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前注意保密

2025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班联合模拟考试(一)

思想政治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 中绘就了波澜壮阔的画卷。此刻,让你用事实来礼赞祖国,你会自豪地说:今日的中国  ①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②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新发展格局构建完成

③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

④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巴黎奥运会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看它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

①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总任务的认识

②揭示了推进伟大事业与实现伟大梦想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③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课题

④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科技人员把学术追 求融入科技强国建设中,创造出不负人民的辉煌业绩。“天问”探火、高铁飞驰、 C919  翱翔、医疗与防灾等工程科技改善民生……沉甸甸的科技发展成绩单生动诠释了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科技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②只要把人生追求融入科技强国建设就能无愧于人民期待

③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④科学家精神能够转化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9月下旬以来,国家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民生等各领域的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经 济持续回升向好。关于这些政策的作用,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投入重大战略建设→扩大社会总需求 ②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保障投资者收益 ③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缓解房企融资压力→助力房产市场止跌回稳 ④增加以旧换新补贴品类→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拉动国家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居民收入数据(部

分)见下表。

主体

统计指标

人均可支 配收入

按收入来源划分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城镇 居民

绝对量

41183元

24869元

5009元

4132元

7173元

同比增速

4.5%

4.9%

6.6%

0.2%

3.8%

农村 居民

绝对量

16740元

7750元

4843元

439元

3708元

同比增速

6.6%

6.8%

6.0%

6.4%

6.9%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效卓然

②城镇居民收入增量大于农村,城乡经济呈现融合发展态势

③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大,美好生活要靠辛勤劳动创造

④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速快,社会优抚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认识和结论。进一步全面 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确 保在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是因为

①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②健全制度机制有助于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③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唯有在改革中发展和完善

④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某社区推广“1+3+N”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其中“1”指社区党委,“3”指小区党支 部、业委会、物业公司,“N”指小区内所有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居民 等,凝聚各方资源力量,主动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这对基层治理的启示是

①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②创新基层治理的实践形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③拓展基层民主自治形式,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格局

④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M      法院将巡回法庭设到田间地头、设到乡村院落、设到老百姓家门口,将矛盾化解在基 层,庭审中群众可以按照程序参加旁听。巡回法庭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 片”的效果,为营造文明和谐的风气注入法治正能量。由此可见    

①群众代表现场旁听庭审能够确保法院依法履职

②以案释法的工作方法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③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构筑起平安中国建设的屏障

④巡回法庭成功打通了行政为民“最后一公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在月球  正面取回月壤到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奔月”见证中国探月成就。 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实施嫦娥七号、八号任务开展更多月球科学实验。我国的探月成就  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认识的发展使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为完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打造安全可信的流通利用环境,2024年8月国家数据局 发布了首批全国“数据流通利用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各城市分别承担不同的试点任务, 其成功经验可以上升为国家方案和国家规范。上述举措的哲学依据有

①整体的功能取决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把握联系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右图漫画《你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会越繁茂》

(来源:人民日报)启示我们                          些中的空越大

①勤奋踏实,在量的积累中静待飞跃发生

②乐观自信,积极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挑战

解放思想,在对立统一中推动行为转变

志存高远,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繁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某校高三年级围绕北京文化论坛的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永久主题

“传承 · 创新 · 互鉴”

                  

 

年度主题

2022年

“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

2023年

“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

2024年

"深化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以下内容依次对应永久主题和各年度主题,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①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交流是桥梁,共同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创新 ④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共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习近平主席在喀山会晤期间深刻阐述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主张,指出 金砖国家应努力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顺应了全 球南方求团结、谋发展、促变革的共同心声。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有利于    

①根除影响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②赋能“全球南方”携手推进包容性增长

③坚决捍卫公正合理的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④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某大型商场在门口摆放了一个巨型粉色毛绒兔样态的卡通气模,形成临时打卡地标,并 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含有该卡通形象的宣传图片。文化传媒公司发现该大型卡通气模与 其创作的雕塑作品形象一致,认为该商场侵权,故诉至法院。本案中

①该商场侵犯了T 公司的展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T 公司对该雕塑作品依法享有永久有效的著作财产权

③T 公司有权要求该商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责任

④该商场在网上发布宣传图片的行为侵犯了T 公司的发表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  某社区居委会 (J)   与曹某及其兄弟姐妹签订协议,约定由定时定员结对子照看关心曹 某,养老至寿终;曹某现有财产在其寿终后,产权移交。此后,按照约定履行了扶养 义务。曹某逝世后,其子女要求继承遗产,与产生争议。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曹某 名下遗产归所有。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J 按约定履行了义务理应继承曹某遗产

