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人力资源资讯

2024年11月刊




内容摘要




行业动态圈


1.李强在上海调研技能人才工作

2.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举办

3.2024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及发展趋势分析

4.河南新野:构建“唯才是举”全链条人才格局




鹿城资讯网


5.尔滨,昆山来了!

6.喜报!集团荣膺2024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AAAAA信用等级等多项荣誉!




园区风采集


7.汇聚多元智慧 赋能发展新篇——昆山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课堂”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8.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成功举办




人才汇聚点


9.昆山市第八届十佳HR经理人评选活动

10.2024年度昆山市退役军人秋季专场招聘会暨“嘉昆太”联合招聘会

11.2024“就在苏州·昆山如意”百校千企引才计划校园招聘系列活动




政策理论站


12.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13.内蒙古15部门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建设




行业动态圈



01

李强在上海调研技能人才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调研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主题授课、调研交流、文化集市、专场招聘等活动,推动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调研中,李强前往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和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并与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选手交谈。李强强调,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努力造就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李强在调研中提到了两个关键词:科技、民生。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约为30%。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此次调研中,李强详细了解了我国申办世界技能大赛和获奖等情况。2026年9月,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我国已参加七届,累计获得93枚金牌、41枚银牌、28枚铜牌和71个优胜奖,连续多届蝉联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李强在上海还与多位获得大赛金牌的选手面对面交谈,其中就包括在最新一届世赛中代表中国取得金牌的卢俊威和谢辉铉。

今年9月,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举行。作为产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在传统优势项目表现优异,在新兴领域、数字领域的不少项目上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中,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卢俊威、谢辉铉组成的团队夺得工业4.0项目金牌,并以全场最高分赢得“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以世界技能组织创始人名字命名的“阿尔伯特·维达”奖,是世赛的最高级别荣誉,每一届大赛中,只有一个赛项能够获此殊荣,被誉为“金牌中的金牌”。

工业4.0项目是中国选手首次参加,这是一个制造业高端项目,集合了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等,并涵盖数字化新技术,要通过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中国选手之所以能胜出,很大原因是我国在云计算领域本身就积累了足够的优势。我们即将从世界工厂的参与者,转型为拥有智能高效管控全球工厂能力的管理者。”卢俊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调研中,李强指出,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瞄准科技前沿和国际一流,培养更多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助力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民生需求,今年6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对于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至关重要。

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调研中,李强提到了三个与民生需求密切相关的领域:养老、托育、医疗护理。一是老有所养,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人社部近年发布的“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养老护理员居于前列。二是幼有所育,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在“十四五”规划中,“千人口托位数4.5个”是重要指标。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家,托位约480万个。三是病有所护,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97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1.1%,其中失能人口规模达4654万。据推测,到2025年我国失能人口将上升到7279.22万人,2030年将达1亿人。医药行业对专业护理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且标准不断提升。

“养老、托育、医疗护理等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要大力加强相关领域技能人才培训,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民生需求,有效扩大就业、促进消费。”李强说。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人才展洽平台,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今发展生态,以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服务人才。期待更多全球优秀人才来沪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共同谱写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精彩篇章。


02

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举办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人才展洽平台,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今天(2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国务委员谌贻琴发表讲话并宣布大会开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致辞。

谌贻琴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全球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也将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大舞台。中国将持续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为外国专家和各类人才在华工作生活提供更优服务,热忱欢迎世界各地的英才来中国发展、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愿同各方一道,进一步拓展人才交流的广度深度,实现国际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王晓萍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外国专家工作,多次与外国专家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对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外各领域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衷心希望各位外国专家和各用人单位用好大会平台,携手深化创新合作,促进发展共赢。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深化外国专家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推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为各国人才来华交流研讨、工作生活、干事创业提供更好的便利服务和发展环境,推动各类人才资源与创新要素、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为中国和世界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龚正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是上海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我们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努力把上海打造成天下英才的圆梦之城。要更好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集聚人才。更好促进科创产业融合,以世界一流的事业平台成就人才。更好涵养人才发展生态,以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服务人才。期待更多全球优秀人才来沪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共同谱写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精彩篇章。

