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天的晨读中
有没有什么收获呢?
快来检验一下
🙇✍💯
181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集中润滑通常由润滑站、管路及附件组成润滑系统,通过管道输送定量的有 压力的润滑剂到各润滑点。
(2)还有分散润滑系统。
182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螺纹连接件装配、过盈配合件装配、齿轮装配、联轴器装配、轴承装配等。
183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定力矩法、测量伸长法、液压拉伸法、加热伸长法【口诀:测定并加热】。
184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 一般采用压入装配、低温冷装配和加热装配法。
(2)在安装现场,主要采用加热装配法。
185
(1)齿轮装配时,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__,且用__塞尺检查不应塞入;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2)用__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__倍,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__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__根铅丝。
(3)用__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
将着色材料涂在__齿侧,并用__驱动__,使大齿轮转动__转。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的接触斑点,应趋于__;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__;齿顶和齿端棱边__有接触。可逆转的齿轮副,齿的__面均应检查?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齿轮装配时,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靠紧贴合,且用0.05mm塞尺检查不应塞入;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2)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3倍,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5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丝。
(3)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
将着色材料涂在小齿轮齿侧,并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中部;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齿顶和齿端棱边不应有接触。可逆转的齿轮副,齿的两面均应检查。
186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应测量的参数有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口诀:尽情面吸】。
(2)测量工具可采用塞尺直接测量、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或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
(3)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应每转90°测量一次,并记录5个位置的径向位移测量值和位于同一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
187
(1)装配过程都包括工作内容?
(2)装配过程中哪些参数要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对于后壁轴瓦和薄壁轴瓦的接合面分别有什么要求?
(4)轴承间隙都应测量哪些参数?分别用什么工具测量?具体有什么要求?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包括轴承的清洗、检查、刮研、装配、间隙和压紧力的调整。
(2)瓦背与轴承座孔的接触要求、上下轴瓦中分面的接合情况、轴瓦内孔与轴颈的接触点数,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①对于厚壁轴瓦,在未拧紧螺栓时,用0.05mm塞尺从外侧检查上下轴瓦接合面,任何部位塞入深度应不大于接合面宽度的1/3.
②对于薄壁轴瓦,在装配后,在中分面处用0.02mm塞尺检查,不应塞入。
(4)①顶间隙: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不宜大于顶间隙的3倍。
②侧间隙: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采用塞尺进行测量,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1/2~1/3.
③轴向间隙:对受轴向负荷的轴承需检查轴向间隙,检查时,将轴推至极限位置,用塞尺或千分表测量。
188
(1)装配方法有__和__两种。采用压装法装配时,压入力应通过__或在__传递,__通过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入力;采用温差法装配时,应均匀地改变轴承的温度,轴承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__,冷却温度不应低于__。
(2)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在对称于中心线__范围内、与轴承盖孔在对称于中心线__范围内应均匀接触,且用__的塞尺检查时,塞尺不得塞入轴承外圈宽度的__。
(3)轴承装配后应转动灵活。采用润滑脂的轴承,应在轴承__空腔内加注规定的润滑脂;采用稀油润滑的轴承,__加注润滑脂?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装配方法有压装法和温差法两种。采用压装法装配时,压入力应通过专用工具或在固定圈上垫以软金属棒、金属套传递,不得通过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入力;采用温差法装配时,应均匀地改变轴承的温度,轴承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120℃,冷却温度不应低于-80℃.
(2)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在对称于中心线120°范围内、与轴承盖孔在对称于中心线90。
(3)轴承装配后应转动灵活。采用润滑脂的轴承,应在轴承1/2空腔内加注规定的润滑脂;采用稀油润滑的轴承,不应加注润滑脂。
189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查验收。
(2)设备基础位置、标高、几何尺寸检查验收。
(3)设备基础外观质量检查验收。
(4)预埋地脚螺栓检查验收。
190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基础的位置、标高、几何尺寸测量检查主要包括基础的坐标位置,不同平面的标高,平面外形尺寸,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和凹穴尺寸,平面的水平度,基础立面的铅垂度,预留孔洞的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铅垂度,预埋板或其他预埋件的位置、标高等。
191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预埋地脚螺栓检查验收
(1)①直埋地脚螺栓中心距、标高及露出基础长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中心距应在其根部和顶部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标高应在其顶部测量。
②直埋地脚螺栓的螺母和垫圈配套,螺纹和螺母保护完好。
(2)活动地脚螺栓锚板的中心位置、标高、带槽或带螺纹锚板的水平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3)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强度不得小于10MPa,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地脚螺栓。;
192
(1)每组垫铁的面积应符合要求。
(2)垫铁与设备基础之间应接触良好;每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
(3)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__组垫铁,并应设置在__和__。
(4)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设置__组垫铁,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宜超过__块。
(5)放置平垫铁时,__的宜放在下面,__的宜放在中间,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__。设备调平后,机电王克老师每组垫铁均应压紧。
(6)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__,斜垫铁宜露出__,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__。
(7)除铸铁垫铁外,设备调整完毕后__应用定位焊焊牢。
补充:地脚螺栓与地脚螺栓孔间距应大于 ?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每组垫铁的面积应符合要求。
(2)垫铁与设备基础之间应接触良好;每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
(3)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并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的下方。
(4)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设置一组垫铁,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宜超过5块。
(5)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2mm。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
(6)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7)除铸铁垫铁外,设备调整完毕后各垫铁相互间应用定位焊焊牢。
补充:地脚螺栓与地脚螺栓孔间距应大于15mm。
193
采用__或__做二次灌浆的机器设备宜采用无垫铁安装。
(1)根据__,确定临时支撑件或调整螺钉的位置和数量。
(2)设备底座上设有安装用调整螺钉时,其调整螺钉支承板上表面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__,且与基础接触面积不小于__,相邻支承板的顶面标高偏差宜小于__。
(3)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自密实灌浆料,捣实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__以上时,撤出调整工具,再次紧固地脚螺栓,复查设备精度,将临时支撑件的空隙用__填实。
(4)在二次灌浆前,对__和__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调整螺钉和临时垫铁被二次灌浆料污染?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 采用无收缩灌浆料或环氧树脂做二次灌浆的机器设备宜采用无垫铁安装。
(1)根据设备重量、底座结构,确定临时支撑件或调整螺钉的位置和数量。
(2)设备底座上设有安装用调整螺钉时,其调整螺钉支承板上表面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1000,且与基础接触面积不小于50%,相邻支承板的顶面标高偏差宜小于±2mm.
(3)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自密实灌浆料,捣实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撤出调整工具,再次紧固地脚螺栓,复查设备精度,将临时支撑件的空隙用灌浆料填实。
(4)在二次灌浆前,对调整螺钉和临时垫铁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调整螺钉和临时垫铁被二次灌浆料污染。
194
(1)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一般采用什么灌浆料?
(2)其强度等级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等级高几级?
(3)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应采用什么灌浆料?
(4)二次灌浆层厚度要求是多少?
(5)外模板至设备底座面外缘的距离有什么要求?
(6)安装精度要求高的设备二次灌浆,应在精平后多长时间内进行?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灌浆一般宜采用细碎石混凝土或水泥浆。
(2)强度等级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等级高一级。
(3)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4)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如仅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当灌浆无困难时,其厚度可小于25mm.
(5)灌浆前应敷设外模板,外模板距设备底座面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60mm.
(6)灌浆工作一定要一次灌完,安装精度要求高的设备二次灌浆,应在精平后24h内灌浆。
195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设备基础。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强度和沉降。
(2)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紧固力和垂直度。
(3)垫铁埋设。垫铁埋设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承载面积和接触情况。
(4)设备灌浆。设备灌浆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强度和密实度。
(5)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仪器精度、基准精度、技能水平和责任心。
(6)设备制造与装配。设备制造与装配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设备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
(7)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设备基础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和恶劣环境场所。
196
(1)解体设备的什么因素将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分别包括哪些方面?
(2)现场组装大型设备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包括哪些精度?
(3)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包括什么?会影响哪些精度?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①解体设备的装配精度将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
②装配精度包括: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配合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
(2)现场组装大型设备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包括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传动精度等。
(3)①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包括:标高差、水平度、铅垂度、直线度、平行度等。
②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影响:设备各部件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
197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1)有利于抵消设备附属件安装后重量的影响;
(2)有利于抵消设备运转时产生的作用力的影响;
(3)有利于抵消零部件磨损的影响;
(4)有利于抵消摩擦面间油膜的影响。
198
(1)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时,运行中温度高的一端和温度低的一端谁高谁低?
(2)调整两轴线倾斜时,上部间隙和下部间隙谁大谁小?
(3)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什么值?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1)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时,运行中温度高的一端(汽轮机、干燥机)低于温度低的一端(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
②调整两轴线倾斜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
(3)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使运行中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得到补偿。
199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带悬臂转动机构的设备,受力后向下和向前倾斜,安装时就应控制悬臂轴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的方向,使其能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变化。
200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控制相邻辊道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有几道题能完整默写出来呢?
来练习一下案例习题吧!