②法院会认定所签协议属于遗赠扶养协议

③协议因缺乏利害关系见证人见证而无效

④曹某子女不尽孝行为有违社会公序良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 五次“太空会师”。载人航天活动任务艰巨复杂,对航天员的选拔标准要求很高。就航 天员选拔情况,下列推理合乎逻辑的有

①若“只有身体素质好的人,才能成为航天员”为真,则“能成为航天员的人是身体素 质好的”为真

②若“某航天员要么通过飞行员选拔,要么通过技术人员选拔”为真,则“某航天员既 是通过飞行员选拔,也是通过技术人员选拔”为假

③若“如果成为航天员,那么一定经过选拔”为真,则“经过选拔一定能成为航天员”为真

④若“某人不能成为航天员,或是心理素质不过关,或是技术水平不过关”为真,则“某    

人心理素质不过关,所以,某人技术水平过关”为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方向,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领域。

材料一 近年来,深圳市优环境强基础,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新风口,夯实新质生产力 发展底座。

材料二 2023年5月8日,微风,叶某操作无人机在自家麦地上空喷洒除草剂,药液随风 漂移至相邻地块纪某种植的玉米上。除草剂虽能有效去除杂草,却对玉米等阔叶类植物具有  致命伤害,导致纪某种植的10亩玉米几近绝收。纪某要求叶某赔偿,叶某以纪某的损失是因 天气原因导致,拒不赔偿。起初,纪某碍于邻里关系未向法院起诉。经反复思量,2024年10 月纪某打算诉至法院,但纪某的妻子王某认为时间过去太久了,法院不会受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深圳市抢抓低空经济产业新风口对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叶某拒绝赔偿是否合法?王某的说法 是否正确?请分别说明理由。(7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2024年中国先后与多国互免或单免签证。11月,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为进一步便利中 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斯洛伐克、芬兰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 政策。“中国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说到做到”“方便来华旅游观 光和探亲访友,深度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减少外国商务人士来华的障碍,推动中外企业 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记者纷纷称赞中国推出的一系列赴华签证便利政策。在全球经济复 苏乏力、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让世界看到一 个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中国。

假设你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请就中国持续扩容免签“朋友圈”的原因作 出说明。(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一 “因销售一瓶78元过期葡萄酒被罚款5万元”“广告中有个‘最’字被罚款20  万元” ……类似这种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小过重罚”案件屡有报道。案件中当事人过错  的“小”以及违法行为的“轻”,与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中罚款的“高”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日,检察机关把“小过重罚”纳入法律监督的视野,扎实有效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强化了对监管部门执法裁量行为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让市场活力迸发。 有度、宽严相济、法理情相统一,不仅是对法律的守卫,也能释放城市治理的温度。

材料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市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厚植文化沃土涵养  城市文明。美术馆(新馆)展览不断,打造城市“美育课堂”;图书馆北馆兼具高颜值与科  技感,支撑“图书馆之城”建设……2023年年底以来,市多个重大文化设施陆续投用。N    市率先总结并大力推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模式,文化产业保持年均15%以上的  快速发展势头。原创舞剧《咏春》融合“咏春拳+香云纱”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中  国的传统武术和西方的现代舞完美结合,目前已在全球巡演208场,成为N  市“文化出海” 的范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的积极意义。 (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N 市厚植文化沃土涵养城市文 明的成功经验。(7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最是书香能致远,人们或在书屋轻抚书页、低声诵读,或在地铁上听书、读电子书 …… 在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并存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拿起“书本”,更应甄别精华与糟粕,主动 选择那些有益身心健康、能够启迪智慧、提升学识素养的高质量的阅读内容,把读书当作一 种生活方式,内化为陪伴一生的自主学习行动,在阅读中成就更好的人生。

放眼当下,许多地方积极探索“城市书房”发展新模式,把阅读放“身旁”。某地充分   利用现有资源,把原来的农家书屋、公共场馆变身为统一标识、有颜值、有内涵的城市书房, 开进了校园、社区、企业和公园。不同于传统书屋,书房的阅读空间、图书管理系统、社会  运营模式焕然一新,不少书房还根据群众需求“变身”为艺术演出、文艺展厅、阅读沙龙的  平台,成为该地文化发展的新地标。

(1)有人认为:“阅读,就能成就更好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 此观点加以评析。(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探索出城市书房 发展新模式的。(6分)