本届大会以“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为主题,于11月2日至3日在沪举办,汇聚全球科创、产业、人才等要素资源,共设置32个会场,举办48场人才交流活动。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外国专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代表,相关高校、各地方外国专家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外国专家聘请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用人单位代表共2000多中外嘉宾出席开幕式。


03

2024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及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自2015年至2019年,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规模从0.97万亿元增长至1.96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9.2%左右,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行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突破2.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工人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同时为雇主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服务。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深入和人力资源整合效率要求的提高,该行业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仍然较大;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依然年富力强。将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提供了保障。

“十四五”期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依然保持在9亿人左右。中国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正在由总量优势向人均优势转变。中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前列,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高。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8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5.9万家,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03.2万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从业人员104.2万人,当年全行业为3.1亿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各类就业服务,为526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专业支持。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细分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中高端人才搜索、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外包、在线招聘、综合人力资源咨询、人力资源软件系统、岗位转移服务等。其中,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规模

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自2015年至2019年,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规模从0.97万亿元增长至1.96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9.2%左右,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行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突破2.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区域分布

区域差异:从区域分布来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发达的的沿海城市和其他内地一线城市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较多、服务质量较高,

竞争也相对激烈。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

产业集聚:为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集聚化发展,多地政府建设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在推动行业集聚创新发展、园区管理运营、服务保障、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正加速向数字化转型。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降低了企业成本。例如,智能招聘系统能够快速匹配最适合岗位的候选人,智能薪酬管理系统能自动计算和发放工资、奖金等。

灵活用工需求攀升:企业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提高组织灵活性,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灵活用工模式。这包括远程办公、兼职、短期合同等多种形式。灵活用工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专业化与细分化: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分工的细化,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将向更加多样化、细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高端猎头、员工福利管理等领域将涌现出更多专业服务机构。

政策支持与规范化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行业发展。同时,随着政策法规体系、诚信服务体系、服务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将向更加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挑战与机遇

挑战: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服务流程复杂等问题。此外,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服务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应对挑战。

机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企业对高效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新兴技术的崛起也为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04

河南新野:构建“唯才是举”全链条人才格局

近年来,新野县锚定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目标,以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构建完善“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格局,为县域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靶向汇才聚智,点燃人才招引“强引擎”。坚持目标导向,探索全职引进、人才回归、项目合作等多渠道人才招引路径。聚焦产业需求,精准引才。围绕纺织服装、光电电子、智能玩具、食品加工等产业,瞄准“高精尖缺”,建立人才需求目录,科学设定引才岗位,着力在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金融和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带产业,走好产才融合之路。凝聚乡贤能人,用心引才。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深入挖掘在外人才富矿,持续实施“在外人才回归行动”,全面开展“迎老乡、回故乡、见家乡”活动,推动优秀在外创业人才回哺家乡、建功立业。坚持柔性合作,双向引才。持续加强柔性引才力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效对接。实施“借脑借智工程”,鼓励企事业单位采用聘任首席专家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服务,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

分类施策培育,厚植人才涵养“新沃土”。健全人才成长培养体系,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谋划培养人才。建强产业发展核心链。围绕“一极一节点三城”发展定位,聚焦纺织服装、光电电子、智能玩具三大主导产业链布局人才培养链,注重“产”与“学”、“学”与“用”、“技”与“术”的深度融合,畅通人才发展培养路径。守好乡村振兴主战场。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的培养模式,鼓励引导“豫绿蔬菜”“裕康面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等,把种养基地打造成教育示范基地,不断壮大“土专家”“田秀才”队伍。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三下乡”活动,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的复合型人才。搭建民生福祉大舞台。统筹抓好教育、医疗、涉农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探索推行“银龄送学、送医、送教”行动,深入实施人才共育模式,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机制保障,营造拴心留人“软环境”。坚持用心用情,突出关心关爱,持续优化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健全管理服务机制。优化组建县人才服务中心,配足配优专职工作人员,压紧压实人才工作成员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让人才管理服务更加高效。加强政治引领吸纳。持续开展专家人才党建展览馆观摩活动,增强各类高层次人才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搭建人才参政议政、人才交流联系平台,对品行过硬、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积极吸纳到“两代表一委员”中来,切实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优化人才激励政策。出台“新野英才工程”2.0升级版,优先保障人才经费投入,落实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政策待遇,持续开展“回创之星”“拔尖人才”推荐评选工作,大力倡树宣传先进典型,着力激发各类优秀人才创新活力。

