和交易市场,强化金融支持创新作用。加强标准与专利协同创新,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二、强化法治保障
加快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建立地理标志统一保护制度。创新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建立全国统一著作权登记体系,整治非正常专利申请,完善权利冲突解决机制。强化新领域保护,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和开源合规建设。


三、提升国际化水平
 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支持国际交流与海外维权。设立海外纠纷指导中心,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和维权援助基金,开发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加强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进服务便利化
 优化专利商标变更审查周期,推行告知承诺制和跨部门联办。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数字化平台,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在重点园区设服务站,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上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


五、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统筹推进改革举措。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加强政策解读和典型经验宣传,形成可复制的创新模式。通过改革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04

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会召开

近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成效,对2025年任务作出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眈陆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精神,不断强化提高站位、服务大局,聚焦重点、助力突破,凝聚合力、协同推进,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等五方面认识,找准公共服务工作着力点。会议要求,围绕打造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要建立健全重点服务长效机制,有效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深化公共服务普惠供给,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05

2025年度第四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2025年度第四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一、院线电影


二、电视剧

来源:国家版权局


06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4.39万件

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商品、重点市场治理,积极发挥行政执法震慑力,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各类专项行动共查处相关案件近67.5万件,其中,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4.39万件,针对侵权假冒高发多发的重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约8.8万次。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07

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第一批公开招聘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政策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5名。招聘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本次公开招聘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招聘。


二、招聘岗位及人数

本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5名,具体岗位说明和人数详见《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第一批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08

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2024年度统计

2025年3月12日,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发布2024年年度统计(Annual Figures for 2024)。统计发现,DPMA受理的德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发明比上一年更多,在专利排名中占主导地位的汽车行业申请行为有所变化,DPMA的绩效分析表明其知识产权审结效率有所提升。


德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交的发明申请大幅增长

2024年,DPMA共受理59,260件专利申请,比2023年增长了1%。其中,德国国内专利申请共40,064件,比2023年增长了4%;来自国外的申请数量为19,196件(−4.8%)。


2024年,DPMA共受理了80,365件商标申请,比2023年增长了2.1%。外观设计申请总量为3,951件,增幅更大(+4.7%)。相比之下,实用新型的申请略有下降,共受理了9,577件(−1.3%)。


DPMA在所有知识产权领域的审查卓有成效

2024年,DPMA共审结了45,242件专利申请(+6%),授权的专利数量为23,944件(+7.1%);商标领域,DPMA共审结74,889件(+5.8%),商标注册49,991件;外观设计领域,DPMA共审结30,675件(+3.1%),外观设计注册28,024件;实用新型领域,DPMA共审结9,921件,实用新型注册9,064件。


商标领域的申请趋势

申请人申请最多的类别是第35类(“广告;企业管理、组织和行政;办公功能”),共有23,986件申请(-0.3%);其次是第41类(“教育;提供培训;娱乐;体育和文化活动”),共有19,284件申请(+5.3%);再次是第9类(“电子仪器和仪表;计算机硬件;软件;光学设备”),共有15,025件申请(+6%)。在外观设计申请方面,排名靠前的商品类别是“服装和服饰用品”(4,415件,+14.7%)、“家具”(4,394件,-1.7%)和“图形符号和标识、表面图案、装饰、室内外布置”(3,631件,-3.4%)。

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09

日本研讨2025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2025年3月13日,日本知识产权推进战略本部召开会议,围绕2025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制定展开讨论。重点讨论了“酷日本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产业国际化、地方创生2.0及高附加值产业培育等方式,增强日本文化软实力和经济收益。目标是到2033年日本相关产业海外规模达5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3万亿元)。该计划预计在2025年6月正式发布。


(1)基于内容产业的跨领域合作:①为推动以动漫等内容产业为核心的日本全国性跨领域合作,内容产业相关地方政府及部门将加强协作,并推进政策落地;②非内容产业将关注与内容产业的结合,分享成功经验与合作模式,推动地域资源与不同产业结合,创造更具附加值的内容产品和服务。


(2)推动内容产业基地建设及联动:①与政府、教育机构合作,推动企业招商、产业聚集、旅游枢纽及人才培养。②整理和共享地区成功经验,促进基于各地特色的创新实践。


(3)海外拓展:①推动海外扩张的同时促进品牌建设,如地理标志(GI)与商标注册可提升品牌可信度与认知度;②结合外国人关注的日本文化元素,推动品牌国际化;③海外宣传需跨越地域与行业壁垒,从外国人的视角提供全面且易获取的信息,提升国际影响力。


(4)跨领域合作:①构建与外部专家、业界资源对接的环境,促进地方与高水平制作人合作;②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进行产业基地建设,加强政产学各界合作;③促进区域内不同产业的联动合作。


(5)日本地域品牌保护制度:日本主要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和地域集体商标制度来保护地域品牌。截至2025年1月,日本有154件农产、30件酒类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与欧盟、英国等实现国际互认;另外,有781件地域集体商标被注册。

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图片
嘉权视角丨生物序列类发明专利申请创造性的若干问题探讨
图片

图片

IP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