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航展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是国产飞行器的发展正朝模块化、多用途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教-9教练机被拓展为一款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九天”无人机既是运输机和轰炸机,还可以是无人机母机;直-20更不用多说,其设计定位就是一款执行运输、突击、反潜等多任务的“劳模”直升机。
关键字
之所以将歼-7魔改机,即FTC-2000G多用途战斗机的介绍单独作为本推文一节,是因为我发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之际,很多官媒在不惜篇幅颂扬歼-7这位“老兵”,似乎在预示着“老兵”能陪伴我们的架次越来越少了,同时也是表达对一众空军各战位退役或二线老兵们的思念和致谢。然而,老兵不死,歼-7即便退出战斗值班,仍有可能在其它用途上发挥余热,更何况其中一脉歼-7已进化为FTC-2000G。
FTC-2000G的蚌式(DSI)进气口 | DSI,即“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英文全称“Diverterless Supersonic Inlet”,它采用一个固定的鼓包来模拟常规进气道中的一、二级可调斜板,并能够达到对气流的压缩,以及简化结构、隐形的目的。DSI进气道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阻力小、隐形等特点。目前使用DSI技术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见于中国歼-20、歼-10B/C、FTC-2000G、“枭龙”以及美国的F-35系列
FTC-2000G的发动机喷口和全动水平尾翼
FTC-2000G挂载的武器(1) | 图中从左到右,已挂载的武器分别为霹雳-5D红外制导空空格斗弹、GB-4型100公斤激光/卫星制导炸弹、雷石-6型500公斤级滑翔制导炸弹(即普通航空炸弹加装滑翔制导套件)
FTC-2000G挂载的武器(2) | 图中从右到左,翼下已挂载的武器分别为霹雳-5D红外制导空空格斗弹、GB-3型25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航展中歼-10CE亦配套同款)、GB-1型500公斤级激光制导炸弹,机腹下挂载歼-10CE同款鹰隼系列多波段光电瞄准吊舱(YINGS-ⅢA型)
FTC-2000G可配置的武器(1) | 图中从上到下(最上弹身蓝色、弹头白色的训练弹不计),展示武器分别为C705KD反舰导弹(约320公斤)、CM-102反辐射导弹、AG-300/L空地导弹(射程约40公里)、AG-300A/M中程空地导弹(射程约18公里)、FT-9型50公斤级精确制导炸弹、FT-7型130公斤级(滑翔增程)精确制导炸弹
FTC-2000G可配置的武器(2) | 图中从上到下,展示武器分别为霹雳-11AE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雷石-6型100公斤级滑翔制导炸弹、FT-2型滑翔制导炸弹、FT-7A型130公斤级精确制导炸弹
P A R T 2
直 升 机
本届航展上静态展示的直升机为陆航的直-8L、直-10、直-20和海军的直-9F。直-8L和直-9F分别是各自系列的最新迭代机型。
直-8L
直-8系列与法国“超黄蜂”的渊源(“超黄蜂”和直-8L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 直-8为法国“超黄蜂”运输直升机的中国版本,中国70年代末引进“超黄蜂”,80年代开始仿制90年代国产化,并发展出众多型号。图中从上到下依次为法国“超黄蜂”、中国直-8K空军搜救直升机、陆军直-8G高原运输直升机、陆军直-8L和海军直-8C。早期直-8与“超黄蜂”相同,保留船底形的机身,主要服役于海军部队;即便“超黄蜂”在西方是一款早在80年代停产的小众老旧机型,却在中国枝繁叶茂发展为庞大的直-8家族,不仅服役于空军,还衍生出了更换船底机身布局的陆航直-8G型号;为了容下特战全地形突击车,将直-8G机身拉宽拉长、油箱外置而形成了直-8L机型,可谓从“超黄蜂”到直-8L,变得亲妈都不认识;直-8C则是直-8老构型搭配先进发动机和航电设备的结合体,发动机后部到尾梁的过渡不比其它直-8平顺,直-8C是我国两栖攻击舰的载机,是海军的登陆利器
直8K与直8L底部轮廓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直-9F
直-9F反潜直升机 | 最新版的直-9反潜型直升机,公开资料较少,只能说不变的外表下,内里已经变了(我忘记拍摄雨布揭开后的样子了,因为在航展现场觉得这架飞机“平平无奇”)。机身外挂载的武器为鱼-7反潜鱼雷;同其它舰载直升机一样,直-9F的旋翼可收放折叠
直-9F反潜直升机驾驶舱面板(图片来源见左上水印) | 内部面板的现代化气息很浓
直-9F飞行(图片来源见水印) | 直-9系列直升机的典型外观特征是采用涵道式尾桨,这种布局使得直-9外形看起来十分舒适
直-9F飞行(图片来源见水印) | 为什么在10吨级直-20反潜型呼之欲出的时候,我们还要利用4-5吨的直-9机体发展一款能力相对较弱的反潜直升机呢,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直-9系列产量大,能够快速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反潜直升机装备需求;二是我国很多驱护舰的空间容量有限,无法容纳直-20,直-9则能适配;三是很多老款的直-9反潜型接近退役年限,应用了更新技术的直-9F接替上来是自然趋势
附:陆航直-9系列迭代简史(陆航直9系列本届航展上无展示) | 图中从上至下分别为法国“海豚”、直9A、直9WA和直19。中国于1982年从法国引进“海豚”多用途直升机,90年代实现国产化再生产,自此形成中国世系的“海豚”家族,即直9;鉴于彼时没有专用武装直升机,中国一直没放弃对直9的武装化改进,依次发展出了直9A和直9WA武装直升机;在直9WA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再设计,将原并排驾驶座布局改为串列双座窄机身布局,最终发展为一款典型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尽管我国已拥有直10,但因直19与直9在技术上一脉相承,所以不仅制造成本低,更易批量化生产,而且利于使用直9的部队快速换装直19。直19作为价格昂贵的直10的有力补充,二者可形成高低搭配,另外,直19(尤其装备毫米波雷达的机型)还是陆航的眼睛,更加侧重于执行侦察、战场态势感知和引导打击的任务。ps:海军直-9系列几乎一直是经典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