创新用人模式,激发干事创业“内驱力”。坚持以用为本,用当适任、用当尽才,做到人岗相应、以事择人。激活人才创新动能。打破论资排辈思想桎梏,把优秀青年、年轻干部等人才选派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才成长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打造创业服务平台。搭建人才施展才华舞台,积极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星创天地和省市级众创空间,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有机融合,实现“科技引领发展,项目支撑转型”的良性互动,切实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健全完善全方位人才评价体系,采取能力测试、绩效考核、职业倾向分析研判等方式,全面了解各类人才专长及发展潜力,为精准匹配岗位提供数据支撑,把专业人才调整到专业岗位上,形成“优苗精培”用人导向,达到人岗“深度适配”。




鹿城资讯网



05

尔滨,昆山来了!

11月12日至14日,带着对人才的渴求,带着干货满满的人才政策,2024年昆山人才科创城市行——走进哈尔滨系列活动举行。通过举办昆山城市推介会、创新创业大赛、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昆山、推介昆山,为昆山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多创新资源、人才力量。

向人才递上“昆山名片”,牵手冰城夯实合作硕果,“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11月13日下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内昆山城市推介的帷幕开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通过初识昆山、解码昆山、选择昆山三个篇章带着现场青年学子“云”上看昆山。

推介会上,杰出校友分享在昆创业经验、一揽子合作项目签约、一批优秀学子受聘 “鹿城校园使者”,“青春市集”同步举办,进一步推动昆山的资源、产业、发展优势与哈尔滨的科研、人才、智力优势精准对接,加速“双向奔赴”的步伐。

一直以来,昆山与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黑龙江高校保持着密切而广泛的交流合作。早在2007年,黑龙江省就在昆山建立了全省第一家高校就业基地,双方还签订了“20+20”人力资源合作计划,共同打造跨区域人力资源合作“生态网”,持续推动两地人才交流和就业合作。近年来,双方陆续共建江苏(昆山)—黑龙江联合创新中心、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昆山产业基地等平台载体,携手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落地建设了一批产业项目,校地校企合作、产学研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

哈尔滨作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教育资源丰富、人才富集;昆山连续20年登顶全国百强县之首,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对人才的渴求更是与日俱增。

以赛引才助力“昆聚英才”,18个科创项目同台路演,从国内首台面向金属和塑料连接的电阻焊商用设备到高性能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再到水下仿生智能机器人。11月13日第九届“祖冲之杯”昆山创新创业大赛首场比赛——哈尔滨赛,拉开帷幕

18个科技“成色足”,创新“浓度高”的项目同场竞技,精彩纷呈。比赛现场,精彩的路演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创新活力,令观众耳目一新,掌声不断。同台竞技的科创项目,涉及先进电子、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路演,从团队介绍、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未来前景等多个纬度,展示项目优势和竞争力。

第九届“祖冲之杯”昆山创新创业大赛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办赛模式,计划举办6场城市赛、2场海外赛以及9场行业赛和擂台赛。同时,在延续往届大赛赛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以赛代评”联动机制,进一步拓宽大赛与昆山市双创人才计划之间的认定通道。其中,选拔赛获奖项目落户后可获昆山市创业领军人才(孵育)创业支持,通过现场考察还可享最高60万元项目资助和最高60万元购房补贴,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助力创新创业的种子向阳而生、拔节成长。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昆山围绕“引育用留”全链条,建立“1+N+X”人才科创政策体系,推出多层次专项人才计划,深化“5A”级人才科创服务机制。一项项创新实践的引才举措、一条条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众多学子咨询对接、投递简历。据统计,35家昆山用人单位共提供859个优质岗位,吸引1200多名毕业生踊跃参加。


06

喜报!集团荣膺2024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AAAAA信用等级等多项荣誉!

