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两会” 召开期间
参会的女代表、女委员们认真履职尽责
积极建言献策
为四川高质量发展
传递女性心声
展现巾帼风采
贡献巾帼力量
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
聆听 “她声音”
↓↓↓
四川省政协委员色准
阿坝州海拔2500米以上的学校
全部实现供暖
“阿坝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秉持‘让学校成为当地最好的环境,让老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让学生成为最受呵护的对象’的教育理念,落实十条举措,明确‘一年有变化、三年有起色、五年有成效’的发展思路。全州教育经费,五年来总投入了238.8亿元,各学段生均教育经费稳步提升。”色准以自己所在的阿坝州为例,讲述了她看到的变化。
在大力提升办学条件方面,色准自豪地表示,阿坝州已实现互联网千兆到校100%覆盖,全州海拔2500米以上的学校全部实现供暖。并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开展“引智强校”行动,引进优质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汶川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也是全省民族地区首个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认定的县。”色准举例说。
此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阿坝州聚焦“学有优教”的关键,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全面构建师资队伍五级培训体系,实施“十百千万”名优学科骨干教师、校园长培养培训项目。“成效比较显著:一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二是促进学科教师配齐配强,三是实现县域内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强校与相对薄弱学校人才资源共享。我们民族地区孩子们搭上了教育发展的‘快车’。”色准相信,在这些举措的持续坚持下,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四川省政协委员马薇
数字时代的文化强省
绝对离不开数字表达
“作为文艺界的委员,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急难愁盼,为优秀中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环境建言献策,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努力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和职责所在。”马薇坚定地说道。
数字时代的文化强省,绝对离不开数字表达和数字传播。马薇认为,目前人工智能、AR技术对文化艺术产生深刻影响,文化艺术数字化方兴未艾,“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大踏步赶上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
如何利用数字化赋能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带给人们全新的文化体验?马薇表示,首先要推动内容创新,以更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产品,增强数字文化产品的影响力、表现力和共情力。其次要挖掘科技潜能,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去探索音乐、影视、演艺、图书等领域的表现新形式和表达新路径,发展新业态,通过“云端”构筑文化发展新高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继续办好西博会、金熊猫奖等国际性节会,充分利用各大社交平台打造国际传播网络矩阵,绽放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对接情感需求,增进民心相通。
四川省人大代表肖芳
高原上走出的地铁司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肖芳特别记下了一句触动人心的话:“打造更多友好社区,讲好更多友善故事,让每一个努力奔跑的奋斗者都能被看见、被关爱、受尊重。”在她看来,这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也会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之前,她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关注着普惠型公办幼儿园和高质量幼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围绕“如何让婴幼儿受到高品质低收费的学前教育”等问题建言献策。今年,她关注的依然是民生方向,聚焦医疗领域,建议提升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社区有很多老人和小孩,提升社区医院数量和质量,能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就医速度和便捷度。”
而多年来,作为人大代表发出的声音,也落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激起了回响。从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不断增加,到挂一次号可以管三天,民声所呼,亦是肖芳心中所想。
作为一名地铁司机,肖芳表示,无论是走上两会会场,还是在地铁一线,永远不会忘记这份为民初心。
四川省人大代表牛晓宇
提升儿科服务能力
守护儿童健康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就包括“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尽力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等内容。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谈到,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大背景之下,构建生育友好型医院,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是重要的内涵要素。
牛晓宇建议,在未来,要加强对孕前、孕产期、新生儿及产后保健专科建设投入力度,鼓励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保健服务,同时,提升大家对于无痛分娩的认知,增加医保对于住院分娩总费用和门诊产后康复的覆盖比例和范围,减低家庭的生育支出。
注:本号引用文章不用于商业,旨在学习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