【案例分析】
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建某酒店大楼的机电安装工程,内容包括电气、给水排水、通风空调、消防、智能化等工程。该酒店大楼共6层,每层建筑面积为1200m²。
为组织好施工,项目部配备了相关专业人员,并初步编制了给排水系统施工网络计划图(图1),内部评审中技术负责人提出C、G、J工作由于特殊工艺需共同租赁一台起重机,在工作B、E按计划完成的前提下,考虑该起重机租赁费用较高,尽量连续施工,要求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D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看错图纸造成返工5天,产生额外费用3万元。为保证按原计划工期完工,应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工,给排水系统按期完成,产生赶工费5万元。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费用索赔的要求。
事件二:建筑内排烟系统工作压力为400Pa,防排烟系统平面图如下。安装完成后,对主风管管段进行严密性试验,测得某处风管漏风量为1.85m³/(h·m²)。
注:风管允许漏风量计算公式:
低压风管QL≤0.1056×P0.65;
中压风管QM≤0.0352×P0.65;
高压风管QH≤0.0117×P0.65。
事件三:工程设备体积、重量较大,采用解体运输,到达现场后
进行装配。施工前编制了设备安装程序:开箱检查→基础验收→测量
放线→①→吊装就位→安装调整→②→零部件清洗与装配→③→设备试运行→工程验收。