近日,昆山人力资源市场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AAAAA信用等级、集团及下属昆山中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昆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下属昆山欣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昆山市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近年来,集团坚持“政府规范、国资引导、市场共赢”的总方针,以“赋能企业发展、服务个人成长”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与城市发展地位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品牌服务商。牢固树立“自信、唯实、开放、创一”的价值观,形成“人力资源用工保障、人力资源高效配置、人力资源价值开发”的业务发展格局。多项荣誉的获得是对昆山人力资源市场集团有限公司诚信品牌形象的充分肯定,也是国有机构在专业领域切实发挥引领作用的生动写照。充分证明了集团在专业能力、产品开发、品牌建设、诚信经营等方面获得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及客户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集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在国企改革增力提速,经营效益稳定向好,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等方面彰显责任担当。持续做好人力资源保障与服务,有力促进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发展,为交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高分答卷贡献力量。




园区风采集



07

汇聚多元智慧 赋能发展新篇——昆山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课堂”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在当今时代,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已上升至全新高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肩负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使命。为紧密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服务效能与核心竞争力,近期,昆山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精心打造了五期“发展课堂”培训活动,为昆山人力资源市场管委会、集团公司的干部职工,昆山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机构,昆山市人力资源服务“白名单”机构等众多学员构建了一个获取前沿知识、分享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

专精特新探索,塑造企业成长阶梯。9月26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昆山优质企业培育中心主任孙海龙开启了“优质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建设——中国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之路”的精彩讲解。孙主任深入解读了优质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建设,详细阐释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的认定标准和流程。不同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管理模式等方面有着独特需求,人力资源机构可据此精准定位,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优化升级,赋能人力资源行业的多元创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洞察,引领行业创新风向。10月11日,昆山市发改委综合规划科科长荆锐带来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分享。荆科长结合昆山实际深入分析了本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独特优势、面临的瓶颈和挑战,系统阐述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科技创新的具体策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支撑,人力资源服务业必须紧跟步伐,这对产业园显著提升园区的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并全力推动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推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向着更加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知识产权护航,提升服务专业品质。10月21日,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朱绿萍进行了 “知识产权制度简述及扶持政策介绍” 的培训。朱科长系统地介绍了知识产权制度知识,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专利权的审查流程和授予条件,深入解读昆山市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对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而言,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管理体系是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更加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专业服务品牌,运用知识产权知识优化人才管理策略,激发企业员工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向专业化、高品质方向发展。

产业创新融合,把握时代发展脉搏。10月29日,昆山市科技局政策法规科科长余毓敏对“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余科长剖析了产业创新集群政策内涵,为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使命,从业者要依据政策导向,敏锐洞察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人才需求,精准匹配最为适宜的人才资源,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昆山的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提供更加专业、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国资国企规范,保障国企改革发展。11月6日,昆山市财政局国资管理科科长陈玉祥带来了“昆山市市属国有企业监管体系概况”的系统讲解。陈科长从总体情况到具体监管体制和制度框架再到重点监管业务要求进行了全面解读,提高了学员对国企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的认识,促使国有人力资源机构不断升自身服务水平、增强合规意识,深入研究和思考在各个层面的改进方向,为人力资源市场集团公司深化改革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08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知晓率,提高产业园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应急自救能力,11月7日,昆山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2024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管委会分管领导,管委会各科室、中心、办、专班负责人,集团公司班子成员、内设机构负责人、事业群负责人、安全员和产业园入驻机构安全员等5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专题培训邀请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昆山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陈超,围绕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消防安全管理知识、事故案例等几个方面作了专题授课。陈老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生动的案例剖析,让产业园职工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为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实用的方法指导。

2024年,昆山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为构建和谐、稳定、安全的产业园环境保驾护航。

全年开展专项安全培训6次,围绕市场安全责任制度教育、应急管理知识教育、办公场所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交通安全事故预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紧急救护知识培训等主题,将安全生产知识传达到产业园每一位职工,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全年开展专项安全演练3次,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暨消防灭火演练、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电梯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暨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帮助产业园职工掌握自救与逃生方法,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人才汇聚点



09

昆山市第八届十佳HR经理人评选活动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市“2+6+X”新兴产业布局和“4-1050”产业体系,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成功实践,有效激发人力资源服务“聚人才、促创新、强产业”功能,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选树一批引领我市人力资源发展的优秀HR经理人,并借此扩大昆山地区HR经理人在苏州大市乃至长三角联盟城市间的影响力。昆山人力资源市场特此举办昆山市第八届十佳HR经理人评选活动。


10

2024年度昆山市退役军人秋季专场招聘会暨“嘉昆太”联合招聘会

为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引导他们自主择业、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切实帮助我市退役军人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尽早实现角色转换、融入社会、融入昆山,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昆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携手昆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举办2024年度昆山市退役军人秋季专场招聘会暨“嘉昆太”联合招聘会。


11

2024年度昆山市退役军人秋季专场招聘会暨“嘉昆太”联合招聘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引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昆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昆山人力资源市场继续组织开展“创新昆山高校行”校园招聘系列活动。




政策理论站



12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于加快数字人才培育,培养大批数字领军人才、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近日,湖北省人社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省数据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强化数字人才培养供给和加大数字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发展机制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18条具体措施,打造数字人才培育“组合拳”,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端人才引领,明确支持数字领军人才加快成长、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支持高校精准培育数字人才、加强数字领域博士后培养、壮大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队伍5条举措,坚持着眼长远,建设数字人才成长梯队。

围绕数字领域重点产业发展,明确强化产学研融合培养体系建设、深化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载体建设3条举措,打造数字人才“成长摇篮”,增强数字人才有效供给,推进数字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

以改革创新为重点,通过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机制、搭建数字人才评价“立交桥”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健全收入分配机制、优化人才流动机制等6条措施,着力建设数字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强化协同联动,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夯实工作基础、确保投入到位、做好服务保障、强化宣传引导5项要求,强化数字人才培育的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下一步,将指导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切实做好《措施》的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数字人才培育,吸引更多人才学习数字技术、从事数字职业,服务数字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促进湖北新质生产力发展。


13


内蒙古15部门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建设

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近日,自治区民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农牧厅、商务厅、卫健委、市场局、总工会、妇联、红十字会、老龄办、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提出,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持续拓展自治区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管理服务水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建设。

《措施》聚焦拓宽人才队伍来源、提升人才素质能力、健全人才评价机制、重视人才使用管理、完善人才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方面,要求结合养老服务岗位特点拓宽用工渠道,引导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支持跨行业跨领域人才流动,落实好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到农村等基础薄弱地区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人才素质能力方面,要求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要求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推进职业水平评价,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健全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机制;人才使用管理方面,要求优化岗位配置,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加强人才规范管理;加强人才保障激励方面,要求提高养老服务人才薪酬保障水平,通过开展评比表彰、技能竞赛、选树典型等活动,加大褒扬激励力度,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

提升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新质效。印发《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措施》,明确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落实政策待遇等任务要求,为全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严格标准遴选30个养老护理员培训培养基地,不断拓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助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深入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出台《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压实机构责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安排中央福彩公益金4308.75万元用于旗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工程建设、维修升级消防等基础设施,严守安全底线。

据悉,下一步,自治区民政厅将在推动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通过优化布局、提升改造、拓展功能,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汇聚,加强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功能。


供稿部门 | 开发研究中心
文字 | 荣立琪
编辑 | 蔡适骏
审核 | 朱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