【问题】
1.列出图1调整后有变化的逻辑关系(以工作节点表示如:①→②或②→③)。计算调整后的总工期,列出关键线路(以工作名称表示如:A→D)。起重机最晚在哪天进场能能够实现连续作业。
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应在哪些工作上赶工?施工单位可获得的索赔金额是多少?
3.指出防排烟系统平面图中A、B的阀门名称及两风口之间的距离要
求。排烟系统风管的最小厚度是按照什么压力系统选定?判断现场实测漏风量是否满足要求。
4.分别写出压缩机安装程序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工序名称。【答案】
1.列出图1调整后有变化的逻辑关系(以工作节点表示如:①→②或②→③)。计算调整后的总工期,列出关键线路(以工作名称表示如:A→D)。起重机最晚在哪天进场能能够实现连续作业。
答:(1)变化的逻辑关系:④→⑥,⑦→⑧。
(2)4+3+4+3+2=16天;关键线路:B→E→G→J→P和
B→E→G→K→P。(3)起重机最晚在第3天的上班时刻进场可实现连续作

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应在哪些工作上赶工?施工单位可获得的索赔
金额是多少?
答:(1)事件一中由于D工作延误5天,造成总工期变成18天,关键线路发生
变化。应在J工作或P工作上压缩2天,能保证按原计划工期完工。
(2)施工单位不得索赔费用(或可索赔费用为0),理由:D工作延误是
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的,产生费用不得索赔。建设单位要求按原工期完工是正当要求,产生费用不得索赔。
3.指出防排烟系统平面图中A、B的阀门名称及两风口之间的距离要
求。排烟系统风管的最小厚度是按照什么压力系统选定?判断现场实测漏风量是否满足要求。
答:(1)A为排烟防火阀(280℃),B为防火阀(70℃)。送风机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设在同一面时,两者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不足20m的排风口应高出进风口边缘6m。
(2)排烟系统风管的最小厚度按高压系统选择。
(3)不满足要求。
理由:排烟系统严密性试验按中压风管的规定,选中压风管公式
QM≤0.0352×P0.65。背景中排烟系统工作压力为400Pa,代入计算风管最大允许漏风量为1.73m³/(h·m²)。现场实测漏风量1.85m³/(h·m²)过大,所以不满足要求。
4.分别写出压缩机安装程序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工序名称。
答:①垫铁设置;②设备固定与灌浆;③润滑与加油。
【注: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
开箱检查→基础验收→测量放线→垫铁设置→ 吊装就位→安装调整→设备固定与灌浆→零部件清洗与装配→润滑与加油→设备试运行→工程验收。
【口诀:碘酒调酱不加食盐】。

更多二建考点
继续锁定每日的晨读哦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收藏

点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